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文化新探—试论龙文化的特性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常崇宜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中国龙文化延续传播了七千年之久,而久经不衰。研究龙文化的专家、学者,对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让人不解的是,对龙文化研究者就事论事的多,谈现象的多,揭示龙文化本质的不多,尤其是联系历史的承袭、延续和民族发展的历史来研究的更不多。就此,笔者想从龙文化的本质特性上来谈一些看法,并与专、家学者商榷。
一、龙原型的真实性
不少研究者认为,“龙不是现实中曾经有过的动物”、“龙是一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的一种虚拟的动物”、“龙,是华夏民族自上古以来一直崇奉的一年神异动物”等等。笔者不敢苟同。众所周知,龙源于图腾崇拜。为了说明龙的真实性,首先从图腾崇拜的原因来看:一是对某物的崇拜,是部落或氏族基于某种物质利益或某种心理在各种崇拜中进行选择而产生的。如羌族原以羊为图腾,是因为羊是他们的衣食之源,并给他们带来财富,而产生崇敬心理。又如,克木人以虎为图腾,是因为虎能吃人,虎死后能复活,对虎十分恐惧,产生敬畏崇拜心理。二是用来巩固部落或氏族的团结和识别“血亲”,实行外婚。三是以某物作图腾,把其物当着保护神来敬奉,以护佑子孙平安、幸福。也就是说,这崇拜物在他们现实生活中不仅存在、而与他们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同时,纵观许多图腾崇拜物都不是虚拟的,而是实有有其物。龙图腾崇拜物也不例外。
我们再从古人对养龙、扰龙、食龙、乗龙的记载来看它的真实性。《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注:“豢、御,养也。”又注:“豢龙,官名,官有世功,则以官名。”此豢龙氏之祖当为董父。而董父是舜帝的龙师。《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故帝舜氏世有畜龙。”《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飨之。”(刘累为我彭城刘氏笫18代祖,在祖传《刘氏家谱》仍有此豢龙记载。)王子年《拾遗录》云:“汉昭帝钓于渭水,得白蛟若蛇。无鳞甲,头有软角,牙出唇仆。食甚美。骨青而肉紫,据此则蛟亦可食也。”从上述可以看出是实有其人、实有其事、实有其物。
从考古发掘的龙图形实物来看,无论是距今6500年左右从濮阳西水坡墓地发现用蚌壳摆塑而成的龙虎图案的龙,或从距今6000年左右的湖北省黄梅县的白湖乡焦墩遗址发掘的由河卵石摆塑的龙,或是距今5000多年在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出土的一件漆盘用整木雕成的龙,或距今5000年左右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文化遗址中的陶盘上彩绘的蟠龙,或是商代青铜盘中绘的龙,或战国时期从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出土的帛画《人物御龙》中的龙,以及秦代的铜龙、汉代的龙、宋代的龙、今天的龙,其原型基本上是长长的蛇身,无论随着时间的变化,其万变不离其宗。至于一些龙图形部位的变化,下文再述。
再从民间的称谓来看,在我国傣族的十二生肖中,与其汉族的十二生肖相对应的“龙”称为“蛟”或“大蛇”,把与“蛇”相对应的生肖称为“小蛇”。这就为我国的“龙”道破了天机。傣族是我国南方的古老民族,而巨蛇或蟒又主要生长在南方,这很能说明“龙”与巨蛇或蟒的联系。又如,江南一带的汉族,把“蛇”称为“龙”者较为普遍。宜兴一带,把蛇称为“苍龙”,浙江杭嘉湖一带,把蛇称为“天龙”、“苍龙”,当涂一带把蛇称为“家龙”,(1)人们把中药的蛇蜕皮称为“龙衣”等等。这些把蛇称之为“龙”的说法,更说明了“龙”的原型就是“蛇”。
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在研究中也认定“龙”的原型是“蛇”。如就有以闻一多先生为代表的蛇主干说,他在《伏羲考》中说“龙的基调还是蛇。”笔者在2000年2月6日在《文汇报》著短文《龙年探“龙”源》中,也论证是蛇。综上所述,“龙”原有其物,这物的原型即是“大蛇”。
二、龙部落联盟(族团)图腾的承袭性
图腾崇拜中,从龙图腾崇拜的历史来看,它较为特殊,也较为复杂。这是因为龙图腾崇拜者成为了执政的主体,成为了华夏民族的主流。这就构成了部落联盟(或族团)图腾和部落联盟下的部落(或氏族)图腾的不同级别。从部落联盟图腾的纵向发展来看,联盟之间的龙图腾具有承袭性。
