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千古之谜—“于阗”究竟是什么意思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古于阗即现在的和田地区。魏晋以前只包括和田河流域的和田,墨玉,洛甫三地,魏晋以后逐渐扩大,最后形成现在地和田地区。这一地区在2000多年来或统一于中原王朝,或割据一隅,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这一地区以产玉出丝著称于世,是我国西部边陲一块蕴金藏玉,宜农宜牧的热土。清代褚延璋曾有一首律诗描写这一地区:“毗沙府号古于阗,葱岭千盘积翠连。大乘西来留法显,重源东下问张骞。渔人秋采河边玉,战马春耕陇上田。今日六城歌舞地,唐家风雨汉家烟。”
在张骞通西域以前,汉文文献中尚无于阗之名出现。“于阗”一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东则扜弥,于阗。”
此后,《汉书》,《后汉书》,《魏书》,《梁书》,《周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本》以及《法显传》,《洛阳伽兰记》,《续高僧传》等正史,野史皆称于阗,阗又作“窴”,《西游录》称五端,《元秘史》称兀丹,《元史》称斡端,《西北地附录》,《元大典图》称忽炭,又称扩端,鄂端者,均称今日之和田。回鹘文作udun,现代维吾尔语称Hotan。清代翻译成“和阗”。1959年将“阗”字简化为“田”。
历史上,唯独《大唐西域记》将其称作“瞿萨旦那”。《悟空入竺记》称“瞿萨旦那”,译音同《大唐西域记》仅一字写法不同。
对于于阗(或和阗)一词的含义,自唐迄今,1000多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截至目前为止,学者们的解说至少有七种,它们是:“地乳”说,“牛地”或“牛乳”说,“非常有力的”说,“花园”说,“玉邑”说,“汉人”说,“葡萄”说。
“地乳”说:
此说来源于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和土蕃文献《于阗国授记》,《于阗教法史》等。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说瞿萨旦那,“唐言地乳”。这个说法来源于古于阗国的一个传说,传说被玄奘记录在《大唐西域记》中。内容是这样的:东方一个国家的皇太子因罪被流放到于阗地方,统一了西部民众遂修筑了都城,建立了国家,安定了部民。当他到了晚年时,扔没有儿子。为了不至于绝宗断代,便到本国保护申毗沙门天神庙去祈祷,乞求神赐给后代。他的祈祷果然感动了毗沙门天神,只见天神的额头上裂开一道缝,一个胖小子蹦了出来。国王捧着天赐的孩子回到宫中,国人都来庆贺,谁知这个婴孩不吃人奶,国王担心孩子养不活,又到神庙中祈求养育之法。这时,神像前的地面突然鼓起来,形状就像妇女的乳房,这个婴孩看见,就上前吸吮。就这样,靠着地上的乳房,孩子逐渐长大了。他的智慧和勇敢超过了先人,国内风范教化传播开来。东方皇太子的继位者因吃地乳长大,古名地乳,国家也因此以地乳为名。
藏文史料中地乳作“Sa-nu”。它和汉文名称地乳一样,也是意译。《于阗国授记》中记载的传说云:“达磨阿输迦之治世第十三年,其皇后生一男。占者以为此儿将夺其位,遂下命弃之。而母后恐此儿不弃,王将杀之,勉从其命。然王子被弃之时,地上生出一乳房,以乳养之,得不死。由是呼此儿为瞿萨旦那,即地乳之义也。”
现代的研究者认者,“瞿萨旦那”为梵文“Ku-setana”的对音,“Ku”言地,“Stana”言妇女乳房,合之即“地乳“之意。
“牛地”或“牛乳”说:
有一个名叫瓦特的外国学者,在其所著的《玄奘旅行记》一书中,认为一些诸如“Yü-tian,Chü-tan”等形式的发音,实际上代表了像Godan或Gotnan这样的名称。他说这些形式先在突厥语中出现,后又出现在印度方言里,其涵义是“放牛的牧场”或“放牛的地方”。同时,吐蕃语中又称于阗为Li-Yul,意为“Li之国”,Li即牦牛,与上述称谓的含义相同。我国也有人同意其说,认为玄奘所记梵音“瞿撒旦那”的对音不应该还原为“Kusetana”。而只有两个梵语复合词可与之相对应:一个是Gosetāna,另一个是Gostan。但这两个词都没有“地乳”意思,第一个对应词意思是“牛地”,第二个对应词的意思是“牛乳”。他们认为玄奘舍弃这两个复合词的前一部分Go(牛),将两词的后一部分setāna(地)和Setana(乳)拼凑在一起,完全是为了附合“地乳所育,因为国号”的荒诞无稽的传说。因此,他们认为瞿撒旦那的涵义是“牛地”。和田本地一些维吾尔文化人士也有一种与此相近的说法,即Khotan的对音是突厥语汇Kotan,其意为“牲畜圈”,不过这种圈一般是由于圈羊。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否认上述解释,认为瓦特的突厥语形式是虚构的,Go+Setana仍是“地乳”的意思。
“非常有力的”说:
据国外有的学者考证,“于阗”一词的原形应是hu-vat-ana,
意为“非常有力”的。
古代于阗民族属于“非梵非汉”的伊朗语族,他们的语言与古代印度西北及中亚塞人所用的语言相同,所以于阗的土著居民应是塞种人。而塞种(Saka)一词的原形Sak的本意即“有力的”。“于阗”之名,大约取意与此。
“花园”说:
汉文古籍《翻梵语》一书将于阗(Yü-tien)译为“优地耶那”(udyāna),并注其意为“后堂”。伯希和以为梵语udyāna真正
地含意是“遐意地果园”或“花园”。
“玉邑”说:
最初倡此说者,是俄国的布锡尔博士,不过,他的论据很单薄。后来日本地白鸟库吉博士在其说地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地论证。他的解释是,于阗一词为吐蕃语。西藏语言中玉石一词作gyu(yu),古音“于”为khu或gu,所以“于”有玉石之意。又西藏语中城邑,村落称为tong,与tan相对应。因此,于阗或和阗地含义是玉城,玉邑地意思,和田地区自古盛产美玉,此说似乎也顺理成章。
“汉人”说:
这种说法出现于清代的汉文文献。最早地文字记载见于椿园的《西域闻见录》一书。椿园在此书《×纪略》卷二之《和阗》一节中写到:“和阗即古于阗,而回人称汉人为赫探,汉任尚都护西城,遗其人众于此,和阗回子皆其遗种,故回子呼之赫探城。和阗,赫探之讹音也。”后来的清朝方志及史籍皆沿袭此说法。但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东汉任尚在汉安帝时(公园107-125年),担任西域都护,而成书于公元前104-前91年的《史记》中早已有于阗(和阗)之名。
“葡萄”说:
法国学者列维认为,唐代玄奘所用“瞿萨旦那”一词中的“瞿”。应还原成“qu”音,而不应该还原成“ko”或“ku”。在印度语词典中,qustan即kustan,qustan的含意是葡萄。
各国学者提出的解说大略就是这些,比定的语种有梵语,塞语,吐番语,突厥语,维吾尔语等5种。
究竟哪一种含义是准确的,现在还是个谜。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