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汉调桄桄简介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汉调桄桄又名“南路秦腔”。因流行于陕南,用汉中语音为基础演唱,又以梆子击节而得名。在群众中影响极深,有“吃面要吃梆梆子,看戏要看桄桄子”的民谚。

  该剧种大约起源于明末,是秦腔由关中地区传入汉中的变形,成熟于乾隆年间。后又以汉中为中分界为为东西两路戏。以洋县为中心,流行于城固、西乡、佛坪、镇巴等地,称东路戏,又称下路桄桄,主要采用尖中语音,擅演须生、正旦、大净为主的剧目;以南郑为中心,流行于汉中、勉县、略阳、宁强等地的称西路戏,又称府坝桄桄,主要采用巴山语音,善演小旦、小生、小丑为主的“三小”剧目。两路交叉流播,遍及陕南,并南达川北,东到鄂西,西行陇南等地。道光至宣统末年,汉调桄桄进入兴盛时期,汉调桄桄又有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洋县成立了以程海青为首的洋县新民学社。1951年成立了南郑县新民剧社。“文化大革命”中两个专业剧团全部撤销,1976年后,南郑县两个专业剧团恢复,使它获得了新生。

  该剧程传统剧目抄藏本,计有七百二十余本。他的音乐为梆子腔板式变化体。唱腔板式有[二流]、[慢板]、[拦头]、[七捶]等。主奏乐器,三十年代前为盖板二弦,三十年代后,改用反调板胡,并兼用梅花调板胡,伴奏风格细腻、悠扬、悦耳、动听。

  汉调桄桄的脸谱,上下两路戏风格各异,上路戏勾图简要,线条流畅,敷色单纯,讲究逼真;下路戏勾图繁细,线条奔放,敷色花丽,讲究夸张。该剧种表演程式特技十分丰富。有顶灯、箍桶、变脸、换衣、揣火、烧色、抽肠换肚、撒莲花、枪破刀剑、刀破剑枪等五十多种。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