龙的出现既然与图腾崇拜有关,其源头在哪里,自然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有关史料记载,最早的龙图腾崇拜者是早在7000年左右时期太昊伏羲氏的母亲华胥。《太平御览》卷七八引《诗纬含神雾》:“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则伏羲亦雷神之子。又《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又《列子.黄帝》:“华胥氏之国,在禽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又《轩辕本纪》:“黄帝游华胥国,此国神仙国也。”注:“伏羲生于此国,伏羲母此国人。”又清吴承志《山海经地理今译》卷六云:“雷泽即震泽。”《汉志》:“其雷泽在会稽即吴西,扬州薮,古文以为震泽。震泽在吴西,可证。”按震泽即今太湖。从这些史料中可以证实:华胥是伏羲之母,即雷神,“龙身而人头”,可以说是有记载以来最早的龙族首领,也是最早的龙图腾的崇拜的象征。这说明了龙图腾崇拜早在母系氏族社会的太湖流域就已存在了。这也推翻了“龙图腾崇拜北方说”。
母系氏族转变为父系氏族后,伏羲成为了东方的部落联盟首领,承袭了龙图腾的崇拜。因此,伏羲及女娲就有了人首蛇身的传说。《帝王世纪》:“伏羲风姓,蛇身人首。”唐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伏羲“蛇身人首,有圣德”。四川新津宝子山汉代石棺画像有伏羲女娲手举日月图,均是人首蛇身,可以说明伏羲是龙图腾崇的。
伏羲氏历经16世1260余年,到了炎帝神农氏之后,炎帝部落联盟也承袭了龙图腾的崇拜。《史记.五帝本纪.正义》:“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骄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宋书.符瑞志》云:“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山,生炎帝神农。”可见,炎帝为龙之子,承袭龙图腾是顺理成章之事。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关“龙来氐羌”、“羌龙”的记载。氐羌是炎帝部落联盟中最主要的大支系,他下面有数十个部落。据《路史.后纪四》记载,“氐羌数十”。说明炎族以龙为图腾。在《山海经.海外北经》:“西北之海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日正乘,其踪乃晦,其视乃湖,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据986年2期《民间文学论坛》载龚维英《烛龙神话溯源》考证,“烛龙”即“祝融”。《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生祝融。”帝器为炎帝八世最后一位部落联盟首领,其子仍是除氐羌外的龙图腾崇拜的首领。可见,炎帝部落联盟中对于龙图腾的崇拜也是根深蒂骨的。。
炎帝部落联盟经历八世520余年后,黄帝取代了炎帝部落联盟首领的地位,黄帝又承袭了龙图腾的崇拜。黄帝与龙的联系在《史记.五帝本纪》案中有记载:“(黄帝)生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以土得王,故曰黄帝。”在《史记.封禅书》中称:“黄帝釆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黄帝自然也是龙族了。
其后接任帝位的是颛顼,《史记.五帝本纪》:“(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氐女曰昌仆,昌仆生高阳。……高阳立,是名帝颛顼也。”《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帝颛顼好其音,乃令飞龙作效八风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祭上帝,乃令鱓为乐倡。鱓乃偃寝,以其尾致其腹,其音英英。”这里的“龙”“鱓”都是部落图腾。又据许顺湛《论龙的传人》介绍,颛顼的形象是鱼身、龙颜、戴干,属于龙系统,颛顼的祖辈黄帝是龙族,他的后代也是龙族。”可见,颛顼帝也承袭了龙图腾的崇拜。其后,黄帝部落联盟延续到尧、舜、禹等,均被描写成龙身人首或龙颜的神奇人物,这都表明了部落联盟龙图腾的承袭关系。
从上所述,伏羲、炎帝、黄帝是三个不同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而且这三个部落联盟最初都不是以“龙”为图腾的,如太昊伏羲族是以“日”为图腾的,炎帝神农族是以“羊”为图腾的,黄帝轩辕族是以“熊”为图腾的,为什么到后来均要与“龙”拉上关系呢?笔者认为有这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后继者为了巩固新的统治,考虑到族民对图腾崇拜的神圣心理因素,承袭原来的图腾,使归顺的部落有一种亲近感,他们在心里上感到意于接受新的统治者;二是因为“龙”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广大地能见的动物,既能水陆两栖,又传说能蜕皮不死,统治者发现它作为图腾具有大的神秘性和权威性,更能号召人们,统治人们。为了使部落联盟图腾崇拜承袭顺理成章,他们在宣传上要做到天衣无缝,最首要的是把自己的祖辈打扮成与“龙”有关,把自己打扮成与“龙”有关,甚至在生活中、工作中都把“龙”牢牢地联系在一起。这就是龙图腾能够承袭的根本原因。
