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教育科技

教育科技

维吾尔族文字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故事内容往往是统治者残酷盘剥劳动人民,而劳动人民利用智慧,巧妙地揭发和挫败统治者的阴谋诡计。如《桑树荫影的故事》讲述的就是吝啬贪婪的色来巴依以卖桑树影来敲诈勒索穷人,年轻人艾甫其里木与其他穷人一起,机智地把色来巴依赶走,替穷人出了气的故事。这个故事嘲弄了统治者的愚笨、贪婪,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勇敢、机智。还有鼓舞劳动热情,抒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教育后代,以及描写爱情生活的故事。如民间故事《三条遗嘱》是教育人民要团结互助,战胜困难,从而获得幸福的故事;《两个懒汉》是教育人们要热爱劳动,不图安逸享受的故事;《聪明的其满汗》、《农家姑娘》、《钟情机智的女人》是对×妇女们勤劳和高尚品德的热情赞扬和歌颂。 

  ×民间故事还有大量阿凡提的故事、毛拉则丁的故事、赛莱恰康的故事、寓言故事、动物故事以及神话传说故事。如关于阿凡提的故事在×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数百年来,广泛地流传于天山南北,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在全国其他地方,也同样受到普遍欢迎。此外,它还被译成多种文字,有英、美、法、俄、日等译本。 

  ×有丰富的古典文学遗产和优秀的文学传统,流传至今的有《乌古斯可汗传》、《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辞典》、《真理的入门》等。在维吾尔古典文学中,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和著名诗人。如14世纪的诗人尤素甫·赛喀克的抒情短诗和15世纪诗人鲁特菲的抒情短诗及长诗《花儿与春天》等。 

  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文学史上又出现了三个抒情诗人:赫尔克提、翟梨里和诺比提。赫尔克提(公元1634—1724年)原名穆罕默德·伊敏和卓木·苦力·鄂里。赫尔克提是他的笔名。1634年出生在今疏勒县塔孜洪区的巴合奇村。1670年,他创作了长篇抒情诗《爱苦相依》。这部长诗,共分二十七章两千余行,以“晨风”、“玫瑰”、“夜莺”三个形象来展开故事情节,赞美了人生,歌颂了爱情,从而揭示追求真理,渴望幸福一定要付出代价的思想主题。翟梨里(公元1685—1759年)生于莎车。他写了不少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优秀抒情诗。阿木都热依木·那扎尔是生活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杰出的诗人,他于1770年生于×喀什疏勒县布拉喀村一个染衣匠家里。1848年在喀什逝世。阿不都热依木·那扎尔的主要作品是《爱情长诗集》。这部诗集是诗人的晚期作品,也是他文学创作的极盛时期。诗集包括了《热碧亚与赛丁》、《帕尔哈德与西琳》、《莱丽与麦吉农》、《瓦木克与乌祖拉》、《麦宗与古丽尼莎》等。这些诗主要内容是歌颂纯真的爱情、友谊、忠诚,以及勤劳、勇敢等高尚品质。长篇叙事诗《热碧亚与赛丁》是维吾尔文学史上的一朵永不凋谢的鲜花。 

