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中国风情>> 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

我国著名的钓鱼台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樊哲理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钓鱼活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人类就有钓鱼活动;无记载的钓鱼活动就更早了,半坡氏族的骨鱼钩说明,在5000年前,古人就开始钓鱼了。历代文人为之写下了不少诗文,留下了许多钓鱼台遗址,较出名的钓鱼台就有十余处:今山东鄄城庄子钓鱼台,江苏淮安北韩信钓鱼台,今福建闽侯南汉东越王余善钓鱼台,湖北武昌西北陶侃钓鱼台,今安徽贵池西南朝梁昭明太子钓鱼台,今江苏宜兴南朝梁任昉钓鱼台,湖北大冶东唐张志和钓鱼台,广东江门市明代陈白沙钓鱼台,扬州瘦西湖清乾隆钓鱼台,以及本文所重点记述的4个钓鱼台。

北京钓鱼台

在北京西郊,有一个湖光潋滟、绿荫蔽日的去处,那就是玉渊潭公园。当你漫步在公园东侧林荫道时,如果留意的话,会看到一座并不十分引人注目的青砖楼台,正面嵌着3个大字——钓鱼台。这就是北京钓鱼台,古称完颜暻钓鱼台。北京钓鱼台建于金代,迄今约800多年的历史,是首都著名的园林古迹之一。

古时,钓鱼台是皇太子的读书之地。公元12世纪末,金章宗完颜璟常到钓鱼台垂钓,并建钓鱼台。故后人有“完颜璟钓鱼台”或“金章宗钓鱼古台”之称。当时著名文人王郁(字飞伯)曾在此隐居,有诗云:“金主銮舆几度来,钓台高欲比金台。”

元初,当朝宰相廉希宪曾在钓鱼台修建别墅,名为万柳堂,也称花园村。公元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钓鱼台随之成为内宫庄宅。《明一统志》:“钓鱼台在府西花园村。台下有泉涌出,汇为池,其水至冬不竭。”后来,万柳堂被毁,万历年间,皇戚李戚畹又在这里修建别业。“花石遗墟入战国,蓟门衰革钓台孤。”指的就是明末清初钓鱼台的景况。

乾隆盛世时,清廷对钓鱼台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接连建台、榭、轩、斋、亭、阁等十余所;特别是把钓鱼池疏浚成湖,从香山引来玉泉山水,经玉渊潭,与湖相通,转而东入惠河,为这座古代园林大大增色添辉。

乾隆亲题“钓鱼台”和制诗,分别刻于台西、东门额石匾上,诗云:“钓鱼台水别一源,伙子台下涌冽泉。亦受西山夏秋潦,漫为沮洳行旅艰。迩来治水因治此,大加开拓成湖矣。”诗中浚治成的湖,就是玉渊潭,修建的行宫就是钓鱼台。

在当时建造的建筑群中,就包括这座青砖高台钓鱼台。这座行宫主要是皇帝每年由圆明园到西陵、天坛、先农坛祭祀时,途中进膳、小憩的落脚之地。

道光以后,钓鱼台日益荒凉。直到宣统时,溥仪将其赐给他的老师陈宝琛,才又做了一番修整,为游观之地。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后,百姓才得涉足之机。鲁迅的手稿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下午同母亲游阜成门外钓鱼台。”

解放后,钓鱼台旧园面貌一新。现在基本上保留了清代行宫的原貌。园门东向,垂花门悬有同乐园匾,入园为小院,养源斋坐北朝南,五楹歇山顶,南面叠石为山,淙淙溪流在斋前汇为一池碧水,池边假山上有一亭,院内回廊围绕。斋西有池,临池北岸建有三楹敞轩,为潇碧轩,传为帝王垂钓之处。西有小山,上有方亭,垂檐四角攒尖顶,为澄漪亭。望海楼位于澄漪亭西北,登台俯视,玉渊潭秀丽景色尽收眼底。

姜子牙钓鱼台

姜子牙钓鱼台,位于陕西宝鸡磻溪河畔的伐鱼堡南,北距宝鸡15千米。相传为姜子牙从政前的隐居垂钓之地。

姜子牙,商末东海人,周文王出猎,与他在渭水之北相遇,一见如故。文王日:“吾太公望之久矣。”故号称太公望,以为辅臣。他足智多谋,深通韬略,以72岁高龄出仕辅佐文王,多有建树。文王死后,继续辅佐武王灭商,建立了西周。因功封于齐,为齐国始祖;并经周天子特许,享有代天子征伐诸侯的权力。因此,传为他当年得遇文王时的钓鱼台,也格外有名。

该钓鱼台地处两山之间,四周奇峰叠嶂,松柏苍翠。磻溪水从山间潺潺流过,水旁有一巨石,石上有双膝跪坐和放置钓鱼杆留下的痕迹,传说为姜太公垂钓之处。石下激流直泻,浪花四溅,名云雾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就源于此地。

台北边有一巨石,高约3米,上刻“孕璜遗璞”4字。此石顶端高大平坦,底部小巧尖锐,锥立河中,千百年来巍然不动。相传,它出自姜子牙所钓的一条鱼腹之中,被姜子牙顺手丢在此处。因此,被称为“丢石”,又因其形状像大鹫,故又被称为大鹫石。

