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谜语灯谜

谜语灯谜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阁加鸽,阁接阁,鸽接鸽,怎么对下句?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施希茜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据说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年,郑板桥任山东潍县县令。潍县遭遇大旱,很久都未下雨。有一天,突然雷声阵阵、电光闪闪、下起雨来,这下庄稼有望丰收了,于是百姓喜出望外,甚至摆起了戏台唱戏。身为县令的郑板桥也自撰自书了一副对联:

何天之休,休说不好,好歹地下了场雨,雨能润物,物阜民丰,丰产万石还嫌少;

因地之利,利大无穷,穷富地凑上俩钱,钱会通神,神要看戏,戏唱三天不算多。

这副对联一共六十个字,遣词通俗易懂,而拙中藏巧,诙谐成趣。并且独运匠心:上下联中,下一句的开头均为上一句的末尾,相邻两句上递下接,前后蝉联,读来令人拍案叫绝。这种形式的对联,就叫连珠对。

连珠,是对联的一种修辞手法,又叫顶真、顶针、联珠、蝉联等等。这种形式的对联,由于句子首尾相接,环环紧扣,给人一气呵成、生动明快之感。

各种各样的连珠对

按照对联中连珠的位置,连珠对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在句中连珠,如: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一种是在句间连珠,如: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是在上下联各断句之间使用连珠。还有一种就是句句连珠,故事中郑板桥所写的就是句句连珠,上下联分别到最后一句还在连珠。

当然了,也有同一对联里包含两种的,如:竹担挑,挑竹担,竹担挑竹竹挑竹;铜环锁,锁铜环,铜环锁铜铜锁铜。并且这一副对联,虽有二十六个字,但仅仅是由6个字重复组成的,也是绝妙。

另外,连珠对常常与其他修辞手法相结合,如谐音: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水陆洲,洲停舟,舟流洲不流。

这副对联上联“天心阁”末尾的“阁”正好作了“阁落鸽”的开头,“阁落鸽”末尾的“鸽”又正好作了“鸽飞阁未飞”的开头,下联亦然。更妙的是,在这里,阁、鸽谐音,洲、舟谐音,读来抑扬顿挫、趣味盎然。

再如双关:

据《魏源楹联辑注》记载,有一个举人喜欢抄人诗词作对联来炫耀,魏源对他不甚喜欢,有时候会暗讽举人、揭穿举人。有一天,举人指着手提的烛灯出联:油蘸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明里在说蜡烛,实际上语带双关,暗含自己对其饱含怒火。他要魏源对联,欲使其出丑。结果魏源就对道:纸糊灯笼,笼边多眼,眼里无珠。也是借说灯笼,暗暗讽刺举人。这副对联就是连珠与双关的结合。

连珠的妙用

连珠这种修辞手法古已有之,在诗歌、小说、散文、戏曲等文学体裁中都有出现。在对联中,我们可以看到,连珠主要是起到了增添语言趣味性的作用。而在别的体裁中,则体现了连珠更多的修辞妙用。

如王充《论衡》中的这段话:

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

就是通过连珠的修辞,一步步递进,富有逻辑顺序。

再如李白的《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这首诗“吐语如转丸珠”,连珠的使用使得不少词语重沓咏歌,读来如行云流水,声韵流转而情怀摇漾。

再如元曲《汉宫秋》中有这样一段词:

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这一段词主要是写汉元帝送走王昭君之后的心情。运用了连珠的修辞手法,首尾相接,富有节奏,于词语转换之间描绘情景转换、表达连绵情意,可以说是字字着色、句句有情,节促音哀、沉痛欲绝,起到了重要的抒情作用。

从以上这些不难看出,连珠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就会产生不同的妙处,可以说理,也可以抒情,还可以逗趣。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下来了许多值得推敲的东西,乃至于就是这样小小的一种修辞手法,都大有可观。面对这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们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