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挑一句诗词和夏天告个别吧!
【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一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宋.苏泂《长江二首》
释义:处暑过后不到三日,就吹来了阵阵凉风,那舒服惬意的感觉比万两黄金还珍贵。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的秋天第二个节气。
《说文解字》曰:“处,止也”,即“止息”、停留的意思。
“处暑”意味着酷热的天气到达尾声,暑气开始慢慢消退,凉风缓缓走来。
此时,暑气虽还未完全褪去,但早晚间已经可以寻觅凉风的影子,正午的酷热也逐渐不再那么灼人,这对一直饱受酷热折磨的人们来说无疑是珍贵的,而诗人欣喜若狂,以万两黄金作比,突出了凉风的难得。
其实,这世上哪有堪比万两黄金的凉风呢?即便有,我们也只能享受无法拥有,可诗人偏偏就这么写了,不但无一点违和感,反而将我们心中的那份燥热拂去,带来凉意与宁静。
好像我们在读过这两句诗后,心中的夏天就真的走了,再回头,已是梧叶惊秋。
二
一岁频过处暑天,单衣林麓胜情偏。
明.张穆《处暑》
释义:时光飞逝,又将度过一个处暑时节,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山脚的林荫下漫步,最偏爱此间的高雅情趣。
很喜欢张穆这首诗,自然惬意、无拘无束,又无烦无恼。
他在后面写到:“田无负郭供公役,邻有藏书借为编。”
没有良田的劳逸之苦,没有工作的烦忧之恼,身心自由,时间任凭他支配,只管随了自己的喜好,去藏书的邻居那借书来看。
不仅如此,还有更逍遥的:“山市每欺沽酒近,岩居深德种桃先。”
由于居所靠近集市,想喝酒了也很方便,不必长途跋涉去很远的地方打酒。
既然没有劳逸之苦,没有工作的烦忧,又有书,有酒,有时间,那小日子自然过得滋润潇洒,可到底该怎么个滋润潇洒法呢?且看最后两句:
“宵来疏雨添无赖,尽夜绳床恣意眠。”
一夜的风雨平添无限可爱,彻夜躺在轻便的绳床上,无拘无束地睡到自然醒。
果不其然,有钱有闲,无烦无恼的日子就是好。
想睡怎么睡,想怎么潇洒怎么潇洒,就连夜里的风风雨雨都是可爱的,至于那粗陋的绳床,在这样的神仙日子面前不值一提。
它让我想到一句话:“没有经济的压力,谁都可以潇洒人间。”
三
尘世未徂cú暑,山中今授衣。
宋.张嵲niè《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释义:处暑节气还没有到来,住在山中的人已经开始添衣避寒了。
张嵲这首诗格调有点低沉凄凉,借着秋风诉说人生的坎坷不易。
不过,如果不去看诗的格调,只看开头两句则意境超然。
这个有意思的点不在其他地方,就在“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的“授衣”。
由于地域差异,每个地方“授衣”的时间不同,但动作我想都大差不差。
所以,你只要读这句诗,再想象一下秋天来临时自己添衣避寒的场景,会觉得很贴切。
里面有温暖,也有寒冷,不同的人感受不一样,这才是真正有趣的地方。
四
画檐不碍迎霜叶,玉宇频来处暑风。
元.宋褧jiǒng《七月三日喜至那县山行兼旬至此始出》
释义:秋天的霜叶掩映在屋檐的檐角上,屋子里凉风频繁地吹来。
宋褧这两句诗描绘的意境和张嵲的“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有点类似,都是处暑时节夏秋更替的转变,只不过张嵲的更直接一些。
如果非要我形容,张嵲诗是迎面扑来的冷,宋褧诗则是一点点沁入的凉。另外,张嵲诗像七八十年代看的黑白电影,宋褧诗则有色彩。
五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处暑七月中》
释义:暑气收敛,谷物成熟,秋风安静,虫儿吟唱。我悠闲地品尝着杯中的美酒,从容地弹奏着膝上的琴弦。
元稹诗和张穆的《处暑》一样讨人喜欢,虽然看上去元稹诗不如张穆通篇潇洒恣意,但仅最后这几句足矣。
这几句诗中,有一种独属于秋天的静谧悠然。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让人感受到季节的美;“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则带来生活的悠闲从容。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禾黍熟”的丰收让人内心踏实,正是这一份踏实,我们才能更好地感受秋风安静,聆听虫儿吟唱,才能无忧无虑的“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 上一篇:词学名词(下)
- 下一篇:五首最奇特的回文诗词,正读、倒读竟然都能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