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建筑—于田流水墓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流水墓地位于×和田地区于田县阿羌乡昆仑山深处流水村附近克里雅河上游河道与流水河交汇处的阿克布拉克台地。2002年7—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队在昆仑山北麓考察古代玉石之路之际,于台地南部断崖边缘的出露墓葬,发现出土陶器与人骨。陶器形制与塔克拉玛干南部迄今所发现陶器虽有相似之处,但风格更为古朴,而其独特的刻划纹饰,实为×考古未见。随后对采集人骨所作的14C测年结果为2950±50年。上述情况说明流水墓地很可能蕴含着昆仑山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古代文化。古墓所在台地是当地村民引水冲土淤积造田的场所,台地北部暴露的墓葬可能是引水冲击所致。为保护这一珍贵古墓群和系统揭示其蕴含的昆仑山北麓地区早期文化面貌,故申请对台地进行全面发掘。
2003—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队连续3次系统全面地发掘了整个墓地,累计发掘51座墓葬,发掘面积约4000平方米。墓葬都被掩埋在塔克拉玛干尘降形成的沙土之下,最厚的埋藏深度达4米。墓葬开口与地表之间在不同深度间有人类活动遗迹。墓葬封堆上多散布有陶片。
墓葬由椭圆形石堆(石围)和竖穴土坑两部分构成。墓向大多为东向。根据卵石的排列和堆积状况,可以将墓葬分为石堆墓与石围墓两种类型。卵石垂直堆积成椭圆形或圆角长方形,中间填充沙土和零星卵石的为石围墓;石堆墓大体由卵石覆盖成椭圆形,中间少有空缺。部分石堆或石围表面有焚烧的痕迹,有的石堆中伴出故意砸碎的碎陶器。值得注意的是,近一半墓葬石堆或石围东部有一个小石圈相连,小石圈内多有用火痕迹。
墓室均为竖穴土坑,开口位于石围或石堆下部,墓口与墓底大小基本相同,平面多呈椭圆形或圆角长方形,墓室大致为东西向。填土多含有小砾石和零星的较大卵石,墓葬开口处常填有较大的扁平卵石。竖穴土坑墓室上层通常有填石,接近人骨处陪葬有家畜头骨和四蹄,一般以山羊为主,个别规格较高的用马。骨架上一般压有数块较大卵石。
绝大多数墓葬以多人合葬为主,多数骨架为二次葬。骨架被分层埋葬,常见1—2层,部分为3层。一次性葬入的完整骨架各层均有,二次葬的骨架多堆置于墓室西部。单人葬墓有8座,双人合葬墓有6座。葬式为仰身或侧身屈肢,人骨有单个个体与多个个体的区别。
7座墓葬有尸床朽木的痕迹,尸床位于墓底,由2根纵向木棍和6根横向短木构成(横木间距30—40厘米)。尸床的四角都捆绑有竖立的木棍,横木搭或捆绑在纵向长木之上,并超出3—5厘米,尸床的长宽为140×80厘米。值得注意的是,7座保存有尸床痕迹的墓葬多为单人葬。有迹象表明,入葬时有覆盖物(衣物)。
墓内的随葬品多寡不一,少的没有葬品,多者陶器可达7件或铜刀4把,并伴有其他器物。
52座墓葬中出土陶器共80件,砺石8枚,石眉笔12支,此外还有贝或蚌、金器和少量铁器。
陶器器形有罐、钵、杯、盆等,常见为罐钵组合。陶质以夹砂红陶为主,未见泥质红陶或灰陶。器物表面多有刻划纹饰(也有戳刺和压印纹),主要纹饰有三角纹、弦纹、菱纹、网纹和波纹等,偶见斜“目”字纹和麦穗纹。
铜器中最典型的是铜刀,共出26把。此外还有铜扣、铜珠、铜镞、铜马具、耳坠、手镯、铜镜等。
石器中最多见的是作为串饰的料珠,一座墓中常见数十枚,最多可至数百枚。其次为砺石,每座墓常见有1—2枚。长方形砺石较为多见,一端穿孔,另一端弧形内收;个别砺石为三角形。石眉笔与炭精块(画眉染料),也常见于墓葬之中。
