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彩纷呈的江西彩灯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廖小保 董强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彩灯堪称中国民俗文化的奇葩,它植根于华夏故土已逾千年。彩灯兴起于汉代,《春秋繁露》中就有龙灯的记载。唐宋时,彩灯在市井乡间尤为繁盛,每逢重大节庆之日,民间艺人便制作各种款式新颖、内涵丰富的花灯,以增添节日气氛。除元宵节装饰彩灯外,除夕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至节等均有悬挂彩灯的习俗。各地的彩灯制作工艺与主题形式也别具风格,有“北派”与“南派”之分,其中北派以天津、大同、哈尔滨等地最具代表;南派则种类繁芜,有蜀派、吴派、粤派、闽派之别。江西地处华东咽喉,历史上素有“楚头吴尾”的美誉,江西的彩灯制作工艺融合百家之长,兼具各地彩灯工艺的精华,形成了独具赣风韵味的彩灯。
赣风彩灯的历史渊源
江西的彩灯最初源于傩文化。在傩仪式中,除了人们熟悉的傩舞、傩面具等,还有傩戏花灯。每逢傩祭之期,乡寨村社之中便炊烟袅袅,户户张灯。人们佩戴傩面具,跳着假面舞,陶醉在欢歌笑语中。东汉文学家张衡在《东京赋》中就有“卒岁大傩,驱除辟厉”的记载。北宋文豪苏东坡在《除日》诗中写到:“府卒来驱傩,矍铄惊远客。”江西的地方志中,有许多关于傩戏花灯的记载。《广昌县志》载有:“新春,或朱裳鬼面以为傩。”《都昌县志》记载:“上元,夜分,合族丁壮鸣锣击鼓放爆,挨家循行,谓之逐疫,亦古傩遗意。”地处赣东北的南丰县,至今仍盛行傩戏花灯,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元宵花灯节,傩舞班走街串巷,高举花灯,活跃在各城镇乡社中,给人们带来节目的快乐。
彩灯的源头并非囿于节庆习俗,与先民避祸消灾的祈禳仪式亦有关联。据《进贤风物》所载,西晋时赣鄱平原一带洪水肆虐,灾祸连迭,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有一名士许逊,眼见黎民苍生疾苦,遂带领民众勘察地形,度量水势,开垦沟壑,疏浚河道。许逊的功绩受万民敬仰,后在天帝的旨意下,得道成仙、鸡犬升天。百姓为了纪念许逊降服蛟龙的不朽功绩,为其立碑修祠,命名为“万寿宫”,并编排了“龙灯舞”。每逢祭祀之时,众人翩翩起舞,歌颂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在进贤县的李渡镇,还流传着“金阁老龙灯”,此灯需几十或上百人扛在肩上游动,使整条“金阁老龙”上下起伏、左右蜿蜒,大有翻江倒海之势。
上饶的浮梁县,至今还流传着“珍珠灯”。唐初之际,浮梁县潭口村世代居住有9个姓氏的乡民,九姓在当时均有子孙在朝为官。后来朝局风谲云诡,其中八姓子孙均犯钦案,朝廷遂下令株连。惟独村中汪氏子孙,未遭牵连。消息传至村中后,族长灵机一动,急令各户门前悬挂汪氏灯笼以避祸。从而避免惨剧。乡民认为彩灯为祥物,遂取名“珍珠灯”,意喻九姓连心,宛若一串珍珠。另传。珍珠灯原名“五谷丰登灯”,北宋真宗年间,皇帝亲自赐名珍珠灯。灯队中还增添了半副銮驾灯。既有喜庆、祭祀之意,又有感谢皇帝赐名的意图。在中国众多的彩灯文化中,由皇帝亲自赐名的彩灯为数极少。为了维护皇权的尊严,御名彩灯只能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日舞灯,舞灯仪式只囿于本村,不得外出。浮梁县瑶里乡还盛行“青狮白象灯”。相传北宋年间,施氏乡民从婺源迁出以避兵燹。风水师来到瑶里乡,认为此处有两座山丘,宛若镇门雄狮;后倚大山,宛若大象脊背。倘若在此繁衍生息,便可“大象护狮(‘施’的谐音)”。后世子孙遵从祖训,在此安居乐业、世代生息。为了报答祖先的庇佑,遂制作青狮自象灯为施氏家族祈福。
南昌湾里的上坂曹家还流行“关公灯”,此灯源于一段可歌可泣的仁义之情。当地人为纪念关公对曹氏的恩情,祈求关公保佑,在每年正月十五日出灯。仪式庄严肃穆,掌灯头者要沐浴净身,更换衣鞋。出灯时“灯头”从曹氏祠堂开拔,由三班锣鼓分前中后簇拥环绕村前池塘。塔城乡北洲村的“板龙灯”,最初是为了祭祀供奉在东岸庙里的武成王姜尚,后来逐渐发展为祈福仪式。乡民玩灯以祈求生子降女、风调雨顺、财源广进。板龙灯在每年正月初七出灯。一村四房,每年轮流一房掌龙头。北洲村的板龙灯声势浩大,长度达数百米。正月+五是掌灯日,正月十六是落灯日。落灯日要做落灯羹饭,寓意送观灯的祖宗们回去。落灯之日,妇女有离家出游“走百病”的习俗。乡民们还要踩高跷、舞狮子,舞狮意为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
除祈福的彩灯外,还有以祝祷和娱乐为目的的灯,浮梁县的五谷丰登灯便是一例。北宋真宗年间,浮梁县潭口村出了一位名叫汪本的老先生,他官至太子太傅,教育太子多年。与皇室的情感至深。汪老病逝后,真宗为了悼念他,特封潭口村的拱桥为“官步桥”,文官在此皆要下轿,武官至此皆要下马;真宗赐名潭口村的“五谷丰登灯”为“珍珠灯”,并赏给半副銮驾相伴。当地的百姓遂承袭传统,以此纪念汪本老先生。
