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长安之秋和节俗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古代文人对秋令,感情上往往最矛盾。悲秋、伤秋是一种基调。屈原《九歌·湘君》:"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这是由于文人多将秋天与人生的末路联系在一起,万木凋落,似乎象征着人生的转折。欣然迎秋又是一种基调,这是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诗·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寂。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不但如此,秋季的气候也是宜人的,天朗气清,凉风夺暑,白露既下,蚊蝇消去。刘禹锡《秋词二首》写得最好。其一说: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其二说:"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秋色使人狂。"以下是儿首长安秋日的诗: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南。
杜牧《长安秋望》
寒光垂静夜,皓彩满重城。万国尽分照,谁家无此明?古槐疏影薄,仙桂动秋声。独有长门里,蛾眉对晓晴。
杜牧《长安夜月》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赵嘏《长安晚秋》
九重深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云尽火星流。清风刻漏传三殿,甲第歌钟乐五侯。楚客病来相思苦,寂寞灯下不胜愁。
戎呈《长安秋夕》
赵嘏的这首诗极有名,因"残星几点雁横塞"一联,被人称为"赵倚楼"。赵嘏和戎昱都是科举失意者,春试已过,秋冬二季是外乡举子最难将息的时候,所以他们在描写了长安秋景的同时,多少都要抒发一点他乡之思,赵嘏甚至说自己是"空戴南冠学楚囚",视长安为异国他族,使典显然有些不类。杜牧就不一样了,他是长安人,所以终以他的《长安秋望》诗写得最好。"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将长安秋空明净,长天一色的景象,形容得神完气足,也是历来传诵的名篇。
唐诗中写到长安之春,多及柳,写到长安之秋,多及槐。柳树婆娑,最能见出春光的妩媚;槐叶多露,亦可见出秋气的清凉。考长安的柳树,多植于禁苑(所谓"御柳"),另,曲江、灞桥也多柳。槐则多植于长安九衢。今西安市以愧树为市树,确实是切中长安古城的特色。《三辅黄图》:"元始四年,起明堂、辟雍长安城南,北为会市,但列槐树数百行为队,无墙屋,诸生朔望会此市……相与揖让,或议论愧下。"《西京杂记》:"上林苑槐(植)六百四十株……守宫傀十株。""元始"为汉平帝年号,元始四年为公元四年,足见长安植槐历史之久远。《三辅黄图》又载:"甘泉谷北岸有槐树,今谓玉树,根干盘峙,三二百年物也。"据此则长安的槐树可以上溯到西汉之初。十六国时,秦苻坚"自长安至于诸州,皆夹路树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驿,旅行者取给于途,工商资贩于道。百姓歌之曰:‘长安大道,夹树杨槐。下走朱轮,上有鸾栖。英彦云集,诲我萌黎。’"。唐德宗时京兆尹有吴凑者,"官街(槐)树缺,所司植榆以补之。凑曰:‘榆非九衢之玩。’亟命易之以槐。及槐荫成而凑卒,人指槐而怀之。"颇能看出唐长安官员对槐树的珍重。其所以如此,因为槐树坚而耐老,多荫凉,当盛夏之时,长安行人多赖其遮蔽。皇城内承天门街号为天街,《中朝故事》:"天街两畔槐树,俗号槐街。"槐树秋七月开花,所以长安又有俗语说:"槐花黄,举子忙;"谓举子到了秋天。就要收心读书,以备来年应试,故此郑谷有《槐花》诗:
毵毵金蕊扑睛空,举子魂惊落照中。今日老郎犹有恨,昔年相谑十秋风。
李峤有《槐》诗:
暮律移寒火,春宫长旧栽。叶生驰道侧,花落凤庭隈。烈士怀忠触,鸿儒访业来。何当赤墀下,疏干拟三台。
