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经典品读

经典品读

《身心的安适—<菜根谭>生活法则》之十二

繁体中文】  作者:霍明琨   发布:2016年08月31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身心的安适—菜根谭生活法则》之世故与天真: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不争”的力量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狭路,狭窄的路段,无非有两个意思:一、是捷径,狭路那边往往都是炙手可热的目标或者稀缺资源。

趋利避害、人之常性。

碰见好事人人都希望往前抢。

商场、超市一般都抓准这个心理,动不动推出限时抢购之类,保管一窝蜂地往上挤。

所以狭窄路段最容易出现拥堵。

每个人都想从那走,每个人都想抢先一步。

狭路相逢,互不相让,所有的人都挤在那,堵死了、卡住了,到那个时候就算你有天大的本领、惊人的本事,任是谁都走不动了。

有这么一则寓言:有一条大河,河水汹涌波浪翻滚。

河上有一座独木桥,桥很窄,仅用一棍圆木搭成。

有一天,两只小山羊分别从河两岸走上桥,到了桥中间两只山羊相遇了。

但因桥面太窄,谁也无法通过,而这两只山羊谁也不肯退让。

结果,两只山羊在桥上用角顶撞起来。

双方互不示弱,拼死相抵,最终双双跌落桥下并被河水吞没了。

所以狭路相逢未必是“勇者胜”,有的时候反而是“让者胜”,《菜根谭》说: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

此是涉世一极乐法。

路径狭窄的地方,空出地方给别人走;滋味香浓的食物,留下一块让别人尝。

这就是一个立身处世最安全快乐的不二法门。

狭路的那一边一般都有滋味浓的东西,一块肥肉等着被瓜分。

好东西谁都想要,可是不能太独食。

心理学中有一条跷跷板原则,利益相关的双方或者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如同坐跳跷板一样,不能永远固定为某一端高、另一端低,就是要高低交替,这样整个过程才会好玩,才会快乐!一个永远不肯吃亏、不愿让步的人,如同坐在一个静止的跷跷板顶端,虽然维持了高高在上的优势位置,即便真讨到了不少好处,却使整个人际互动失去了应有的乐趣,也不会快乐,对自己或对方都是一种遗憾。

有这样一则新闻:一个人刻苦钻研花费了好几年时间终于研制成一种特殊的南瓜种,种出来的南瓜高产优质、硕大无比,被人称为南瓜大王。

有人劝他一定要申请专利、注意保密。

可是这个南瓜大王却反而把种子分给周围的农户。

又有人说他是傻瓜,他说如果我的南瓜田周围都是普通的南瓜地,通过花粉的相互传播,良种必然发生变异,品质必然下降。

把好种子分给别人,也是为了我自己!生意场上,有多少人害怕与别人分享成果,最后却只能眼看着自己的成果化为乌有,甚至蒙受巨大损失。

李嘉诚在年轻时就说过:“与人合作,如果我应该拿到50%的利益,我一定会只拿49%,而让对方得51%。

”只有愿意分享,敢于分享,学会分享,才能达到共赢的结果。

就像跳棋一样,只有互相搭桥,才能共同实现人生跨越,这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共同走向成功的快捷方式。

狭路的第二个意思,就是指尖锐的矛盾冲突,所谓“冤家路窄”。

竞争对手之间互不服气、不相上下,什么时候都较着一股劲,每一个回合的过招都想分出个输赢胜负。

我们都知道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

蔺相如原来只是一个门客,根本不是和大将军廉颇一个重量级的,所以也不存在矛盾冲突。

可是后来蔺相如晋级了,渑池之会完璧归赵,替赵王挽回了面子、壮了国威,立马提升为上卿,职位比廉颇还高,备受国君恩礼。

这就威胁到老将军廉颇的声望和利益了。

所以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

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就是找茬、故意让你好看。

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

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后来廉颇知道了这话,羞愧难当,负荆请罪。

蔺相如是怎么做的呢?是在矛盾尖锐激化的那个点上,避开锋芒、虚晃一枪。

就像两个拳击手,一方憋足了劲打过来,另一方却突然宣布,我不和你玩了!狭路相逢的时候不仅不往前冲,还要回避、退让,这不是不勇猛。

而是宣布我不和你一般见识,我不和你在一个游戏规则里折腾了!《菜根谭》说:人情反复,世路崎岖。

行不去,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务加让三分之功。

人世间的人情冷暖是变化无常的,人生的道路是崎岖不平的。

因此当你遇到困难走不通时,必须明白退一步的为人之道;当你事业一帆风顺时,一定要有谦让三分的胸襟和美德。

曾国藩说过这么一句话:“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

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

争者两小人也。

”他曾经给他的弟子们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某家来了贵客,老父派儿子去市上采备肴果,准备中餐。

孰知过了中午,儿子还未回家,老头便往村口探望。

只见儿子挑着菜担,在离家不远处的田埂上,和一个货郎对峙。

田埂很窄,只容一副担子过身,两边都是水田,二人都不愿下田,因此僵在那儿。

老头上前,婉语和货郎商量:“朋友,我家有客,急着办中饭。

您往水田稍让一步,让小儿过来,如何?”货郎说:“你儿子就让不得么?”老头说:“小儿身材短小,下田后怕打湿了担子;您身材高,不至于沾水。

故此请您让一让。

”货郎说:“你儿担内不过一些菜蔬,打湿了也将就用的;我担中可都是京广贵货,万一着水,那就一文不值了。

对不起,我让不得。

”见双方都不相让,老头便说:“来来,待我老头儿下了水田,朋友您将货担递给我,我顶在头上,您空身从小儿边上绕过,我再递还担子。

如何?”不待答应,老头便弯身去脱鞋袜。

货郎见此,忽觉过意不去,说:“算了,老丈如此费事,还是我下水田,让你儿过去吧。

”当即下田避让。

在最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的田埂上相遇,货郎和老头的儿子互不避让,结果谁都过不去。

老头一句“我下水田”,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回避尖锐的矛盾、让出来一个空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老子》中有一句话,叫做:“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不争”的力量,“避”、“让”的力量,很多时候比“强争”要大得多。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