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民族建筑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建筑艺术水族居住区处于亚热带,多雨潮湿,加之树林茂密,豺狼虎豹野猪经常出没其间。水族居住“干栏”住宅,正可避免地面潮湿和野兽的侵害。“干栏”建筑是水族先民和南方民族智慧的结晶。
建筑特点水族木楼,一般分上下两层。下层是整个上层房屋的承重部件,因此先修好基脚,根据木屋间架结构的性能,屋基只要求按地形用块石安稳柱脚即可,一般不要修整屋基平面。下层柱粗(直径一般在30厘米以上),柱身榫眼用穿枋纵横连结,每排抵柱上端扣架粗大的原木作为横梁,梁与梁之间铺着垫木,俗称“楼枕”,枕上铺着宽厚的楼板(多为松树或枫树解成的板子),形成平整的楼面。上层屋架,一般每排为五柱四瓜(或称十一檩水步),也有五柱六瓜(或称十五檩水步)。木楼为穿斗式结构,在柱与柱之间用穿枋组成网络。特别是上层屋架柱脚扣枋为鱼尾式的斗角衔接,是水族木工在干栏建筑中最出色的创造。柱脚扣枋的这种鱼尾式“斗角”结构,牢牢固定每根柱子的方位。顶上再用檩子卡住各排柱头和瓜头,各部衔接处都是齿榫铆紧,使建筑物整体性强,十分稳固。下层的抵柱和横梁与上层排架必须对应,俗称“柱顶柱”,这使木材抗压的性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民居布置水族民居内部的划分,一般为三层。楼板以下为“地层”,顶棚以上为楼层,中间层为居住层。就其功能而言,地层一般为牲畜圈及杂物间,也有将厨房及碓房设置在此间的。楼层主要是贮藏层。如果人口多的,也在此设置未婚儿女卧室。中间层是住宅的主要空间。以三开间的住宅而论,明间为堂屋,是全家的主要共享空间,家庭中的主要活动均在此间进行;其余次间为家长及长子等主要人员的卧室,并在次间中的一间设置火堂。在空间的划分上,虽然十分自由,但也有一定的格局,各种空间功能的布置,都是以堂屋为中心和周围辐射的布局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基本上是一种圆形空间的模式,堂屋是圆心,是全家的主要空间,这样的布局是很有凝聚力的。
文化特色每个民族都是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反映在建筑上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格。水族民居具有简洁明快、自由豪放的风格。单体建筑之间基本上不存在院落组合,这就使建筑空间得到极大限度的开放。这种极度开放建筑的外部造型和内部空间的处理,增加了在处理建筑空间上的弹性。在水族民居中,一般都是四排三间或三间搭两厦的构成为基础,通过开间的增减和剖面富于弹性的变化来形成的。它的营建过程,完全采用动态规划。在营建时,根据房主人的经济条件,首先满足当前最起码的居住需要,同时预见到今后的发展,以后根据需要逐年完善整体结构。这些建筑外观上的新旧程度,一目了然地看出它们生长发育的过程,这样的建筑在空间功能的处理上,完全得到自由;同时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完全得到了统一和谐。比之城市中的单元住宅(将固定模式的使用空间强加于居住者),既舒适而又实用,这充分体现了水族民居的优越性。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