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献经典>> 史部>> 别史杂史

别史杂史

九家旧晋书辑本-臧荣绪晋书卷十四

繁体中文】  作者:(清)汤球辑   发布:2016年05月31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刘弘
  武帝与刘弘同年。少同砚书。初学记二十一引晋书。
  刘弘为镇南将军。督荆州军事。弘遣南蛮长史、陶侃为大都督。书钞引晋书。
  弘为荆州。镇沔汉。每有兴发。手相书喻。丁宁款密。所以人皆感悦。有事人争赴之。咸曰。得刘公一纸书。贤于十部从事。书钞引晋书。
  陶侃
  范逵尝过侃。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书钞。髢。引晋书。
  陶侃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参佐或以戏废事者。乃取其蒲博棋局之具。悉投于江。初学记六。
  陶侃明识过人。尝课诸营种柳。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于己门。侃后见之。曰。此是武昌西门前柳。何以盗来此种。盗者惊惧。事类赋注。柳。引晋书。
  郄鉴
  中原丧乱。乡人遂共推郄鉴为主。避难于鲁国峄山。山有重险。百姓饥馑。野无生草。掘野鼠蛰燕而食之。事类赋注燕引晋书。
  高平郄鉴。进位太尉。虽在公位。中心愈约。劳谦自处。日兴诵玩典坟。咸宁中。寝疾。上疏逊位。初学记十一引晋书。作郄鉴字道徽。进禄太尉。疾笃。举蔡谟自代。皆与新异。也书钞。太尉。引晋书与新异。曰。臣疾弥留。遂至沉笃。自忖气力。差理难冀。有生有死。自然之分。但忝位过才。曾无以报。上惭先帝。下愧日月。伏枕哀叹。抱恨黄泉。臣今虚乏。救命朝夕。辄以府事付长史刘遐。乞骸骨归邱园。惟愿陛下崇山海之量。弘济大猷。任贤使能。事从简易。使康哉之歌。复兴于今。则臣虽死。犹生之日耳。臣所统错杂。率多北人。或逼迁徙。或是新附。百姓怀土。皆有归本之心。臣宣国恩。示以好恶。处与田宅。渐得少安。闻臣疾笃。众情骇动。若当北渡。必起寇心。太常臣谟。平简贞正。素望所归。谓可以为都督、徐州刺史、臣亡兄息、晋陵内史、迈。谦爱养士。甚为流亡所宗。又是臣门户子弟。堪任兖州刺史。公家之事。知无不为。是以敢希祁奚之举。按此疏文。疑所必有。故依唐修录出。
  郄超愔子。鉴孙。字景兴。少卓荦不羁。有旷世之度。交游士林。每存胜拔善。谈论义理精微。书钞参军。
  桓温辟为征西大将军掾。温迁大司马。又转为参军。温英气高迈。罕有所推。与超言常谓不能测。遂倾意礼待。超亦深自结纳。书钞参军引晋书。
  超所交友。皆一时秀美。虽寒门后进。亦拔而友之。及死之日。贵贱操笔而诔者四十余人。其为众所宗贵如此。书钞诔引晋书。
  顾荣
  顾荣字彦先。书钞。主簿引晋书。
  少有珪璋。机符朗彻。同上主。
  仕吴。弱冠举贤良。为黄门侍郎。当时后进。尽相推谢。称荣有天才令望。御览二百二十二引晋书。 按初学记十二引臧书。
  吴平。光禄大夫张华、辟为祭酒。书钞。
  荣入洛。以南士秀望。累迁太子中舍人。转廷尉正。同上。
  赵王伦篡位。伦子虔以为长史。荣与同寮宴饮。见执炙者。貌状不凡。有欲炙之色。荣割炙啗之。坐者问其故。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及赵王伦败。荣被执。将诛。而执炙者为督率。遂救之。得免。书钞。炙引晋书。
  大司马齐王冏原引误攸。以为主簿。书钞主簿引晋书。
  广陵相陈敏反。留顾荣、甘卓、与共举事、荣初与伪和。既而说卓共攻之。荣发檄。疑作桥。敛舟于南岸。敏率万人出。不获济。荣麾以羽扇。敏众大溃。事类赋注。扇。引晋书。
  纪瞻