  19世纪中叶,在×文学史上出现了反抗清朝统治,反抗沙俄入侵伊犁的诗篇和歌谣,如毛拉比拉利·宾·毛拉玉素甫的反映1864年伊犁×人民在太平天国的影响下进行反清起义的叙事长诗《中国土地上的战争》。另一位著名的诗人赛义提·穆合买提生活在×动乱、伊犁被沙皇俄国霸占的时期。诗人曾了解1864年伊犁的农民起义的历史,目睹沙俄对伊犁各族人民的奴役,亲身体验了被沙俄裹胁到七河省的苦难,写出了长诗《贪图与毁灭》及一些短小的抒情诗。在俄国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新思想、反封建、反压迫的民主主义作家和诗人。他们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他们不仅旗帜鲜明地向封建统治者挑战,同时提出发展教育、向愚昧挑战、学习科学等极为进步的口号。他们倡导和兴办×,致力于改变维吾尔社会中落后和保守的习俗。他们当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阿不都哈里克·维吾尔。阿不都哈里克·维吾尔于1902年出生在吐鲁番的一个商人家庭。自八岁开始,他在经文学校读书,学习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并阅读了大量维吾尔古典文学作品。他为了掌握汉语,到吐鲁番县城的汉族学堂读书,掌握了汉语之后他读了很多内地进步作家的作品,还读过孙中山先生的著作。后来,他又到焉耆学习蒙语。他还和祖父及进步人士马合苏提·穆义迪一起数次去塔什干和莫斯科等地。1923年他到苏联生活了3年,当他从苏联回国之后,便致力于创办新式学校,在×人民中传播科学和新思想。他还联络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士建立了以反对金树仁政府的暴统治的革命组织,并秘密准备进行武装起义以响应哈密和加尼亚孜为首的农民起义。金树仁派往哈密镇压和加尼亚孜农民起义的总指挥盛世才被起义军打败撤回乌鲁木齐途中,探知吐鲁番地区人民即将响应和加尼亚孜的起义而准备举事,便逮捕了在人民中有声望的阿不都哈里克·维吾尔等17名×知识分子和社会贤达,用极为残忍的手段杀害了他们。遇难时,阿不都哈里克·维吾尔年仅30岁。阿不都哈里克·维吾尔从20岁开始就从事诗歌创作,直到牺牲时写下了很多各种题材的诗歌,现在已查明的诗作近250篇。80年代,×的文学工作者搜集和整理,出版了《阿不都哈力克·维吾尔诗歌集》。著名诗人鲁特夫拉·穆塔里甫,1922年生于伊犁尼勒克县。1932年在伊宁县进入塔塔尔小学读书,后考入伊犁俄罗斯中学。从1937年起,开始在《伊犁日报》上发表诗作。1939年到乌鲁木齐进入省立师范学校读书。从1941年到1943年在《×日报》社工作。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影响,他创作的诗歌有《给岁月的答复》、《当突破黑暗,留下足迹的时候》、《列宁是这样教导的》、《直到红色的花朵铺满了宇宙》、《五月——战斗之月》和长诗《爱与恨》等;剧本有《奇曼与英雄》、《战斗的姑娘》、《暴风后的太阳》等;杂文有《在死亡的恐怖中》、《“皇帝”的苦闷》等。1943年他到阿克苏报社工作,继续进行革命活动。1945年,在三区革命的影响下,他积极参与地下革命组织的活动,后因叛徒出卖而被捕,于1945年9月壮烈牺牲,年仅23岁。穆塔里甫在1938年10月写的《中国》一诗,表达了他歌颂伟大的祖国。1942年以后,盛世才的反动面目公开暴露,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惨遭迫害和屠杀,×一时成了人间地狱。穆塔里甫于1943年写的《给岁月的答复》一诗,表达了对革命烈士的悼念,是回击反动派的战斗檄文。解放以后,为了纪念这位忠诚的爱国诗人,1952年×人民出版社用维吾尔文首次出版了他的诗集《爱与恨》。1962年,×天山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以鲁特夫拉·穆塔里甫的生平、文学创作和革命活动为情节的故事片《远方的星火》。尼米希依提(1906—1972年)是现代×文学中又一位极负盛名的诗人。他于30年代初开始诗歌创作,并参加了反对封建军阀统治的农民起义,写下了不少揭露旧社会黑暗、歌颂光明、向往自由的诗,同时搜集整理了流传在×民间的反对封建专制,歌颂爱情自由的长诗。如《巨大的妥协》和《智慧的光辉》,这两本诗集后来均被国民党没收查禁。他曾和穆塔里甫一起在阿克苏报社工作,受到穆塔里甫的影响,在他1942年写的《伟大的祖国》一诗中,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命运和前途。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