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傩文化

傩文化

贵州德江傩堂戏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德江县是贵州省文化厅命名的“傩戏之乡”。根据德江县民委统计,全县现有傩堂戏班131坛,掌坛师103人,土老师(巫师、艺人)641人。

德江傩堂戏演出程序为为开坛、开洞、闭坛。开洞和闭坛为酬请神和送神,表示对祖先、神灵、先师的祈求与忠诚。开坛时要设置“香案”,挂上“三清图”和“司坛图”。演出时,演员要净手、焚化纸钱、燃放鞭炮、跪在坛前叩首礼拜,用手蘸米酒,轻弹于地,嘴里念着历代神灵、先师的名字、望其保佑,爆竹齐鸣之后,轮流喝下“敬师酒”才开始演出。演出结束,也要举行类似的仪式。

法事完毕,就是开坛出戏,即“开洞”,由掌坛师主持,两个演员表演,法师请“金角将军”来打开桃源洞口,请出十二或二十四出戏(神)。实际是二十四枚面具,每枚面具代表一个神灵,也就是一出戏。金角将军不知去路,法师指点他去请“唐氏太婆”。传说,唐氏太婆掌管“桃源三洞”的钥匙,只有她才能打开上、中、下三洞的锁,“搬”出二十四戏(二十四个面具)来。洞门打开,请出来的戏是演给活人看的,所以有人叫它为“阳戏”,把傩坛祭祀叫“阴戏”。“阳戏”主要是娱乐性的,是傩戏的主要部分,即正戏。正戏分全堂戏和半堂戏,全堂戏演二十四出戏;半堂戏演十二出戏。正戏中插入一些节目叫插戏(杂戏)。正戏和插戏,多取材与神话传说,历史演义,民间故事、戏曲。

傩戏的演出单位是坛,也就是小型的戏班,掌坛的叫掌坛师,是有声望的法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一个坛少则六、七个人,多则十余人,全为男性,演员大多与掌坛师有师徒关系,也有临时请来客串的。傩坛演出傩戏,一般须“还愿”的主家邀请才去,演出剧目多少根据主家经济状况来决定。所谓“还愿”是针对“许愿”而言的。某家有事,祈求神灵保佑,或“叩以戏文届时搬演”,这就是“还愿”。

傩戏在农家演出

演出要戴上面具,面具也叫脸壳和脸子,在傩堂戏里具有特殊重要位置,是这个剧种突出的艺术特色。傩堂戏的面具与一般的面具戏是不相同的。一般面具戏里的面具,只是一种演员化妆的手段,而傩堂戏面具则是作为神祗来看待的。每个面具都有固定的名称,由于传承地域、流派不同,因而同一面具就出现不同名称的现象。其实,傩堂戏面具无论是名称还是实物,都已大大超过了二十四面。

贵州傩戏面具是高层次的民间艺术,内涵极其丰富深邃,造型千姿百态,各具神韵,有不同的层次。傩堂戏最大的特色是它与×和民俗的血肉联系。面具作为傩堂戏艺术的重要表征,必然形象的凝聚着傩文化所体现的×意识、民俗意识和审美意识。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