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民间文化—米脂县常家鼓吹乐班简介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米脂、绥德两县,是唢呐优秀艺人辈出的地方,如已故著名艺人冯光临、常文清、晋文华、李大牛、王恩、马拴;年过八旬至今仍带徒授艺的赵锦让;年轻一辈的常文洲、刘汉玉、李岐山,都出自绥德、米脂一带。
陕北唢呐在流传和发展中,形成了各种流派,其中米脂县印斗乡常石畔村的常家班子,以其吹奏功底深、技术全面、曲牌多、演奏风格质朴稳健而在陕北高原享有盛名。常石畔村被誉为陕北的“唢呐之乡”。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吹蚊手一贯被视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下九流”,不能进考场,也不能与外人结亲,而常石畔村的艺人却以自己超群的技艺,为鼓吹乐艺人争得了一定的地位。据传,清朝初年,朝廷学台大人亲临米脂县,常石畔的蚊吹乐艺人常巨财,到四十里铺去迎接,一口气吹到县城,学台大人十分赞赏他的过硬功夫和演奏技艺,遂废除了吹鼓手不能进考场的旧规,准许享有一般百姓应享的权利,民女不嫁吹鼓手的陋俗也随之革除(这种陋俗至今在陕北南部仍有残存)。常家乐班成了“官吹” (得到官府承认的意思),从而提高了米脂吹鼓手的社会地位。
每当闹红火(耍社火)时,常家唢呐班子必到场助兴,家有红白喜事者必争先向他们发出邀请,外县大户人家有红白喜事,以及榆林青云山、佳县白云山等各大庙会,亦远道来请。虽然有时也有不服的乐班来打擂台、比高低,常家班子总是以超人的功力、丰富的曲牌、朴实的风格,沉着、稳健地压倒对方。他们拿手的曲目是《得胜回营》、《大开门》、《观花》、《看灯山》等。
常家老一辈著名演奏家有常加高、常加兴、常加中;他们的下一代以常文清、常文章、常文洲挑梢;常文刚、常文举、常文千亦出手不凡;在小辈中首屈一指的是常兴发。但常家唢呐并不限于常姓,如米脂县桥河岔乡赵石畔村有赵福英,榆林镇川堡何庄有何增统。米脂县东区印斗、桥河岔、桃镇、高渠等乐班的演奏,均系常家唢呐艺术流派。常家的弟子遍布榆林、志丹、靖边、子洲等县。
常家还以制作唢呐的技术而闻名于陕北及其邻近省、区。他们制作和使用的唢呐有两个特点:
一、除使用硬哨外,还使用独创的软哨(艺人称为“布袋哨”)。
一般用的是硬哨,硬哨唢呐音量大,音质刚硬粗犷。一般艺人习惯于在最红火热闹的场合中,使出全身力气去吹奏,以为音量越大水平越高。常家除使用硬哨外,还创用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软哨,它形体较大,嘴长质软。软哨唢呐音质柔和甜绵,婉转秀丽,用于坐场中吹奏抒情乐曲最能发挥其特色,但这种唢呐吹奏难度大,没有相当功夫的人,一吹就使哨口闭合而不响。
二、唢呐杆“上空下饱”。
一般唢呐的内径上小下大,艺人们称为“上饱下空”。常家唢呐则相反,内径上大下小,即“上空下饱”,这在吹奏时就需要一定的功力。当气流进入杆的上端时,内径大(上空),气就灌得饱满;气流进入杆的下端时,内径小(下饱),气流聚集,然后冲出发音孔和喇叭口,一泻千丈,使发音比之上饱下空的唢呐更饱满、清晰,音色柔润悦耳,穿透力强。
常家乐班掌握的传统曲牌有300多首,关键时候两三天的坐场演奏和行乐吹打,曲目可不重复。他们吹奏时气流控制自如,发音准确,快慢有度,节奏分明,用艺人们的行话叫做“太行山稳”(“太行山”指板眼、节奏和速度等)。他们演奏风格朴实自然、持重稳健。吹下手的亦有特色,始终保持在低音区吹奏来衬托上手,使上手的演奏技艺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常家唢呐在陕北影响较大,深受艺人和群众的称颂。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