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古迹建筑—积福寺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博尔塔拉蒙古族信仰喇嘛教,所以兴建的寺庙比较多。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积福寺了。

  积福寺位于查干屯格乡人民政府驻地东南1.5公里处的查干苏木村,原察哈尔左翼总庙,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经伊犁将军奏清乾隆批准,修建在木如呼斯塔,名称为西科图苏木庙。该庙毁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察哈尔营报伊犁转西藏批准,庙址移到今天的查干苏木村,并建新庙。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到宣统元年(1909),新察哈尔营左翼总庙建成。这座庙汉语称之为积福寺,蒙古语称之为“查干苏木”。积福寺是北疆地区蒙古族最大的寺庙,是察哈尔部八旗的总庙,民间称之“白庙”。积福寺为西藏寺建筑,构造精巧,画壁绝妙,庙前建有1座壮观的白塔,整个寺庙占地面积1.33公顷。庙内供奉有释伽牟尼、布德萨巴、麦德尔、宗喀巴等诸佛铜像和达赖、班禅的挂轴画像。铜佛像不大,但工艺精、形象生动。酥油灯、佛铃、钵等佛具,制作工艺也很精细,并具有民族特色。积福寺每年有5次大型集合,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四月十五、八月十五、十月二十五、十二月十日均有喇嘛讲经、布道,周边的善男信女前来拜谒,接受祝福。

  民国14年(1925)积福寺有喇嘛500人。1956年仅剩24人。

  1958年,实行×改革,合并寺庙,多数喇嘛还俗,寺院被生产队当作库房,庙内1万多个香炉被熔炼成铜,佛塔年久失修已近倒塌。1967年由温泉县政协、统战部、财政局监拆寺庙及佛塔;庙内金银器具由温泉县银行收存;其他财产被公社大队留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8年自治州拔款在原址上重建查干苏木庙,所建房屋为砖木结构,有喇嘛15人。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