三、部落(氏族)图腾的变异性
在“龙”的研究中,龙的的认定可谓五花八门,认定“龙”为其马、猪、鹿、鳄、鱼、鸟、怪兽及雷电等物,可谓无奇不有。使许多研究者钻进了迷宫,不得其解。这是因为他们未能把这些图腾放在部落联盟下的各部落(氏族)的地位上来研究。图腾是部落联盟或氏族信仰的一种标志,假若上下都是相同的一个标志,既不好区分,又可能摆不平。为什么摆不平呢?部落联盟在承袭龙图腾中都懂得崇拜的神圣心理的重要,难道那么原不属于龙部落的氏族,在归顺了新的统治者后,就不懂得崇拜的神圣心理的重要?正是居于此因,才有部落(氏族)图腾的变异性。为了证明这一说法的成立,可以从一些例子中得到启示。如四川新津宝子山汉代石桩画像《伏羲女娲手举日月》图,伏羲女娲原来都不是龙图腾崇拜者,伏羲崇拜日,女娲崇拜月。而在他们承袭了龙图腾后,变为了人首蛇身。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原来的崇拜物,所以龙图腾上有了日月的继续存在。这就是变异了的龙图腾。又如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丅”字形帛画,居于正中的是一人首蛇身龙,日月下,左在相对两龙,华盖下相虬结两龙,画幅下部,力士脚下横一条赤蛇。其上中四条,都是“画蛇添足”的龙,居于左上方的一条有翼。这龙图说明什么呢?说明部落联盟图腾和部落(氏族)图腾之间的关系以及部落(氏族)图腾的变异。添足的龙、有翼的龙,正是原来部落图腾部落图腾符号的遗留。他们成为龙部落的一员后,在龙图腾上又保持了原有部落的一些主要特征,这就是龙图形变异的根本原因。那么,这样一来,那些龙长鹿角、龙长鬛、龙长鱼鳞、龙长猪头、龙长狗爪、龙长马头等等,就自然得解了。所以北方的内蒙有发掘有鬛的龙,在江南发掘有鳍的龙就不足为奇了(2)。
而龙从蛇身上出各种器官,也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如在6000左右的红山文化时期,在内蒙古牛特旗小化山发掘的玉龙,才长有鬛;春秋晚期,龙才长有鹿角;在西汉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嫦娥奔月》、《十日并出》中,龙才长有鳍。至于那些集多种器官于龙身上,那是在西汉晚期,盛于唐、宗、元、明、清时,也就是离图腾崇拜很遥远的事了,那是龙图腾崇拜消亡后的龙文化的继续。由此可见,龙部落(氏族)图腾崇拜的变异,是由于部落联盟图腾变异而随之变异的。这种变异既反映龙部落联盟(或族团)和部落(或氏族)之间的联系,又反映了部落(或氏族)留下的历史痕迹。这说明了龙文化深厚的内涵。
四、龙文化传播的深厚功利性
图腾崇拜在新石器晚期衰落,龙图腾崇拜也随之消亡。加之部落图腾的变异也使后人扑朔迷离,人们已看不到龙的存在的真实之处,应该说龙文化的传播也会冷漠下来。然而与事实恰恰相反,龙文化的传播不但沒有受到削弱,反而加强了。这是由于龙图腾崇拜他与政权、神权、民族、文化、生活、风俗、心理联得很紧,它有着深厚的功利性的缘故。
图腾消亡后,首先是历代的帝王统治者,发现龙文化的功利性,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地位,把龙图腾崇拜演变为自己是“真龙天子”,是不可动摇的精神领袖,这就为龙文化传播更加强奠定的基础。二是龙图腾崇拜消亡后,由于佛教的传入,神权统治者发现了龙文化的功利性,把原来龙图腾崇拜作为保持神演变为“龙王”,而龙王主宰着风雨,人们要想求得丰调雨顺,全凭龙王的旨意。因此,大建龙王庙宇,使得龙文化在×方面的传播得到的加强。三是龙图腾崇拜消亡后,龙族的后代为龙族祖先的光荣历史而自豪,一直持着龙的信仰与崇拜。如伏羲的后裔苗族,炎帝的后裔羌族,黄帝的后裔彝族、纳西族,越人的后裔黎族、壮族、高山族等等,以及由伏羲、炎帝族和黄帝族融合成的汉族都是龙的崇拜者。龙族传人的传播继承,在一代代中扩展,也使龙文化的传播得到了加强。四是龙图腾崇拜消亡后,异化了的龙更具有幻想性、艺术性和美感作用,文化艺术家发现龙文化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后,把原来的龙图腾演变为各种艺术品。由于龙的艺术品别开一面,得到了欣赏者赞同和好感,使得龙文化在文化生活方面的传播得到了大大加强。五是龙图腾崇拜消亡后,延续了数千年的龙图腾在人们心目中念念忘,为了满足人们心理和风俗习惯的需要,在民间兴起了耍龙灯、划龙船、剪龙画、塑龙墙、立龙柱、做龙食等等传播龙文化的活动,使龙文化成为了华夏民族共享的文化。龙文化这种功利性在今天的旅游资源和广告资源中更显其特色。
注释:
(1)林蔚文《越人对蛇的崇源远流考略》,《民间文学论坛》1986年3期。
(2)王昌正《龙之研究》,《民间文学论坛》1986年。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