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中国建筑>> 中国戏楼

中国戏楼

中国古代戏楼拾趣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冯晓   来源: 作者原创   阅读 次  【    】【收藏

黑格尔曾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每一座建筑,都不仅仅是一种空间造型艺术,还是一种时间艺术,在空间的运动中逐步铺陈,在时间的推移中不断表述。

而中国的戏楼,是固态的戏剧文化。它们沉默地展示着传统的剧场形态,含蓄地呈现出不同阶段不同种类戏曲的艺术特征,也联系着古往今来东南西北的戏俗。这些古戏楼见证过中国戏曲昔日的繁荣,也目睹过当年古人最鲜活的民俗生态。一座座戏楼如同一座座博物馆,记录着中国戏曲数百年来的兴衰沉浮,是往日辉煌演剧活动的凝固华章。

戏楼的发展,源自原始形态的戏场、杂耍场,联系着江湖人“撂地为场”的旧俗。起初,表演者撂地为场,观众围站观赏。之后,为方便观赏,表演区搭设高出地面的平台,称为“露台”;露台上,有的是用勾花栏杆围起的“舞亭”“乐楼”。

漱芳斋院内戏台

 

在中国漫长的戏剧发展史上,戏楼起着重要的传播和传承作用。古老的戏楼,显示着中国戏曲的昔日辉煌。

而根据地域、气候、文化、物产、民俗、心理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各地的戏楼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北方干燥少雨,多风沙,戏楼多采用封闭式结构,利用砖石等材质砌成实底的台基和厚实的墙面,台口敞开面积小,如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区多三面封口一面观看的戏楼,屋顶用材粗大,坡度平缓。北方戏楼外观厚重朴实,细节华丽复杂。南方温热多雨,在建筑上采用开放式结构,戏楼多为三面透空的伸出式,台口敞开面大,下部往往架空便于通风,屋顶的坡度大,利于减缓雨水对台基的冲刷。总体特征轻盈奇巧,纤细玲珑,同时由于南方用才多为木、竹,容易腐化,遗存较少。

除总体的特征外,各地戏台多因地制宜,造型变化多样,出现了如山门戏楼、过路戏台、水乡戏台等不同形式的戏楼。

根据功用,戏楼又可分为神庙戏楼、宗祠戏楼、宫廷戏楼、私宅府邸戏楼、会馆戏楼等。

我用手机阅读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