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新疆曲子:十里不同音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曲子,是×第一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据考证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深受汉、回、锡伯等各民族同胞喜爱。用×曲子戏迷的话说:“×人爱×曲子戏,就像北京人爱京剧,四川人爱川剧,东北人爱二人转一样。”随着百年来艺人们的辗转迁徙,对×曲子的热爱也流传于民间村舍,浓缩了百姓生活的精髓……
×曲子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如今在曲子落脚过的乡村、城市,都有着民间的自乐班子。
八十多岁的任保和、谢伯钧两位大爷是×曲子剧迷,他们每周二和周四都要到新华印刷厂的老年活动中心,风雨无阻地组织他们的自乐班子演出。
这些热爱曲子剧的老人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单凭对曲子的痴迷和热爱,就能记住几百首曲子的词谱。
我曾在乌鲁木齐一个社区活动中心见过曲子剧演唱组,这里的大妈平均年龄70岁,生活都不宽裕,可她们即使自己凑钱做戏服、来回挤上3个小时的公交车,也要每周大老远赶来唱几段小曲子。
对于像我这样没有听过×曲子的年轻人来说,总是心生好奇。在我见到曾是×曲子剧团当家花旦的徐玉梅老师,向她提出这个问题时,她笑了:“曲子剧的魅力在于它形式活泼、多样性和广泛的参与性。”
曲子戏形式活泼,有时候一个人、一把椅子、一把扇子就能唱上一天。如果唱的是平调,只需一种曲谱就可以把所有的词都包纳进去,直抒胸臆,娓娓道来。
唱曲子戏用的是×方言,因此显得生活气息浓厚,男女老少都能听懂、人人都能成为演唱者,且人人都能实现“名角”的梦想。
同时,×曲子还是欢快、奔放的,带着×人的豪爽劲。不像京剧那般讲究手、眼、身、法、步。×曲子往往手势动作很夸张,一下就把×人的豪气劲给带出来了。
×曲子是包容的艺术,曲子传入哪里,就会烙上当地文化的印记。因此唱曲子可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于是,我们可以从×曲子里听到青海的撒拉调、宁夏的花儿、锡伯族的民歌、江南的茉莉花、×的天山令,甚至有维吾尔语与汉语交融的道白:“头戴缨盔托玛克,身穿战袍阔耐克、足蹬朝靴约提克、手持大刀皮加克、胯下战骑依夏克。”
不仅是曲调,就连乐器也充分发挥了包容的能力。×曲子以三弦、四胡、板胡、二胡为主,现代剧团里还加入了小提琴、口琴、手风琴伴奏。在霍城的自乐班子里甚至加入了都塔尔、手鼓等乐器,大大丰富了曲子剧的伴奏形式。
曲子戏的吸收融合增添了自己的魅力,让每个人都能在此寻到乡音。×曲子戏就像一条流淌的小溪,在一路奔流中融合汇聚,逐渐澎湃成一条大河,滋润着各个民族,见证着多民族的融合团聚。
进疆
“×曲子”是由陕西的曲子、甘肃的鼓子戏、青海的平弦等剧种演变而来,约在二百多年前传入×,并融合了回族的花儿、锡伯族的《太平歌》,兼容×、哈萨克族民间曲调等×各民族音乐艺术精华,逐渐形成了×人的曲子。
曲子经巴里坤、哈密传入×后,就沿着天山山脉在北疆传播开来。当时的木垒、迪化(乌鲁木齐)、吉木萨尔、昌吉、古城子(奇台)、伊宁、霍城、察布查尔的各个村镇都能听到曲子班的高亢唱腔,因为深受回族、锡伯族人的喜爱,南疆的焉耆也是×曲子发展不可缺少的阵地。
著名的×曲子《兆将军征伊犁》,所讲述的就是乾隆25年(公元1760年)兆惠将军率兵保×的故事。1761年清政府在伊犁大规模屯田,曲子就是在那时传到了当时的伊犁九城。
1771年纪晓岚所著的《乌鲁木齐杂诗》中有“摇曳缭桡唱采莲,春风明月放灯天”的诗句,里面的采莲即采花,是×曲子的一种曲调。