唐人秋诗中提到槐的句子更多,如上引戎昱"紫陌夜深槐露滴"和子兰"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白居易"袅袅秋风多,槐花半成实"、韩愈"乐游下瞩无远近,绿槐萍合不可芟"、韦庄"长安十二槐花陌,曾负秋风多少愁"、朱庆馀"雨余槐遂重,霜近药苗衰"、"绿槐花堕御沟边,步出都门雨后天"、王维"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李涛"落日长安道,秋槐满地黄"、唐彦谦"丹桂影空蝉有露,绿槐荫在鹊无枝"、皎然"纷纷半醉绿槐道,躞蹀花骢骄不胜"……委实举不胜举。
秋初的第一个节庆是七夕,即七月初七日。这个节日因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而起,应有古人对爱情的美好祝愿在内。据说织女是巧慧的象征,七夕后世遂演变成纯粹是妇女乞巧的节日。《荆楚岁时记》:"七夕,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瑜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即蜘蛛)网于瓜上,则以为得。"在唐长安,七夕节不但是妇女,君臣士庶亦很看重。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七夕,宴群臣于两仪殿,杜审言等大臣应制赋诗,给事中(门下省官职)许行言于御前长跪唱《步虚歌》,君臣欢洽。兹引几首长安七夕诗于下: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崔颢《七夕》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祖咏《七夕》
外孙争乞巧,内子共题文。隐映花奁对,参差绮席分。鹊桥临片月,河鼓掩轻云。羡此婴儿辈,欢呼彻曙闻。
权德舆《七夕见与诸孙题乞巧文》
露自凤清夜向晨,小星垂佩月埋轮。绛河浪浅休相隔,沧海波深尚作尘。天外凤凰何寂寞,世间乌鹊漫辛勤。倚阑殿北斜楼上,多少通宵不寐人。
唐彦谦《七夕》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这四首写七夕的诗,各具代表性。祖咏、权德舆的诗全写七夕长安民俗。祖咏的"粉席"与权诗的"花奁""绚席"同,都指女子梳妆之所,因为要向织女乞巧,所以把梳妆的妆奁移至户外。这两首诗都偏于写家人、尤其足妇女儿童七夕的活动情况,她们要嬉闹整个通宵,权德舆还要为她们题写"乞巧文"---这是一种于七夕日写的"应用文",不外是表述乞求织女赐给自已智巧的话之类。这些活动,不独民间,里宫中也盛行。《开元天宝遗事》载:"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闭于小合中,至晓开视蛛网桥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又:"宫中以锦结成楼店,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崔颢和庸彦谦诗各写到七夕风俗,同时由牛女相会想到天下多少有情人此夕不得团聚。杜牧的诗则全将七夕诗写成宫怨诗,宫女们坐在"天阶"(宫中台阶)上,指点天上牛女二星。汉应劭《风俗通义》:"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一年一度的牛、女二星都要相会,而宫女的命运尚不如二星。
七夕还有曝衣、曝书等民俗。汉崔宴《四民月令》:"七月七日……暴(曝字同)经书及衣服。"杜甫《牵牛织女》诗有"曝衣遍天下"之句,说明曝衣的风俗流布很广。沈佺期的《曝衣篇》,说的是唐宫廷宫女的曝衣: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曝衣何许曛半黄,宫中彩女提玉箱。珠履奏腾上兰砌,金闺宛转出梅梁。绛河里,碧烟上,双花伏兔画屏风,四子盘龙擎斗帐。舒罗散戴云雾开,缀玉垂珠星汉回。朝霞散彩羞衣架,晓月分光劣镜台。上有仙人长命绺,中看玉女迎欢绣。玳瑁筵中别作春,珊瑚窗里翻成昼……
虽然诗人的主旨在于铺张皇家晒衣的气派,但仍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试想寒素之家有儿件衣裳可曝呢?东晋人阮咸七月七日以竿挂犊鼻裤(一种平民所穿的裤子)于庭,与富家的皮裘绫罗形成强烈反差,旁人问他,他说:"未能免俗耳。"确实具有讽刺意义。
八月重要的节日是中秋,即八月十五日。古以七、八、九三月为秋,八月十五日正当三秋之中,故称"中秋"。每月十五月圆(古称"望"),八月秋高云淡,故以此日月光最亮。韩愈诗:"一年明月今宵多。"《开元天宝遗事》:"玄宗八月十五日夜与贵妃临太液池,凭栏望月不尽,遂敕令左右:‘于池西岸别筑百尺高台,与吾妃子来年望月。'后经禄山之兵,不复置焉,惟有基址而已。"这则记载不确,太液池在大明宫,玄宗中后期的寝宫一直在兴庆宫;但说明唐人赏月的兴趣很浓。唐人中秋诗,多是赏月诗,正可以看成一首一首月的赞美诗:
一夜高楼万景奇,碧天无际水无涯。只留皎月当层汉,并送浮云出四维。雾静不容玄豹隐,冰生唯恐夏生疑。坐来离思忧将晓,争得嫦娥仔细知。
唐彦谦《中秋夜玩月》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倏然是玉京。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观月》
常时月好赖新晴,不似年年此夜生。初出海涛疑尚湿,渐来云路觉偏清。寒光入水蛟龙起,静色当天鬼魅惊。岂独座中堪仰望,孤高应刮凤凰城。
秦韬玉《八月十五夜同卫谏议看月》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满衣冰彩拂不落,遍地水光疑欲流。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因君照我丹心事,减得愁人一夕愁。
段文圭《八月十五夜玩月》
最令人感动的是王建(以及他诗中提到的元郎中)从十一日夜起直到十五日,连续五天观月到天明,他有《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一日至十五日夜玩月五首》记其事:
半夜初入中旬夜,向阶前守月明。从未圆时看却好,一分分见傍轮生。
乱云遮却台东月,不许教依次第看。莫为诗家先见镜,被他笼与作艰难。
今夜月明胜昨夜,新添桂枝近东枝。立多地湿舁床坐,看过墙西寸寸迟。
月似圆来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稜。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
合望月时常望月,分明不得似今年。仰头五夜风中立,从未圆时直到圆。
今人恐怕是没有古人那样的雅兴了。
《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中秋赏月街市的繁华和热闹:"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北宋去唐不远,想来唐长安也必是如此景象。
九月最盛大的节庆是重阳。即九月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月、日都逢九,故名重阳,又称重九。《荆楚岁时记》:"九月九日,土人并藉野饮宴。"后世衍为登高、饮菊花酒。登高的起因不明,《续齐谐记》说:"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渭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神仙之言,不可尽信。倒是《千金月令》所说"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较为切合妥当。想来古人九日登高,与八月十五夜玩月一样,也是一种应合时令的游赏活动,至于饮菊花酒、佩茱萸囊(或头上插茱萸),亦与当时应时而开的花惟此两种有关。
唐人很重视重阳节,如同上巳、寒食一样,皇帝每于此日赐宰臣、百僚宴于曲江,有时设宴在临渭亭(长安西北渭水边,其地地势高爽)、慈恩寺、总持寺(在长安永阳坊内),《全唐诗》中均有君臣宴集的应制诗多首。如唐中宗李显景龙三年(709年)临渭亭登高,设宴赋诗,群臣奉和,今存诗尚有十九首。中宗诗前有序说:
陶潜盈把,既浮九醞之欢;毕卓持螯,须尽一生之兴。人题四韵,同赋五言;其最后成,罚之引满。
据《唐诗纪事》,群臣之中,韦安石、苏瓌诗先成,于经野、卢怀慎诗最后成,被罚。中宗又在景龙间重阳,与群臣登慈恩寺塔,群臣应制赋诗,今尚存上官婉儿、崔日用等诗二十六首。即此可见唐人登高赋诗之盛。
下面是几首长安九日登高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禁苑秋来爽气多,昆明风动起沧波。中流萧鼓诚堪赏,讵假横汾发棹歌。
李适《九日》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莱菱仔细看。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牌
忆长安,九月时。登高望见昆池,上苑初开露菊,芳林正献霜梨。更想千门万户,月明砧杵参差。
