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民间文化—踏访三秦民间艺术保护之路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阳春三月,正值“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启动一周年之际,传来了陕西省启动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和陕西民间艺术博览会开幕的消息。久闻陕西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并保护有加,为探寻个中奥妙,我们踏上了西行之路。

  陕西自古又称“三秦”,那里的民间艺术,因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而博大精深,因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而绵延悠远。古城西安,虽已被现代文明建设所笼罩,但随处可见的民间艺术品销售却为其增添了浓厚的传统气息。在市中心举办的陕西民间艺术博览会,专门辟有民间艺术展销厅,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参观者,更使西安多了一个特殊的亮点。

  作为展示陕西民间艺术保护的一个主要窗口,博览会可谓精品荟萃,美不胜收。数百件来自全省近百个乡镇的艺术精品,全部出自民间艺人之手。这些由文化工作者历经50余年搜集、挖掘和整理的民间艺术品,不仅蕴含着珍贵的审美价值,还具有很高的研究取向。粗犷豪放的陕北剪纸之所以充满动感,是因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安宁的向往;色彩绚丽的宝鸡社火脸谱之所以夸张、奇特,是因为它能寄托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崇拜;精美细致的乡俗刺绣之所以生动细腻,是因为妇女们在描绘生活变迁的同时诠释着生命的意义。此外,皮影、木版年画、泥塑、石雕、农民画、面花、根雕、草编、庙画……应有尽有的民间艺术品,构成了一幅壮美的传统文化长卷,凝聚着三秦人民生生不息的情感追求,记录着三秦人民祖祖辈辈的精神寄托。

  面对精美的民间艺术,人们除了赞叹艺人超凡的睿智和灵性外,更对长期保护与抢救这些珍贵资源的有识之士们肃然起敬。从上个世纪80年代,陕西省就着手于民间艺术的保护,不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普查,还对民间艺人进行培训和传承。到90年代,全省有不少县在整理与挖掘的基础上,建立起民间艺术展览馆或陈列室。宝鸡的文化工作者在对12个县区180多个乡镇的民间艺术进行普查、搜集和整理后,不仅建立了拥有500余种近万件藏品的大型民间艺术展览室,还对“百花帐”等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珍品进行了及时的抢救与保护。目前,全省已有20个县乡被文化部授予“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3个县乡被省政府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最近启动的陕西省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省领导亲自挂帅,省政府对各县市地方领导及文化主管部门提出了建机构、选试点、拨经费、出政策、定规划等实施工程的具体要求。同时,省财政还拨款一百万元作为保护工程的专项资金。所有这些,更使全省的民间艺术保护有了切实的保障。

  为深入寻访陕西民间艺术保护的要领,我们参观了洛川、安塞、延安等县市的民间艺术陈列室,并了解到新时期陕北民间艺术保护的一条新路———产业运作。

  随着传统农耕生产方式的改变,陕北农村妇女近年来创作手工艺术的热情十分高涨。在传统审美需求不断提高和文化市场不断趋向成熟的今天,陕北的剪纸、刺绣、布玩具、木版年画等民间艺术品的制作、生产与销售,已经成为当地主要的文化产业。这种态势不仅在陕北,在宝鸡、凤翔、户县、澄城等地,民间艺术品的产业运作也十分红火。不少县乡为此成立了文化公司,民间艺人接到的订单从国内到国外,有的艺人还开通个人网站进行交易。户县农民画家潘晓玲,每年在网上销售的作品收入能达20余万元。

  良好的产业运作,为民间艺术的创作、生产与传承,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其获得的社会影响力和创作动力,更是远远大于经济效益。陕西户县农民画家曾坦言:“是市场不断调整着我们的创作理念,激发着我们的创新意识。”的确,出自劳动人民之手的民间艺术,只有被人民大众广为接受,才能彰显其时代的魅力,才能真正回归民间。工业社会为民间艺术的规模化生产与复制提供了条件,市场经济又为批量生产的民间艺术品创造了广为流传的机会。当一种民间艺术品能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在文化市场占有一定份额时,毫无疑问,这种艺术品的审美价值和大众效应也得到了体现。而这一切,恰恰是文化产业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过程中所应发挥的作用。正如靳之林先生认为的那样:文化产业不仅能促进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更是推动与发展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科学的论证与指导、实事求是的创作与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结束了陕西之行,民间艺术在三秦大地的勃勃生机令人久久难忘,但在难忘的记忆之中,最值得回味的,还是陕西民间艺术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带给人们的许多新思考。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