赣风彩灯的制作工艺
赣风彩灯的工艺以精巧和浑朴见长。宋代昊自牧在《梦梁录》中就记载了龙灯的制作过程,“以草缚成龙,用青草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龙灯的制作需选用竹、木、藤、布、纸、麦秸、兽角、金属丝等材质,主要分龙头与龙身两部分。龙头多为金角红舌、蓝绿眼、紫黑龙须,由色泽各异的彩纸或绸布扎制而成。龙身的制作则颇有一番讲究,需由多个龙节组成,每节间距约为一尺,节数以单数居多。南昌青云谱的龙灯就选用泡沫、海绵等材质来制作龙头和龙鳍,并辅以彩绘,再用竹木作龙骨,用绸布作龙衣,使龙的形象栩栩如生,色泽光彩靓丽。板凳龙灯,顾名思义就是选用板凳来制作彩灯。首先需在板凳的两端钉上铁扣。并用彩布予以装饰,然后再将板凳一一连接起来。舞龙时,由一名舞龙手执掌红色绸珠,两龙随绸珠翻腾蹈海,谓之“二龙戏珠”,场面蔚为壮观。吉安地区的龙灯也颇有特色,《庐陵县志•风俗篇》中记载:“元宵向有灯节名……惟龙灯盛行,龙首最丽,尾次之。厥身长短不等,短者舞以七九人,长者舞以数十人。之时天娇如生。有能献珠于前……佐以狮灯、鱼灯,观益美焉……”
“九狮拜象”是客家人独创的龙灯。九狮拜象由一龙、九狮、一象、一麒麟、一牌灯和两锣鼓彩亭构成。龙是华夏民族的象征,意喻龙的传人;狮为百兽之王,意喻威武、强盛,九狮则象征九州万方;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仁德神兽,意喻吉祥如意;象,谐音为“祥”,意喻瑞祥安康,象还是佛教中的吉祥物,拜象则为拜天、拜佛;牌灯是灯头;彩亭是乐队依附的亭子。客家人将这些融于一体,意表九州同庆、万象更新。牌灯上方多扎有蝙蝠或花篮等图样,中间写有姓氏堂名,伴奏队伍则尾随其后,狮面又分蚕狮、猴面狮、牛头狮、猫头狮等,白象腰间缠有红布,五彩麒麟夹于红布之内。
“珍珠灯”由头灯、珍珠灯、半副銮驾灯及乐队组成。头灯必须由村中德高望重的年长者执掌。持灯者头戴礼帽,身着长袍,举灯前导。珍珠灯主要以竹子作为材质,选材别有一番讲究。平年需选12节竹子,闰年需选13节竹子。竹丫上挂满香火,上端安放长方形灯笼,宛若珍珠一般,色彩熠熠。珍珠灯需由本村的贫户执掌,以祈望富贵祥瑞。半副銮驾灯由大刀灯、铜锤灯、钺斧灯组成,并由年轻力壮的小伙高举。
值得一提的还有“纱灯”和“走马灯”。纱灯的外形为鼓球体,由3块“z”字形楠竹篾固定成三脚架,将之悬挂起来。三脚分开,便离地支撑垂悬于半空;三脚合拢,又可用手举起高悬。很多地方耍龙灯、舞狮灯需用纱灯伴舞。走马灯,又名影灯、跑马灯等。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有五色蜡纸,菩提叶,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它利用了烛火燃烧使空气受热上升、周围空气下沉的原理,推动灯轴带纸人的影子旋转,影像投影到纸灯壁上,变成灯画。
除了架构与形式外,纹饰也是赣风彩灯的一大特色,不仅有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云纹、鱼纹、莲纹等,还将书画艺术融于其中。赣风彩灯多用云纹、鱼纹、莲纹等作灯品底座,用藤蔓纹样装饰花边。赣县的田村花灯融剪纸、彩绘、挤粉、染片等工艺于一体,由最初单一的灯笼逐步发展成茶蓝灯、牌楼灯、故事人物灯、宝盖灯、架花灯、龟纹灯、诗灯、谜灯、富贵灯等品类。
赣风彩灯与曲艺歌舞
江西的彩灯艺术不仅表现在彩灯工艺上的精与巧,而且也展现出了彩灯歌舞的雅与美。彩灯舞将歌舞艺术融于彩灯习俗之中,最初源于上古的傩舞表演。彩灯舞的伴奏多以打击乐器为主,如云锣、锣、小鼓、钹齐奏,唱腔中则合以胡琴、笛子、唢呐托腔。修水县的全丰花灯舞源于宋代,其所使用的调式以徽、羽居多,商、角次之,特别强调主音上方五级,与全丰方言紧密结合,颇有古音古韵之风。彩灯舞的唱词多用衬词、衬字、衬语,几乎每句之中均有啦、啊、吧、嘞、哟、喔、喂等衬字,语调圆润腔正,曲情酣畅淋漓,极富艺术感染力。
江西的彩灯艺术作为赣鄱文化的代表,承载了民俗、工艺、曲艺、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受到海内外的广泛瞩目。以修水县全丰花灯、赣南客家田村花灯为代表的一批彩灯艺术,已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崇义县的“三节龙”、畲族的“马灯舞”、进贤县的“泼蛇灯”等民俗花灯还亮相上海世博会,使更多的海内外友人感受到江西彩灯的独特魅力。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巫傩文化的奇葩—武安傩戏
- 下一篇:透视微博“乱象”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