范灯《忆长安·九月》
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
白居易《九日寄行简》
王维的这首诗很有名,是他17岁时在长安所写。王维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古时习惯上称"山东"(华山以东)。"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何写出了亲情之间普遍存在的情感,后世成为名句。李适即唐德宗,他与群臣重阳泛舟昆明池(汉武帝所凿,在长安西南),所以用了汉武帝横渡汾河的典故,也算贴切。杜甫诗用孟嘉"吹帽"典。孟嘉是东晋人,为大将军桓温参军。九月九日桓温率众僚登龙山,风吹嘉帽落,嘉不觉,众人笑嘉,嘉不以为意。古人极重视正冠,除了淋浴,或在私室,帽子是必须戴端正了。杜甫的诗作于安史之乱初平定时,因为忧时伤感,头发稀了,帽子便戴不稳了。他用这个典故,也含有忧时感事的成分在内。
如果说长安的夏季酷热是一个节候的特点的话,则长安的秋季多雨也可以算是节候的一个特点。今西安的午平均雨量,在600毫米左右。唐时长安,应与今相差不远。一年雨量,又多集中在秋季三月。这是有气象资料可以证明的。不但如此,长安秋雨多霖雨,即久雨不晴的雨。这也是有文献资料可考的。如唐玄宗开元、天宝时期,关于长安的霖雨,即有数次记载:
(开元)十六年九月丙午,以久雨,降死罪从流,徒以下原之。
(开元)二十九年九月……霖雨月余,道路阻滞。
(天宝)十载……秋,霖雨积旬,墙屋多坏,西京尤甚。
(天宝)十三载……秋,霖雨积六十余日,京城垣屋颓坏殆尽,物价暴涨。人多乏食。
这是几次特大霖雨、造成巨大损失才得以录入正史的。"霖雨六十余日',其后果不难想像;因久雨而发布赦书,历史上也许是仅见。其他末造成大的损失、对社会生活影响较小的霖讯应当还有多次,不过末录入正史罢了。
唐诗中,果然有多首反映长安秋季霖雨的诗: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临凤三嗅馨香泣。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父无消息。城中斗米换衾调,相许宁论两相值。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老夫不出长蓬篙,稚子无忧走风雨。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寒。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杜甫《秋雨叹三首》
苦雨思白日,浮云何由卷?稷契和天人,阴阳乃矫蹇。秋霖剧倒井,昏雾横绝巘。欲往咫尺涂,遂成山川限。潀潀奔溜闻,浩浩惊波转。泥沙塞中涂,牛马不可辨。饥从漂母食,闲缀羽陵简。园家逢秋蔬,藜藿不满眼。蟰蛸结思幽,蟋蟀份褊浅。厨灶无青烟,刀机生绿藓……
李自《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其二
杜甫的《秋雨叹》,注家都注明是天宝十三载所作。杜诗说"秋来未曾见白日",与《旧唐书》所说"霖雨积六十余日"合,"城中斗米换衾周"亦与长安"物价暴涨,人多乏食"的记载合。李白的《苦雨》诗,注家多以为在开元十八载,此年秋霖,史籍不载,据李诗"秋霖剧倒井"、"牛马不可辨"看,也是一次相当严重的秋霖。
下面还有几首有关长安秋霖的诗:
君不见,圣主旰食忧元元。秋风苦雨暗九门,凤凰池里沸泉腾,苍龙阙下生云根。阴精离毕太淹度,倦鸟将归不知树。愁阴惨淡时殷雷,生灵垫溺苦寒灰。公卿红粒爨丹桂,黔首白骨封青苔。貂裘玉食张公子,炮炙熏天戟门里。且如歌笑日挥金,应笑禹汤能罪己。鹤鸣蛙跃正及时,豹隐兰凋亦可悲。焉得太阿决屏翳,还令率土见朝曦。
钱起《秋霖曲》
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
王建《听雨》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李商隐《滞雨》
润气凝柱础,繁声注瓦沟。暗留窗不晓,凉引簟先秋。叶湿蚕应病,泥稀燕亦愁。仍闻放朝夜,误出到街头。
白居易《和韩侍郎苦雨》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历史文化—历史上的西安城隍庙
- 下一篇:历史文化—长安之冬和节俗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