台西边有太公庙,是为奉祀姜太公而修建的。太公庙西又有文王庙,相传文王请太公时,太公坐于车上,文王亲自拉车于此地。后人为作纪念,遂建此庙。

姜子牙钓鱼台,还有说在今陕西咸阳市西渭水滨,又说在今河北南皮县西。史料证明及多数学者认为,姜子牙钓鱼台是在宝鸡市磻溪河畔。

相传,姜太公钓鱼用的是直钩,直钩何以能钓上鱼来?有《钓鱼谣》云:“直钩垂钓你别笑,鱼儿排队把钩咬。不是太公本事大,一枚大印手中操。”以钓写人,以鱼喻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歇后语给我们留下了有关钓鱼台及姜太公钓鱼的无限遐想。

严子陵钓鱼台

“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唐代高适)”。唐骆宾王《应诰》称:“余以三伏辰行,至七里濑,此地即新安江口也,有严子陵钓矶焉。”钓矶,即严子陵钓鱼时所坐的岩石。

严子陵钓鱼台,地处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的大桐洲,离县城15千米,是东汉隐士严光(一名严遵,字子陵)当年垂钓的地方。台下是七里泷峡谷,登山俯瞰,江流潆洄,白帆点点,景色秀丽。

据《后汉书o严光传》记载,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于富春江躬耕渔钓,不应光武帝刘秀征聘。因此,受到历代诗人墨客的赞美。李白诗云:“永愿坐此石,长垂严陵钓。”韩俉诗云:“严光一唾垂矮紫,何胤三遗大带红。”诗中说,严光不肯做官,表现“此翁”轻视官爵与富贵。爱屋及乌,古今人赞誉严子陵,自然喜欢他垂钓过的钓鱼台。

富春江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漂碧,千丈见底”的美誉。富春山高150米,逶迤35千米,屏列江湄。山半有两磐石,耸立东西,俯瞰大江,各高近70米,有蹬道可上。东为严子陵钓鱼台,西为谢翱台。谢翱,为文天祥部下。文天祥兵败,他曾携酒登西台,哭奠文天祥。两台各有石亭一座。

钓鱼台楼阁亭宇,粉墙黛瓦,建筑别致,林茂幽静。钓台不通公路,往来唯仗舟楫。站在钓鱼台,可见下游1968年建成的富春江水电站,大坝巍然,昔日的激流险滩化为波光粼粼的平湖。

坐在钓鱼台青轩,品尝被茶神陆羽评为天下第十九的桐庐严陵滩水沏的香茗,耳边是导游讲述钓鱼台及严子陵淡泊名利、高风亮节的故事。

历史上,自宋代以来,严子陵祠曾17次重建。李白、杜牧、朱熹、陆游等在此留下诗文。宋代诗人范仲淹还在钓鱼台建祠,并赋诗赞日:“先生不入云台象,赢得桐江万古名。”

1983年,在严子陵钓鱼台遗址,又重新修葺了严子陵祠、客星亭及牌坊。

台湾钓鱼台

台湾钓鱼台,即台湾附属岛屿,在台湾岛东北,面积约5平方千米,主要由火山岩组成。岛上盛产山茶、棕榈、仙人掌、海芙蓉及珍贵药材,是我国东海的一个渔场,台湾、福建等我国沿海渔民常到钓鱼台周围捕鱼,上岛采药。其周围一带海底石油资源丰富。钓鱼台在我国海域之内。

《中国历史地名辞典》中这样表述:钓鱼台,即钓鱼屿。钓鱼屿,一名钓鱼台,即今台湾附属岛屿钓鱼岛。钓鱼岛,今属台湾省,在台湾东北约100涅(1涅等于1852米)处,自古以来为我国领土,是我国东海的重要渔场之一。由此可知,钓鱼台、钓鱼屿、钓鱼岛,不过是同一个地方的不同名称罢了。作为我国的固有领土,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刊行的《顺风相送》-书,已有关于“钓鱼屿”的文字记载。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的《筹海图编》-书,绘制有沿海山沙图,其中标明罗源县、宁德县所辖沿海诸岛就有“钓鱼屿”、“黄尾屿”和“赤屿”等。可见,早在明代,为防止倭寇骚扰,我国就已将钓鱼列岛纳入官方版图和海上防区,实施有效管辖。嘉靖年间的官员陈侃在《使琉球录》中也称“钓鱼岛”为“钓鱼屿”。

我国习惯把钓鱼屿、钓鱼岛称为钓鱼台,这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与庄子钓鱼台、姜子牙钓鱼台、严子陵钓鱼台等一脉相连;钓鱼台之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其名文雅优美,故官方文献多用此名,文人墨客也爱用此名:“结茅只约钓鱼台,溅水鸬鹚去又回。”

日本政府自明治时代以来,一直妄图窃取该岛,“二战”后,由于美日勾结,更是肆无忌惮,终于引发“保钓运动”。香港爱国人士及出版物多称钓鱼岛为钓鱼台,如《钓鱼台——中国的领土》(香港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

钓鱼台与日本琉球群岛之间隔有2000米以上的深海沟。从地理学上讲,钓鱼岛是我国大陆架上延伸的岛屿,与中国大陆是一个整体。不论是从国际惯例和有关国际法来看,还是从地理位置来讲,台湾钓鱼台都是中国领土,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