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古迹建筑—别迭里烽燧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古时称拨达岭,位于乌什县城西40公里的乌一别路边戈壁滩上,西邻别迭里河,扼通往别迭里山中的要冲。东汉班超平乱曾到这里,唐玄奘(唐僧)去西天取经也经过此烽燧,至今仍巍然屹立,外有台阶可至顶部,上有火烧红土遗存,进山口后,分水岭的西边,即为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烽燧呈梯形状,东部东西长12.7米,南北宽9.8米,顶部东西长7.7米,南北宽3.5米,湔残高7.3米。烽燧为两次修筑,始建于东汉,原筑为夯土,层厚15—20厘米,夯土间类有木头层和柴枝层,木头直径6—12cm,层与层间距为10—15厘米;第二次修筑为唐代年间在距烽燧四周用长卵石垒砌、卵石间填有小砾石和土。现被中国长城学会、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北京市邮政局监制发行的万里长城百关纪念封采用,标志着别迭里烽燧为我国万里长城西部的最尾部。

  它同县城西南5公里处都鲁呼尔山的八卦墩烽火台同出一源,同建一时,保存尚为完好。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