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古迹建筑—孙基烽火台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两座峰火台位于尉犁县城东40公里处,距库尔勒直线距离35公里,即将修通的库尔勒至营盘公路正好路过此处,在东经85°20′,北纬40°10′,海拔889米,巴音郭楞人民即将此处辟为一大旅游胜地。

  孙基东烽火台高于地表约10米的雅丹地貌上,烽火台原高10米,现残高3米,原方形,现仅剩东南角一小部分,周长30米以土块垒砌,柽柳枝防潮层,每39公分垫一层拉筋建筑材料,拉筋材料一层芦苇,一层柽柳枝间隔相垫。至今可看到柽柳枝和芦苇的残段,土块尺寸为38×23×11厘米,和我们目前仍使用简陋的土木建筑土块大小相似。真如古话讲:世上过了多少年,砖瓦土块总不变。从目前出土的几千年前的土块砖瓦,尺寸都是一致的,可见古人设计的砖瓦土块尺寸是符合建筑结构力学原理的,人类用千年而不衰。烽火台中央有圆孔,为放烽烟报警的洞孔,从烽火台采集到的陶片,年代为西汉。

  另一座烽火台位于东烽火台2.5公里处,海拔为887米,其依势就简,建在了一个洼地内,虽历经千年的风沙袭击,依然威风凛凛的矗立着。西烽火台是正方形,上小下大,残高10米,烽体周长36.5米,东南面残坏严重,烽体南壁有一斜坡堆积,烽体所用土坯和拉筋,防潮层材料相同,所不同的拉筋材料胡杨枝多了起来,估计为就近取材所致。烽火台附近散布有陶片,据此考证也为西汉烽火台。

  以前人们以为汉代烽火台只修到嘉峪关,现在知道修到了敦煌,殊不知历史上西汉王朝从敦煌到巴音郭楞的轮台800多公里,共修了300个烽火台,其中库尔勒至轮台100多公里。迄今发现的阿克墩、卡勒塔、廷木墩、喀拉亚等17座烽火台。由于当地的气候极干旱,烽火台又远离水源,无法开垦耕种,因而这十几座烽火台得以基本完整地保存下来,象这样历史悠悠,保存完整的古烽火台遗址,在国内可以说是极少的。

  烽火台,遇险报惊,平时传信,紧急时烽烟传千里,和平时亲情报父母,为汉朝统治西域三十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真是:

  三百烽燧到天边,春风梦牵戍人还。
  沙滩风急卷寒心,高堂如天日如年。
  大声叹息小声悲,万丈战云又跨鞍。
  狼烟未起报和平,鸿雁稍母请欲眠。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