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化的重要流脉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郭凤岐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有人说,欧洲是海洋文明(即蓝色文化),中国是大陆文明(即黄色文化)。其实,当我国的妈祖文化产生,保佑祖先远渡印度洋经商的时候,在欧洲大陆的江河里还少有船只航行。
林默傍海而生,在大海的哺育下成长。自幼“资慧颖悟”,豪气勇敢,乐善好施,精于航海。其生,为救海难而生,16岁便可“飞渡大海”,“多于水上救人”;其死,因救海难而亡;宋雍熙四年(987)“升化”后,又成为“司海之神”。据《日下旧闻考》载:“宋徽宗宣和间,路允迪使高丽,八舟溺其七,见妃朱衣坐桅上,舟藉以安。归闻于朝,赐祠额名顺济。”以后神绩显赫,海内普遍祭祀之。自宋代妈祖文化诞生以来,历经千年而兴盛,传承至今,是海洋文化的重要流脉。
在元代的海漕中,妈祖文化是佑护之神。海漕从江南到直沽,再转京都。路途长、风浪大,海盗抢劫,行漕犹如“海上亡命”。元至元十九年(1282),初开海漕时,船大者不过千石,小者300石,自刘家港出扬子江,盘转黄连沙嘴,月余始至淮口。再过胶州牢山、延真岛、九皋岛、刘公岛、沙门岛,放莱州大洋,两月余抵直沽,实为繁重,人多恐惧。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朱清、张瑄等,改变海路,自扬子江开洋,经黑水大洋,莱州大洋,一月或半月到直沽。海路缩短,运量增加,一岁两运。但因多走大洋,尤其黑水洋,风险依然甚大。
元代臧梦解《直沽谣》描写了海漕的险恶:“沓沓东入海,归来几人在?……风尘出门即险阻,何况茫茫海如许!去年吴人赴燕蓟,北风吹人浪如砥。”“今年吴儿求高迁,复祷天妃上海船。北风吹儿坠黑水,始知溟海皆墓田。劝君陆行莫忘莱州道,水行莫忘沙门岛。”(《天津县志》)当时,在没有其他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妈祖便成为行漕的保护神。所以开洋之前,“省臣漕臣,斋戒卜吉于天妃灵慈宫,卜既协吉,乃率其属鸣金鼓以统,漕建纛置牙,莫敢后先”。
随着漕运的进一步发展,天妃不断升温。妈祖文化,从主要是漕臣官员信仰,发展到商民的信仰。妈祖文化是经商的人们祈求安全之所想,是有苦有难的人们免灾求福的精神寄托。妈祖文化的群众性信仰,使妈祖文化、妈祖海洋文化,进一步扩大化、常态化。在天津天后宫正殿内,曾经放有“奉纳船”。传说一个广州的古董商人,携带古玩珍宝,乘船过海,在黑水洋遇到风暴,便呼喊娘娘而得救。他在直沽天后宫还愿时,奉献了木船,表示将满船珍宝献给娘娘,被称为“替身船”。此后,其他商贾便仿之。
妈祖的官祭高潮,妈祖海洋文化的信仰高潮,出现在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既要渡过大海,又要远渡大洋,风浪滔天,路途浩渺。要保证航海的安全,除了大型船队、高超海运技术外,要有妈祖文化的凝聚力、作为力和妈祖文化的巨大精神支持。因此,每次下西洋之前,郑和及其船队都要在刘家港天妃宫或福建长乐天妃宫,虔诚祭祀海神天妃。如永乐三年(1405)7月11日,在刘家港“天下第一港”,郑和及其208艘船,自然排列成燕形;长约44丈4尺,宽约18丈的宝船居中,二百余艘坐船紧紧围绕四周;庞大舰队成员多达27000名官兵;还有几倍于船队的船夫,以及钦差大臣和当地官员;并有从事贸易的商贾、随郑和而去的藩王、使节和随员等。他们都毕恭毕敬地在天妃宫妈祖神像前,焚香祷告,祈求妈祖保佑远航安然。然后,便浩浩荡荡驶向浩瀚的大海。
明永乐十三年(1415),罢海漕而专事河漕。虽有后来郑和的下西洋,但海运已是断断续续。
清代,是妈祖文化信仰的又一高潮,天后宫的香火异常兴盛。天津成为妈祖文化信仰的北方中心。清光绪十年《津门杂记》载:“天津系濒海之区,崇奉天后,较他处尤虔。”清代妈祖文化鼎盛,可以找出很多原因。其中,海漕的开禁,是重要因素。据乾隆《天津县志》载:“康熙元年,覆准漕船出境、入境,天津南北沿河道官,五日揭送仓督磨对。”乾隆年继续海漕,并解除奉天赴天津米船海禁。康乾盛世,京城所需漕粮巨大,只有海漕才解供需。“外郡之粟以实京城,数日以广。大江以南,浮海而至者,岁以数百万石计。”(《日下旧闻考》)作为海神的妈祖,其海洋文化信仰,堪为“神光飘渺隔沧瀛,士女欢娱解送迎。雾隐七闽潮上下,云开三岛画分明”。(清代于豹文《天后会四十韵》)
从古代扬帆到现代航程后,虽危险性减小,但机船的海难依然时有发生。在航海灯塔出现之前,妈祖就是航海人们心目中的灯塔。妈祖文化,成为海运者渡过茫茫大海的信仰文化和精神支柱。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