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香山还愿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西府秦腔传统剧目。又名《妙善女浇花》、《火化白雀寺》。事见《香山还愿》(传系宋普明禅师于崇宁二年(1103)在武林上天竺受神感示而作),明罗懋登《香山记》传奇及《香山宝卷》。叙唐时,兴隆国妙庆王求子,生三公主妙善,自幼诵佛经,庆王欲为选婿,妙善竟出宫入山修练。庆王怒,使其浇花,妙善仍诵佛经,庆王命绞杀妙善,达摩救之复活,引至香山修行,庆王闻知,又遣兵烧寺。后庆王思子成疾,妙善自香山化身小童,告父病需亲人手眼可治,而庆王亲族皆不肯,妙善乃舍手眼治疮庆王。庆王至香山还愿,妙善游地狱,终成正果。庆王悔悟,佛祖封妙善为救难观音菩萨。

此剧为小旦、老生唱做工并重戏。其中有同名折戏《香山还愿》尚流行。曲调用秦腔唱腔,还加用[佛号季子调]。西府秦腔本戏久已不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仅在敬神祈雨的还愿庙会戏上演出《还愿》一折,民间俗称“挂筋会”,与《目连救母》的“刀山会”同台演出。上演时,妙善公主肩挑一担,下挂经本,静唱一炉香后,挑经本跨过戏台通往神殿的天桥,将经本送至神殿而终。庙规规定,妙善公主要由当地最有名的旦脚演员扮演,戏价从优。宝鸡李嘉宝演出最为拿手,一生共演出过三次。同州梆子、秦腔、汉调桄桄及道情、眉户、碗碗腔均有此剧目,但演出规俗与西府秦腔不尽同。今存民国十九年(1930)西安德华书局木刻本,民国年间西安同兴书局木刻《香山还愿》折戏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西府秦腔演员谢焕章口述抄录本。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