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同州梆子简介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同州梆子又名“东路秦腔”,1948年前民间俗称“桄桄”、“乱弹”或“硬戏”。1949年王绍猷撰《秦腔纪闻》记称“同州梆子”。它是以同州(今大荔)、朝邑为中心,流行于关中东府十余县,北达绥德,东至潼关,南抵洛南,西行渭南。明清时期,曾传至北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浙和甘肃、青海等地。

  据记载,明代末叶已有班社和演出活动,至清初康熙四年(1665),同州梆子出现了同州邹邑班的白牡丹及合阳黄菊花等名伶,并晋京献演。乾隆年间(1736--1795)同州梆子板式变化形体唱腔艺术已臻成熟。嘉庆至光绪年间(1796--1908)为同州梆子的发展盛期。中华民国初年,西安改良秦腔迅速东进,渭南、大荔、华县、蒲城等地改良新班不断出现,使同州梆子地域日趋缩小。三十年代后,这一古老剧种遂成绝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陕西省文化局于1957年责成戏曲学校招收学员74名,成立了同州梆子团,1861年晋京演出了《破宁国》、《石佛口》、《辕门斩子》等剧,引起戏剧界的关注。1964年该班学生毕业分配至渭南,成立了渭南专区同州梆子团,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开始而解散,1979年又于西安恢复成立了陕西同州梆子 团,除恢复上演传统剧目外,还试验演出了一些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再次使同州梆子获得了新生。

  同州梆子传统剧目一千多本,大部分失传,抄藏者仅二百余本,多为历史题材戏,以正旦、老旦、老生、花脸、武生戏见长,文武兼备,尤重袍带戏和靠甲戏。

  同州梆子唱腔系板式变化体,有欢音和苦音之分,主用本嗓歌唱。有[塌板]、[滚板]、[代板]、[摇板]、[尖板]等基本板式,彩腔较多,善用“安”字拖腔。伴奏乐器以二股弦为主,辅以三弦、胡琴、琵琶、琥珀等。唱腔过门短促,更显“繁音激楚”之美。脚色行当齐全,特重花脸、须生、正旦、武生等四梁柱为主体的组班体制。分行比较严格,旦行的老旦、正旦、花旦,生行的须生、老生、红生,净行的大净、二净、三花脸,小生行的文生、武生,丑行的文丑、武丑,都有严格的区分。同州梆子以武戏擅长,据四路秦腔之首,演出讲究五段式:(一)天官帽头--吹秦[三眼腔]之类的成套曲牌;(二)锣鼓吵台--吹号、放炮、演奏各套锣鼓曲;(三)男女接场--全部脚色“亮箱”;(四)武开开场--表演各种奇特技巧;(五)开正本戏--先出折戏,后出本戏。表演讲究功底、架式与物技。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