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燕赵文化

燕赵文化

民间艺术—背哥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背哥,是广泛流传于石家庄一带的一种民间艺术。在西部山区,也称“擎哥”。东部平原有彭响的是原来束鹿背哥,西部山区最著名的要数灵寿背哥。背哥是由放风第演变来的。由于风第受风的制约,无风飞不上天,人们就用竿举风筝取乐。大约15世纪,举风筝演变为“背蝶”,明成祖朱橡迁都北京时,束鹿群众就在道边背蝶迎驾。明末清初又有“背鸽”出现,逐渐发展为背纸人、草人,谓之“背童子”,成为庙会、道场的表演节目,得到广泛普及。到清末民初,技艺进一步提高,开始背活人表演。由于所背活人皆男童,故称“背哥”。

背哥的主要道具是一个轻巧坚固的铁架。铁架固定在成年表演者的身上,根据背者力量,可背一至二三个小演员,小演员按剧情规定的人物化妆,绑着固定在铁架上。小演员上身穿彩褂,下身穿长裙,把所有秘密尽遮裙内,裙下还露出一双假肢,穿一双漂亮的小鞋。妆扮好后,远远望去,象有少年脚踩在老者的肩上歌舞。铁架上装有转机,背者扭动转机,小演员便在肩上旋转作戏。背哥队伍人数视节目情节而定,可多可少。表演内容多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和戏曲,如《孙悟空巧借芭蕉扇》、《七仙女下凡))、《八仙过海》、《打渔杀家》、《水漫金山》、《三英战吕布》、《岳家八大锤》等。

背哥的伴奏主要是大鼓、小鼓结合,配钹5至10幅。演唱以二胡、笛子、笙、琐呐伴奏。戏剧选场主要以群舞、武打为主,伴奏有板鼓、水级、大锣、小锣等。背哥既可以踩街游行献艺,也可以打地摊表演和舞台演出,灵活潇洒,粗扩奔放,滑稽浪漫,具有特殊的艺术魁力。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