在之后的100年中再无关于曲子的记载,直到清光绪二年,清政府为平定阿古柏叛乱,派陕甘总督左宗棠督师西征,大批陕、甘、青、宁籍官兵驻疆戌屯,从而带来了秦腔、眉户、花儿在内的西北各种演唱形式,在流传过程中与×方言和流行小调相融合,逐渐形成了×曲子的雏形。
传承
如果说,戍屯的官兵是×曲子的先行者;那么手工业者、走南闯北的商贩、民间艺人则推动了×曲子的传承。这些人翻山越岭,把曲子一路传播开来。
×人以其特有的宽大胸怀接受了这门艺术,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在曲调上取各民族之长,在内容上也加入了当地的民间故事、趣闻逸事、方言俚语等。这些创造性的劳动,也让×曲子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
×曲子的第一个原创剧本《夏三屯》就是加入当地民间故事形成的本子。曲子戏迷中有人说,“夏三屯”是奇台下面的一个地名,也有人认为夏三屯是人名,是行走在河西走廊里有名的骆驼客,这出曲子戏就是根据他的故事改编。
×曲子戏在历史上有过两次辉煌,一次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次是八九十年代。相隔半个世纪,却见证了×曲子的发展兴盛。
1930年以后,×曲子异常红火,当时的演唱曲目达200个之多。×曲子已经告别了简单的“一个骆驼两个筐,一把大刀两把枪”的局面,发展成以小生、小旦、小丑为基础的剧种。
在当时也出现了许多红极一时的名角。哈密地区的陈作玉、马子俊(哈密瓜),迪化的刘子富、魏桂红、卡帕尔(×),古城子的贺老六、侯毓敏(要命娃),伊宁的王保顺、马秀珍(回族)……
当时各职业班底还为抗日运动募集筹款,编写了抗战剧种《消灭汉奸》。虽然这些名角如今几乎都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唱腔和风采见证了×曲子的繁华,被深深地烙在了许多戏迷的心里。
×曲子的另一个辉煌时期是在×曲子剧团重建时期。由于群众基础好,曲子戏每年在北疆的演出就有七八十场,民间的乐友社团也层出不穷,曲子戏又一度恢复兴盛,这种局面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初。1500多场的演出记录也让×曲子剧团被誉为“天下第一团”。
现状
如今的×曲子戏除了×曲子剧团,民间的自乐班子也不少,多数爱好者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从近期×艺术研究所对×曲子戏的专项调研中发现,×曲子剧的传承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玛纳斯六户地镇的自乐班子是让曲子剧专家都感叹的一个民间自乐班。这个班子是所有民间班底中演员年龄最小、唱功最好、设施最齐全的一个班。
演员的平均年龄在30多岁,由于年轻,演员们的声腔、扮相都很好。这个自乐班和疆内所有班子一样,由一个“好家子(行内对曲子迷的尊称)”发起组织的。
这个好家子姓张,年龄也就30多岁,平时种棉花为生。小张对曲子戏爱到什么程度?如果将来要给自己的女儿找女婿,得知道男方家里会不会唱曲子,要是放在古时,非要弄个比“曲”招亲!
好家子支持着戏班里所有的开支,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每年拨款1万元用于活动资金,同时还派了两名大学生协助创作剧本,还把十七大的会议精神编到了剧本里。
×的冬季是漫长的,×曲子成为伴随人们度过冬季的最好娱乐方式。自乐班一登台,瞅一眼旁边的三弦师傅,“嗯、啊”试几个调,便扯开了嗓门,于是整个冬季都回荡着高亢的×曲子。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民间文化—陕西民族民间器乐曲综述
- 下一篇:文化艺术—哈萨克长篇小说发展状况浅谈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