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的安适—<菜根谭>生活法则》之二十
【繁体中文】 作者:霍明琨 发布:2016年08月31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身心的安适—菜根谭生活法则》之物我之问:世上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找到我自己
前段时间有一个挺流行的小品,里面有几个带着嗲音的经典台词:“我的~~~我的~~~”,经常被人在各种场合抖包袱。
这台词恰如其分地说出了人们经常出现的一个心理——功劳是不是我的?财产是不是我的?感情是不是我的?称号是不是我的?如果不是我的,那就抓心挠肝,想尽办法要成为我的;一番苦心钻营、运筹操作之后,是我的了,可是又觉得“我”还是两手空空,莫名其妙的失落。
记得有一个故事,说衙役有一次负责押解和尚去某地。
此次押解事关重大,成功交差,衙役就能升官发财。
他老婆知道他健忘,就特意帮他编了一段顺口溜:“包袱、枷子、锁,雨伞、和尚、我”,叫他每时每刻都念叨。
这衙役很怕自己忘掉一样东西,毁掉光辉前程,于是一路上一直念啊念。
途中,他们来到客栈歇息。
和尚叫了一桌好菜好酒,说要犒劳犒劳衙役。
不大一会功夫,衙役就醉得一塌糊涂,趴在桌上呼呼大睡。
和尚趁机找来剃刀,给熟睡的衙役剃光了头,换上了僧袍。
又把枷子套在他脖子上,上了锁,然后溜之大吉。
衙役酒醒之后,嘴里还念叨着:“包袱、枷子、锁,雨伞、和尚、我”,包袱在、枷子在、锁在、雨伞在,和尚……他看看身上的僧袍,摸摸光溜溜的脑袋,“哦,和尚也在……那‘我’呢?‘我’上哪去啦?”这虽然是一则笑话,可是也说明把“我”字看得太重,很多时候不仅不会得到更多,反而可能连“我”自己都会弄丢。
《菜根谭》言:世上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故多种种嗜好、种种烦恼。
前人云:“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又云:“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
”真破的之言也。
就是因为这世上的人把“我”字看得太重了,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欲望、喜好,当然也会有那么多痛苦、烦恼。
古人说:“假如人们根本就不知道有个‘我’,不再把‘我’当成中心,那么自然就不会过多被外物左右。
”又说:“假如每个人都能明白自己不过是一个生命过客,一切都不是‘我’能掌握能拥有的,连身体都将最终化为乌有,那么世间还有什么烦恼能侵扰呢?”这些话就像箭射到靶子上一样,说到了人生的根本。
《论语》里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庄子》中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金刚经》里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所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时间有一只魔手,足以把世间万物摧枯拉朽。
荣华富贵、青春美貌,转眼化成云烟。
一切事物都只不过是无限绵延的时间线上的一粒微尘,人的生命也不过转瞬即逝。
又有什么东西是真正属于 “我”的呢?又有什么外物是值得苦苦贪求迷恋不能放手的呢?不论是红颜至爱、富贵荣华,还是王侯将相、声名显赫,一切都会过去、一切终将成空。
就像《射雕英雄传》中郭靖问成吉思汗的那段话一样:你南征北战、征服无数疆土,死后需要睡多大的地方?成吉思汗用马鞭画了个圈,也就无非这么大。
那么你杀了那么么多人、做了那么多大事,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呢?郭靖生性戆直,说完这一通话,成吉思汗半天不语,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纵使一生征伐无数,铁蹄横跨亚欧大陆,死后也不过一具棺椁容身,两手空空而来、空空而去,也才明白什么才叫做“身外之物”。
可是行走世间,却往往迷失在“外物”和“本我”之间,“我”反而成为“物”的奴隶。
《菜根谭》说: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大地尽属逍遥;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顺亦生爱,一毫便生缠缚。
当自我能驾驭外物的时候,我们既不惊喜所得、也不忧虑所失,山川大地足迹行处任我逍遥。
可是一旦外物控制自我的时候,得不到就嫉恨,得到了就贪吝,一个毫毛就能变成钢筋铁索,把我们捆个结结实实。
仔细想来这句话,不禁哑然失笑。
且不说功名利禄这些大物,就是衣食住行这些小物也是如此:今天有多少 “房奴”,为了能买一栋房省吃俭用,三十年按揭还贷,贷款还完了,一辈子也差不多了;不知道是自己躺在房子里,还是房子压在自己身上。
女人们调侃自己是“衣奴”,总觉得自己的衣柜里少一件衣服,不断买衣,又要不断为整理衣橱头疼,到头来不知道是衣服在装扮自己,还是自己在伺候衣服。
更不用说“财奴”,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进钱就高兴,出钱就闹心,拿一个铜板都心疼肝疼,整天研究着琢磨着钱,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人生乐趣,不知道是自己看守着钱,还是钱囚禁着自己……正像《菜根谭》说的: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夷犹于性真,觉吾生之可乐。
知其可哀,则尘情立破;知其可乐,则圣境自臻。
《菜根谭》用了羁锁这个词,真是太恰切。
曾经看过民间有一种捕猴子的方法:工具很简单,一块木板,上面有两个洞。
捕猴人竖起木板,在后面放一些花生。
上蹿下跳的猴子看见花生,立刻围拢过来,伸手去抓。
猴子的手刚好能伸进木板上的洞,它轻而易举地攥了一大把花生,可是想往回缩时,却怎么也缩不回来。
猴子挣不掉木板,又说什么也舍不得放弃已经握在手里的花生,于是木板就正好成了一副枷锁。
猴子就这样紧紧抓着他的花生,戴着枷锁,被人捉去了。
不是猴子不够聪明,而是猴子的眼睛里只有花生这单纯的物质利益,而就为了这一把花生,猴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再也不能快乐活泼地蹦跳在山林溪涧,成了没有自由的囚徒和奴隶。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用功名利禄这些欲望羁绊锁住了自己,一生何其悲哀!保留一个真我,才能觉得这一生充满快乐。
明白了受物欲困扰的悲哀,就会看明白世间的很多事;明白了保持真“我”的快乐,美好境界自然到来。
《元史》中有这么个故事:许衡曾经在天气非常炎热的时候路过河阳,当时非常口渴,人们都争着摘路边树上的梨吃,只有许衡一个人端正地坐在树下,神情平静。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他说:“不是自己的东西而去取,是不可以的。
”那人说:“现在世道这么乱,这梨没有主人了。
”许衡:“梨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菜根谭》告诫我们,要做一个内心有主的人:士君子持身不可轻,轻则物能挠我,而无悠闲镇定之趣;用意不可重,重则我为物泥,而无潇洒活泼之机。
立身处世的时候,却必须有定力。
如果定力不够,轻飘飘的象墙头草一样随风倒,那么荣辱得失这些外物就很容易牵制你,让你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再也没有悠闲镇定的人生意趣。
对功名利禄等等身外之物太用心太在意,就象在大泥潭里打把势,就算使出十八般武艺,还是在和污泥打交道在泥巴里折腾,再也没有潇洒活泼的人生状态。
持身不可轻,用意不可重,超然物外、游刃有余,才能保留真我,行走人生胜似闲庭信步。
【来源:作者原创】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