玉器主要有玛瑙珠和玉佩;金器主要有耳坠、珠子和腰带等;骨角器主要有贝壳、蚌壳、骨珠,另有兽角马镳、骨镞和发饰;铁器仅为数件残片,其中一件隐约可以看出铁刀的形状。
从墓葬形制和丧葬风格来看,流水墓葬与昆仑山以西巴基斯坦北部毽陀罗地区提马尔伽哈墓地文化为代表的“残肢葬”较为接近。
陶器器形与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的楚斯特文化的陶器(双耳罐、杯、钵等)亦有接近之处。陶器中个别单耳陶罐与西藏拉萨河谷曲贡墓地出土的相似,整体上与×地区已发现的同期陶器形制、纹饰相似性较少,且末扎滚鲁克墓地和山普拉墓地等与之器形类似,可能与流水墓地有一定程度的传承关系。
铜刀风格与×察吾乎沟文化、哈密焉布拉克墓葬的类似;铃式耳坠(铜、金质)与西伯利亚地区早期斯基泰文化中的耳环样式相似;铜质马镳、马衔、带尾钩箭镞亦与西伯利亚阿尔瓒(Arzan)出土器物相近。
综合上述情况,可以认为流水墓地所代表的考古学文化年代当在公元前一千纪前后。已经做出的14C测年数据:人骨测年:M4 2950±50;出土碳样测年:M12 2980±50、M15 2640±80、M17 2890±40、M26 2950±40。与这一年代判断也较为接近。
发掘过程中,注意到石堆墓之石堆并非纯粹由卵石堆积而成,先是在石圈内堆土,之后在土堆上覆盖卵石块。这种构建方式可能是3000年前流水居民的一种墓葬构筑理念,有一定功能。
大约有半数石堆或石围墓的东部都有一个直径约40—60厘米的小石圈,部分石圈内有火烧的痕迹。流水墓葬的方向基本上都向东,小石圈可能是作为一种墓向标志摆设在墓边,用火遗迹可能表示小石圈也可能用于祭祀。
最常见丧葬习俗是同一墓葬中一次葬与二次葬共用,这反映墓地居民对于死者的处理的理念与方式。一次葬的有多人与单人之分,一次葬形式的集体埋葬可能有灾害或者战争、瘟疫的因素,个别随葬珍贵器物的墓主可能是当时社会某一群体(血缘群体的可能性最大)重要人物,二次入葬的人骨则可能是先前死亡或客死他乡的家族成员。
墓葬开口高度绘制的墓葬平面分布图和等高线图显示,当时台地地势可能由东向西逐渐降低,高差约在2米左右。从总体布局来看,墓葬似乎是东北—西南方向排列的。
流水墓地南临克里雅河,西傍流水河,北靠阿克布拉克数个水量丰沛的泉眼,台地北部以远是广阔的缓坡山地草场,适合人类生活。根据调查,流水河上游距离流水墓地约15和4公里处也有类似墓葬分布,所以,流水墓地可能不是孤立的临时墓地,可能是一处长期或反复使用的墓地;这说明3000年前流水居民并非仅仅局限于流水墓地一隅,很可能散布于克里雅河上游,以及各支流。墓地发掘过程中未发现相应的居住遗迹,聚落遗迹可能在台地东北部。
根据流水墓地发掘成果,以及其他相关考古发现来看,克里雅河流域较早的古代遗迹(距今3000—2000年,下游以圆沙古城及其以北诸遗迹为主)大都分布在河流的上游和下游尾闾地带,说明塔里木盆地早期人类活动基本上在河流的两头。
基于出土器物的强烈地方性特点:陶器手工制作,以刻划几何纹饰为主;金属器具有早期斯基泰文化特点(又早于斯基泰文化);位于古代玉矿附近,且出土有昆仑山地区迄今最早的玉器等等,以及基本一致可用于比对的其他地区类似考古学文化现象没有发现等因素,应考虑提出流水文化概念,并加强和推进相关研究。
流水墓地是首次在昆仑山北麓发现的青铜时代墓葬,为昆仑山北麓地区迄今所发现年代最早的古代文化。流水墓地系统全面的考古发掘,为探讨昆仑山地区3000年前后文化面貌提供了可能。也能为×地区史前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的确立提供一定的帮助。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古迹建筑—苏里堂麻扎
- 下一篇:古迹建筑—阿克阔其卡古城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