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传说趣闻—“瓜”道人与“洞天福地”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楼观台声名显赫以后,引起了同教“教友”的嫉妒。他们结伙成帮,或五、六十人一伙,或一、二百人一群,组成教匪,持枪弄棒,预谋抢劫说经台上的珍贵文物。
  为了防御教匪,保护文物,周围三乡五堡的乡亲们,推选了一位懂得拳术的长者做师傅,带领小伙子们练拳学艺。楼观台筑起警钟楼,广收徒弟,一早一晚诵罢经典也练功舞剑。台上台下组成了联防,并约定若遇不测敲钟为号。
  耍刀弄枪,挥棒午剑,需眼尖手快,腿脚灵巧。有一远方弟子, 自幼父母双亡,无家可归,到处乞食度日。方丈念他可怜,便收留在楼观台出家。这孩子无名无姓,生性极为憨呆,人们都爱他叫瓜道人。
  瓜道人自然不能练枪,方丈只得吩咐他在山门外司炉房挑水烧火,供当地乡亲们进山打柴采药时饮用。他干活勤谨,对人和善。乡亲们见瓜道人招待得好,都愿到这儿歇歇脚,泡上碗山茶。山门,离化女泉少说也有二,三里地,一路坑坑洼洼,忽上忽下,象在云雾中迈步,挑一担水可不容易啊!
  瓜道人真个有股傻劲,三星未落他便捞起水桶,一天天,一月月……从春挑到夏,又从夏挑到春,肩膀磨破了,腿脚跑肿了,可是一天也没间断过。开始挑,免不了打趔趄,练着练着,腿上有了工夫,力气也够了。挑起水来,只见他高抬脚,轻落地,麻溜利索极了。
  一天晚上,刚刚打罢三更三点,师徒们呼噜呼噜地睡得正香。这时,瓜道人便一骨禄爬起来,收拾桶担,准备又到化女泉去挑水。他推开山门,惊呆了。月光下,一伙教匪,筒直象飞来一群蝗虫,正向山门扑来。为首的红胡子“道人”纵马走在队前,后边还隐隐传来马蹄声。瓜道人一看此情便猜出了八九分,他二话没说,转身就向说经台跑去。
  猛地,被葛藤条勾住了脚,竟摔倒在地上。红胡子“道人”一惊,嫉恨的火苗惊过心头,他纵马跃到瓜道人跟前,手心痒痒,飕地拔出雪亮的长刀,向他的头顶砍去。说时迟,那时快,瓜道人急中生智就地一滚,避过了这一刀,又来了个“猫儿扑鼠”向前窜去。红胡子“道人”扑了个空,甩响皮鞭,“叭叭叭”在马屁股上连抽了三下。这马立即竖起两耳,撅起屁股,长嘶一声,四蹄腾空而起,直向瓜道人追去。他哪里知道瓜道人的腿脚是练出来的,跑起山路来如草上飞一样。只听见“飕飕”的脚步声和“得得”的马蹄声,一前一后,好一阵的紧追猛跑。
  从上善池到警钟楼,坡陡路滑,枣红马猛不防打了个闪,“扑通”跪倒在地,任凭怎么抽,却打着响鼻,周身象水泼了一样,眼里冒出了血,一步也不肯前行。瓜道人心中大喜,腿上更来了劲,几个箭步便奔到了警钟楼。
  “当当当……”敲响了钟,惊醒了三乡五堡的乡亲和台上的道长。一时,无数松明火把向说经台汇集,禅院内也燃起熊熊篝火。
  红胡子“道人”看看瓜道人还不住地敲着警钟,气得火冒三丈。他又把刀横在胸前,弃马呼叫着向警钟楼冲去。
  这当儿,瓜道人却昂然而立,哈哈大笑。就在这一瞬间,一条黑影飞起一脚,只见一道寒光划过,那刀掉在地上。红胡子“道人”朝刀扑去,刚弯腰,瓜道人冷不防推红胡子“道人”一起跳下深渊。
  教匪们见此光景,人人惊得目瞪口呆,个个吓得屁滚尿流,弃马丢刀,翻山逃窜。
  乡亲们和众师徒赶走匪徒,满山遍岭寻找瓜道人。月光理,只见红胡子“道人”脑浆迸流,尸体不全,倒挂在树叉上。瓜道人却安详地躺在半山腰一个洞穴里,周围满地生辉,金光笼罩。人们认为这是一块好福地,噙住眼角的泪水,在此安葬了瓜道人,并在墓旁刻着“洞天福地”四个大字,以作纪念。如今,墓虽然不在了,但“洞天福地”四字仍然存在。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