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伏羲文化—伏羲与巴蜀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伏羲故里在巴。古楚西之国庸为大,庸之西接于巴,巴接于蜀,巴则为伏羲故里。《华阳国志》言:“阆中有渝水”。史学家蒙文通先生在《古族甄微》中言:“渝水巴山悉在阆中,巴歌渝舞之所自出,此巴古国也。于后巴子或治江州(重庆),或治垫江(合川),或治平都,或治阆中。……以阆中上流之渝,名江州下流之渝,亦也阆中之巴名江州之巴。”阆中曾为古代巴国中心。 
    《山海经·海内经》云:“西南有巴国,太生咸乌,咸乌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吕氏春秋·立春纪》云:“其帝太”;高诱注“太,伏羲氏。”所以阆中巴人,为伏羲之后代。《补史记·三皇本纪》云:“太庖羲氏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疱羲;”《山海经》云:“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而《补史记·三皇本纪》称,伏羲为“蛇身人首,有圣德。”古代龙、蛇不分,巴字象蛇,巴人以蛇为图腾,故巴人皆为龙族。《路史》注:“所都国有华胥之渊,盖因华胥居之而名,乃阆中俞水之地”。《路史》反驳雷泽之说曰,伏羲“生于仇夷”;《蜀中名胜记》引《遁甲开山图》曰:“仇夷山四面绝立,太昊(即伏羲)之治也,即今仇池,伏羲之生地与成纪、彭池皆西土,知雷泽之说妄也。”彭池即阆中嘉陵江南之“南池”,位于彭城(池)坝,故称彭池,这应当是伏羲生地;生后,其母华胥带伏羲迁于甘肃成纪。徐中舒教授在《巴蜀文化论》中云:“伏羲龙身,这居于水滨低地之濮族,伏羲即艮孳的对音。”《华阳国志·巴志》云:“其属有濮、、苴、共(龚)、奴(卢)、之蛮”,濮族当在巴地,而不在甘肃成纪。阆中人范目募土著族(巴族之一部),助刘邦出定之秦,后封慈凫侯。《华阳国志》称,慈凫乡侯之慈凫,是凫慈的倒读,凫慈即艮孳的转音。闻一多《伏羲考》亦言,慈凫倒过来即伏羲。阆中古有慈凫乡,故范目才被封为慈凫侯。今阆中城南的彭城(池)镇七里坝,即为古之慈凫乡,范目就住在彭池南岸,此处即为“华胥之渚”,亦即华胥生伏羲之处。《巴渝舞初探》亦云:“阆中当伏羲降生之地”。范目宅旁长青山上一长青古寺,有伏羲殿,内塑伏羲像,为巴人纪念其先祖而建,故古代命名凫慈(伏羲)乡。《阆中县志》载“太伏羲毋华胥,居于华胥之渚,孕十有二载,而降生于仇夷。”《蜀中名胜记》指出,伏羲兄妹是四川阆中人,生于阆中城南嘉陵江边之“仇夷”,“仇夷”即彭池,亦名南池,南池在今阆中城南七里坝。
    伏羲是我国伟大哲人。《易·系辞》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乌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种哲理源于实践。《绎史》引《古史考》:“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两张鹿皮)为礼”。《抱朴子·对俗篇》言:“太昊(伏羲)师蜘蛛而结网。”张澍辑《世本·作篇》言伏羲“句芒作罗”(鸟网)。《楚辞·大招)云“伏羲作瑟,造《驾辩》之曲”。可见伏羲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哲学家、生态学家、发明家、政治家、音乐教化者。其哲学思想多源于他阆中故里的地理环境。阆中小盆地开阔,如太极浑然一圈;嘉陵江从西北南流,如太极之阴鱼;自南而东流向东北,如太极之阳鱼;站在盆中之太极中心点之蟠龙山上,眺四周层层围绕之低峦,环列如八卦。伏羲龙族,头枕蟠龙山北,是登嘉陵江南之锦屏山,形成南北中轴线。这种“含之为一”的动静交汇,即化生万物,变化无穷。而此哲理,乃按阆中小盆地之“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之生态环境的结构、功能而上升成的。因伏羲思维敏捷多变,故姓风。太极八卦实为一种地形、地貌生态学,具天、地、生、人系统的有机循环观念,有“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研究“气”、“势”、“理”、“形”等问题,是中国人的环境观。这种哲理孕育了西汉阆中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闳,创造了“太初历”,形成了新莽时的阆中任文公父子天文学家和蜀汉周群祖孙三代天文学家;唐之李淳风、袁天罡,亦于阆中研究天文,认为阆中蟠龙山为北极紫微,七里坝乃北斗七星,彭池乃七星之斗,死亦葬于斗柄,今尚留天宫院。吕纯阳至阆,亦恋此“风水宝地”,于锦屏山修炼。
    《路史》言:“女娲,伏希(羲)之妹。”卢仝《与异结交》诗“女娲本是伏羲妇”。《文选·鲁灵光殿赋》云:“伏羲鳞身,女娲蛇躯”,言华胥所生子女皆为龙族;川北一带塑像群中,伏羲女娲皆为人首,两者以蛇身相交。《淮南子·览冥篇》高诱注,“女娲阴帝,佐戏治者也”。古书对伏羲称呼,有包羲、疱牺、宓羲、戏、炮牺、伏戏等,言女娲为女帝后,佐伏羲治理天下;可以看出当时是由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过渡时代。《世本》张澍辑补注本称:“女
    娲作笙簧”,笙簧又称芦笙,只有西南苗族、侗族才有,而芦笙音乐和爱情有关。西南少数民族每年春上二、三月,男女相率吹芦笙跳月,至情投意合时,退至幽静处,谈说情爱,发展为婚姻关系。马锡《中华古今注》说“上古音乐未和而独制笙……乃女娲即伏羲之妹……为人之生而制其乐,以为发生之象。”女娲制笙,证明为长江流域之人,阆中即属长江流域;以笙为媒,促男女结合,是为媒神;发展为今川北一带民间所敬的“送子娘娘”。
    综上所述,伏羲与巴蜀关系密切,也就顺理成章了。《蜀中名胜记》引《学斋占毕》云:“资州地(在蜀)掘得汉碑,有伏羲仓精,初造工业,画卦结绳,以理海内”等语”;所谓“初造工业”,当然是指伏羲在巴蜀画卦、结绳之事。道出了巴蜀文明起源比中原早,和后人对伏羲创造发明的崇敬。《皇图要览》云:“伏羲化蚕,西陵氏养蚕”;化者“化育”、“化生”也,即孕育之意。伏羲在“远取诸物”中,发现了桑上野蚕。而《淮南子·说林篇》云:“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言黄帝别男性和女性,上骈之神生耳目,桑林社神生手臂;在创造人类过程中,女娲承担了化育的工作。桑林为西陵氏黄帝元妃嫘祖的社树,嫘祖在桑林之社将伏羲所发现之野蚕家养,发展为我国丝绸文化。嫘祖西陵氏故里在巴蜀间之盐亭,盐亭距阆中直线距离不到100公里;因伏羲在阆中发现桑上野蚕,西陵嫘祖在盐亭桑林(即西陵)之社将野蚕家养,被世尊为先蚕,使盐亭成为中国丝绸文化源头,成为南、北丝路起点。故伏羲开拓了巴蜀文化之先河!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