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文学文艺

文学文艺

妙语是这样炼成的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gongwuyuan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有的诗读一遍就迫不及待地想读第二遍,有些诗读到一半便觉兴味索然,不想读了。可见一首诗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它往往决定了鉴赏活动能否继续下去。我们同时又知道,语言是诗的第一层面,诗词鉴赏活动是从语言开始的,读者关于一首诗的最初印象也是来自这首诗的语言的。怎样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呢?诗词的妙语是怎样“炼”出来的呢?
    语言的音乐美
    音乐般的语言不仅有助于表达感情,而且首先刺激人的内听觉。例如“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一连几句都在同一字位上使用叠字,音韵和谐流畅。再如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悉。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不仅声韵和谐,而且通过语词的复用,长短句的交错,顶真手法的运用,造成一种回环往复,抑扬顿挫的美。以上这些诗(词)读起来琅琅上口,在听觉上给人以愉悦,因此就能吸引人。
    语言的“新奇”、“变异”
    语言由于具有交际作用,所以保持着稳定状态,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对文学尤其是诗歌来说,稳定就意味着惰性和僵化。诗歌语言如果被语法规范固定,就很难使读者提起兴趣进一步阅读欣赏。俄国的形式主义批评理论就曾指出:人们对已经熟悉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在心理上存在着一种“常规的反映”,要么他们对“老一套”轻车熟路地做反应,而实际上可能误解了原文的真正含义;要么他们产生拒斥心理,表示厌恶而读不下去。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陌生化”理论尽管有许多局限,但他们这一见解确实切中肯綮。针对语言的“惰性”,诗人就要努力使语言具有刺激性,即运用“新奇”、“变异”的语言。例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之所以用“绿”,而不用“过”、“到”、“入”、“满”,除了“绿”给人的色彩感受之外,还因为“绿”是一个形容词。把一个形容词放在动词的位置上,确实给人新奇、变异的感觉。再看“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春意”怎会“闹”?“花”怎会“弄影”?“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雪”能“钓”得起吗?然而正是改变了正常的搭配关系,这些句子才能令读者惊异。
    语言的画面感强
    读者欣赏的最初过程,主要是文字符号转化为视觉感受,在脑海里再现形象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果进行得不顺利,读者就会产生厌倦情绪,大脑也易疲劳,影响进一步欣赏。这种现象也就是王国维所说的“隔”。所以,语言要有刺激性,要包含较多较强的视觉信息,用王国维的话,就是要“语语都在目前”。王维的诗大家都爱读,原因之一他能做到“诗中有画”。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状秋雨后山村的晚景如在眼前。再如“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仅仅二十个字,却包含了许多视觉信息:溪、石、红叶、山路、雨、人衣,而“白”、“红”、“翠”更给人以强烈的冲击。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