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古迹建筑—伊犁地区的三大麻扎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秃黑鲁贴木儿汗×

  秃黑鲁贴木儿汗是成吉思汗第七世孙,也是一位富于传奇色彩的察合台汗王。1346年,年仅16岁的秃黑鲁贴木儿被拥立为蒙兀儿斯坦汗王。据说,他18岁时就信奉了伊斯兰教。1352年,在他信奉伊斯兰教后,强迫所属16万蒙古人皈依了伊斯兰教,从而加快了伊斯兰教在×的传播。1360年3月,他发动了统一河中地区的战争,短暂地统一了察合台汗国。1363年,秃黑鲁贴木儿汗死后,葬于阿里马城的东郊,即今霍城县的大×。

  伊斯兰×为他修建了规模宏大的穹窿式陵墓,按照伊斯兰教殡仪埋葬。寝殿正门朝东,东西长15米,南北宽10.7米,高13.35米。拱形门,宽4米,高8.1米。正面墙壁用紫、蓝、白三色26种规格的釉砖镶砌成各种几何形文钸图案,门额上用蓝色釉砖嵌有阿拉伯文颂词。整个墙面华丽精美,光彩夺目。建筑外观庄严古朴,雍雅宏丽。殿内无木柱横梁,四壁空阔。可由阶梯登临顶部。1957年,这个×被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今,常有×和中外学者、游客前来朝拜、浏览、参观。

  与此墓并列的还有一座穹窿式陵寝,但规模稍小些。据称,是秃黑鲁贴木儿汗之妹的陵墓,保存也较完好。


  速檀歪思汗×

  在阿布热勒山北坡下的伊宁县×乡,有一处占地百亩的陵寝,这里风景宜人,白杨参天,簇拥着几棵百年古榆。远远望去,郁郁葱葱,翠绿欲滴。绿树丛中掩映着一座古老的中国亭阁式建筑——速檀歪思汗儿×。速檀是阿拉伯文Sultan的音译,意为“君主”或“统治者”。×坐北朝南,巍峨高耸,其一、二、三层为方形四角垂檐,第四层呈六角形。飞檐钸以鸱吻,散水覆盖琉璃瓦,塔顶的月牙形塔尖指向碧空。陵寝为砖木结构,历经风雨侵蚀,显得很苍凉;两面窗户为圆形雕棂,底层流檐有20根立柱支撑。陵园内南北排列着伊斯兰×的陵墓,寝顶为拱形。旁边规模宏大的清真寺更增添了这里的×色彩和气氛,使整个陵园深邃、幽静、肃穆。
  
  15世纪初,察合台汗国传位至成吉思汗的第十代孙纳黑失只汗时,其从弟歪思于1418年弑杀了纳黑失只汗,夺取了蒙兀儿斯坦的汗位,并率部重返其先祖曾活动过的伊犁河流域,改国号为“亦里把里”,他的活动中心就在今伊宁市附近。据有关史料记载,歪思称汗后,一方面积极推崇和传播伊斯兰教,扩大政教合一的统治权力,另一方面又与明朝政府保持着密切联系,称臣纳贡。

  1429年,速檀歪思汗在伊塞克湖畔的巴克布兰与察合台后裔沙免克汗争战时,中箭身亡。此后,其子孙也先不花、笃思忒、马黑麻等相继称汗。据传歪思汗死后葬于博尔博松河滨,于1876年重建此墓。

  洪那海×

  察布查尔县西南角濒临边境的地方,有一座典型的中原风格的砖木结构的×,因其地称洪那海,也就得名洪那海×。

  洪那海×,据说重修于1912年。它同伊宁县的速檀歪思汗×建筑呈方形,上覆双层飞檐,由绿色琉璃瓦覆顶,下沿有灰色瓦当,外围有12根木柱支撑流檐,是座封闭的亭阁式建筑,颇有气势。

  洪那海×因何修建于此,现已不得而知。对于陵寝的主人也有种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厄拉吉丁·阿布·牙合甫·玉素甫·伊本·艾比·伯克里·赛喀克(1160-1228)之墓,他是察合台时期突厥学者,曾担任过察合台宫廷大臣,位居宰相,著有《知识之钥》一书。另一种说法认为,可能是赛喀克的后代,维吾尔著名诗人艾布·雅克甫·阿克拜克·赛喀克(1393-1449)的陵寝。艾布·赛喀克的文学成就很高,对维吾尔诗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无论是为哪位赛喀克修建陵寝,都说明他们在伊犁维吾尔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这种朝圣的意义,不仅是出于一种×或政治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察合台时代维吾尔学者在促进和发展察合台文学,并最后奠定了维吾尔文学基础方面做出了贡献,因而受到后世的敬仰和崇拜。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