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与道德经幢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河北易县,古称易州。城内,有道德经幢,八角柱体,刻了老子五千言,而且由唐玄宗李隆基所御注。
老子姓李名耳,因李唐王朝与之同姓,便尊为始祖,并一封再封,“太上玄元皇帝”、“圣祖大道玄元皇帝”,简直无以复加,当然不会无缘无故地攀宗认祖,主要还是为强化家族统治,使李氏江山永固。老子若地下有知,是否认可这后世子孙?当初,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不愿做周朝守藏之吏,便骑一头青牛,西出函谷关,关令尹喜强留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近来有学者依据楚简二千言《老子》,提出“两位老子,两类《老子》”之说,需要进一步研究。不过,有一点没有疑问,为万世师表的孔圣人曾问礼于老子,说“孔学本出于老”,并非信口而言、无稽之谈。老子告诉孔子:“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当时一定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老子是“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了,以至后人不知其所终。不知所终竟被尊为道教始祖,竟被大唐皇帝追作李氏始祖,可谓寂寞生前,辉煌身后。随手留下的那二千言也罢、五千言也罢,他绝对想不到会留传后世,且影响两千余年,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与源头之一。二千余年来,为《道德经》作注者达3000余家,堂堂大唐皇帝,不一心理政,也客串一把,亲注《老子》,且颁诏称赞《老子》“权舆真宗,启迪来裔”,命将老子画像颁布天下,尊《老子》为《道德真经》,并在科举考试中特设《老子》科。如此殊荣,空前绝后了。而《道德经》被人翻来检去,注来引去,有哪一种更符合老子本意呢?只有问老子了。唐玄宗御注又当如何?有无独出机杼,超越前贤之处?匆匆间不及辨识细读,看字为苏灵之所书,与颜真卿齐名,因其附逆安禄山,其碑刻墨迹多毁,所存无几。
当初这里有龙兴观,历经宋元明清,今经幢独存,已列为“国保”,建有碑亭。亭旁,“保护四至”碑仰卧于地,柱础、石刻旧物随处遗弃,既为国家级保护文物,还应好好保护才是,“国保”全国能有多少呢?
我用手机阅读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