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民间文化—西安市瓦胡同铜器社简介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瓦胡同铜器社是西安市雁塔区长延堡乡瓦胡同村的锣鼓乐社。或叫“打呱社”、“家伙社”、“同乐(le4)社”,或直呼为“社”,如“瓦胡同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因经常参加关帝庙庙会的演奏而又称“关帝社”。
民国七八年(1918、1919)左右,在王甲喜、齐志鑫的主持下,组织村民到长安县西兆余村拜师学艺,学会了鼓、锣、铙(大镲)等的演奏技巧和一些曲目,从此有了瓦胡同铜器社。五六十年代,演奏队伍得到发展壮大,乐队编制较为齐全,演奏艺术有较大提高,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影响。七八十年代,这个乐社得到进一步充实、健全、完善、提高,社会影响也进一步扩大。现在的骨干,是建社以来的第四代传人。
他们使用的乐器有:单面鼓1面,云锣16—20面,马锣4面,大锣(勾锣)2面,铙 (大镲)8—10副,小锣(手锣)2面,小镲(铰子)2副,碰铃(甩子)2副,梆子2副。使用乐器的件数,小八件与一般铜器社相同,而云锣和铙则大大加多了。
他们的常用曲目,用于“行社”(亦称“走社”,即在行进途中演奏)的有《长社》、《吵闹子》、《七槌》等;用于固定地点演奏的有《蝎子尾》、《老鸹噙柴》、《龙虎斗》、《老虎掂枪》、《风搅雪》、《八仙过海》等近20套。
瓦胡同铜器社现存有一本札子谱《乐器歌本》,是老艺人齐志鑫(1955年去世)根据实践和记忆整理的手抄本。乐谱由丁、当、一和×、※、、、○四个符号,加上“当各琅当”之类的字组成。丁:状云锣丁丁之声;当:状马锣当当之声;一:休止; ×:读“嚓(ca1)”,状大镲嚓嚓之声;※:读“格楞”,表示鼓的滚奏;、:乐节符号,标于该乐节最后一个谱字右下方;○:乐句符号,标于该乐句最后一个谱字右下方;当个琅当:马锣演奏的一种单槌滚奏技巧(一般为一拍时值)。札子谱从右到左竖写。曲体以“排”为段落的单元,“排”是章、段的意思。
札子谱无板眼符号,必须师傅亲自口授,才能识读。
瓦胡同铜器社的演奏场合,一是庙会,如农历正月十三长安县杜曲四坡关帝庙庙会,正月十六的大雁塔古会,正月十九张义庙大蜡会,二月二灞桥老洞药王会、长安县江坡药王会、二月八长安县城隍庙会,六月初一南五台庙会等,便是他们最重要、最集中的艺术活动场所。每当群英聚会,便自然形成“斗乐(Yue4)”场面(参见《锣鼓乐述略》)。技艺高超者,群众呼声最高,并由会首当场予以披红挂彩,烟酒酬劳,以示尊重和表彰。瓦胡同铜器社常常是群众之中的佼佼者,声誉遍及南乡北乡(西安市南郊北郊)。此外,如春节的社火活动、群众婚丧嫁娶、喜迁新居、庆祝寿诞,以至现代的送新兵入伍、慰劳军属等,都少不了他们的演奏。
瓦胡同铜器社虚心好学,对艺术精益求精,无门户之见,乐于助人,他们的很多曲目原本是齐志鑫等人从长安县西兆余村学来的,后在西兆余村逐渐失传,又返回头来拜瓦胡同社为师学艺,他们均耐心地无保留地进行传授。长安县、灞桥区、雁塔区、碑林区十多个村的铜器社,都曾得益于瓦胡同社的教练传习,从而提高了自己的演奏水平。
从1984年至1990年3月,雁塔区先后举办了七次不同名目的锣鼓乐会演大赛,瓦胡同铜器社均获第一名。在1990年春的秦王宫锣鼓乐大奖赛中,他们又获金杯奖。瓦胡同铜器社不仅为西安市群众所称颂,而且也受到外国专家学者和宾客的赞誉。如今,他们正以矫健的步伐,踏上新的台阶。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