  瞻举秀才。至洛阳。尚书郎陆机策之。曰。昔三代明王。启建洪业。文质殊制。而令名一致。然夏人尚忠。忠之弊也朴。救朴莫若敬。殷人革而修焉。敬之弊也鬼。救鬼莫若文。周人矫而变焉。文之弊也薄。救薄则又反之于忠。然则王道之反覆。其无一定邪。亦所祖之不同。而功业各异也。自无圣王。人散久矣。三代之损益。百姓之变迁。其故可得而闻邪。今将反古以救其弊。明风以荡其秽。三代之制。将何所从。太古之化。有何异道。瞻对曰。瞻闻有国有家者。皆欲迈化隆政。以康庶绩。垂歌亿载。永传于后。然而俗变事弊。得不随时。虽经圣哲。无以易也。故忠弊质野。敬失多仪。周鉴二王之弊。崇文以辩等差。而流遁者归薄而无款诚。款诚之薄。则又反之于忠。三代相循。如水济火。所谓随时之义。救弊之术也。羲皇简朴无为而化。后圣因承。所务或异。非贤圣之不同。世变使之然耳。今大晋阐元。圣功日隮。承天顺时。九有一贯。荒服之君。莫不来同。然而大道既往。人变由久。谓当今之政。宜去文存朴。以反其本。则兆庶渐化。太和可致也。又问。在昔哲王。象事备物。明堂所以崇上帝。清庙所以宁祖考。辟雍所以班礼教。太学所以讲艺文。此盖有国之盛典。为邦之大司。亡秦废学。制度荒阙。诸儒之论。损益异物。汉氏遗作。居为异事。而蔡邕月令。谓之一物。将何所从。对曰。周制明堂。所以宗其祖。以配上帝。敬恭明祀。永光孝道也。其大数有六。古者。圣帝明王。南面而听政。其六则以明堂为主。又其正中。皆云太庙。以顺天时。施行法令、宗祀、养老、训学、讲肄、朝诸侯、而选造士、备礼辩物、一教化之由也。故取其宗祀之类。则曰清庙。取其正室之貌则曰太庙。取其室则曰太室。取其堂则曰明堂。取其四门之学则曰太学。取其周水圜如璧则曰辟雍。异名同事。其实一也。是以蔡邕谓之一物。又问。庶明亮采。故时雍穆唐。有命既集。而多士隆周。故书称明良之歌。易贵金兰之美。此长世所以废兴。有邦所以崇替。夫成功之君。勤于求才。立名之士。急于招世。理无世不对。而事千载恒背。古之兴王。何道而如彼。后之衰世。何阙而如此。对曰。兴隆之政。务在得贤。清平之化。急于拔才。故二八登庸则百揆序。有乱十人而天下泰。武丁擢傅巖之徒。周文携渭滨之士。居之上司。委之国政。故能龙奋天衢。垂勋百代。先王身下白屋。搜扬仄陋。使山无扶苏之才。野无伐檀之咏。是以化厚物。感。神祇来应。翔凤飘颻。甘露丰坠。醴泉吐液。朱草自生。万物滋茂。日月重光。和气四塞。大道以成。序君臣之义。敦父子之亲。明夫妇之道。别长幼之宜。自九州。被八荒。海外移心。重译入贡。颂声穆穆。南面垂拱也。今贡贤之涂已闓。而教学之务未广。是以进竞之志恒锐。而务学之心不修。若辟四门以延造士。宣五教以明令德。攷绩殿最。审其优劣。厝之百寮。置之群司。使调物度宜。节宣国典。必协济康哉。符契往代。明良来应。金兰复存也。又问。昔唐虞垂五刑之教。周公明四罪之制。故世叹清问。而时歌缉熙。奸宄既殷。法物滋有。叔世崇三辟之文。暴秦加族诛之律。淫刑沦胥。虐滥已甚。汉魏遵承。因而弗革。亦由险泰不同。而救世异术。不得已而用之故也。宽尅之中。将何立而可。族诛之法。足为永制与否。对曰。二仪分则兆庶生。兆庶生则利害作。利害之作。有由而然也。太古之时。化道德之教。贱勇力而贵仁义。仁义贵则彊不陵弱。众不暴寡。三皇结绳而天下泰。非惟象刑缉熙而已也。且太古之法。所以远狱。及其末不失有罪。是以狱用弥繁而人弥暴。法令滋章。盗贼多有。书曰。惟敬五刑。以成三德。叔世道衰。既兴三辟。而文公之弊又加族诛。淫刑沦胥。感伤和气。化染后代。不能变改。故汉祖指麾而六合响应。魏承汉末。因而未革。将以俗变由久。权时之宜也。今四海一统。人思反本。渐尚简朴。则贪夫不竞。尊贤黜否。则不仁者远。尔则斟参夷之刑。除族诛之律。品物各顺其生。缉熙异世而偕也。又问曰。夫五行迭代。阴阳相须。二仪所以陶育。四时所以化生。易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形象之作。相须之道也。若阴阳不调。则大数不得不否。一气偏废。则万物不得独成。此应同之至验。不偏之明证也。今有温泉而无寒火。其故何也。思闻辩之。以释不同之理。对曰。盖闻阴阳升降。山泽通气。初九纯卦。潜龙勿用。泉源所托。其温宜也。若夫水润下。火炎上。刚柔燥溼。自然之性。故阳动而外。阴静而内。内性柔弱。以含容为质。外动刚直。以外接为用。是以金水之明内鉴。火日之光外辉。刚施柔受。阳胜阴伏。水之受温。含容之性也。又问曰。夫穷神知化。才之尽称。备物致用。功之极目。以之为政。则黄羲之规可踵。以之革乱。则玄古之风可绍。然而唐虞密皇人之阔网。夏殷繁帝者之约法。机心起而日进。淳德往而莫返。岂太朴一离。理不可振。将圣人之道。稍有降杀邪。对曰。政因时而兴。机随物而动。故圣王究穷通之源。审始终之理。适时之宜。期于济世。皇代质朴。祸难不作。结绳为信。人知所守。大道既离。智惠扰物。夷险不同。否泰异数。故唐虞密皇人之网。夏殷繁帝者之法。皆废兴有由。轻重以节。此穷神之道。知化之术。随时之宜。非有降杀也。书钞。秀才。引。首数句引晋书。虽未及问对之文。而有其文可知。故依唐修书录出。
  纪瞻能言玄理。司徒。东海王越。以为公府祭酒。书钞引晋书。 按此该在越聚兵徐州。以顾荣为军谘祭酒时事。称司徒者。从后言也。
  贺循
  贺循为武康令。俗多厚葬。及有拘忌回避岁月。停丧不葬者。循皆禁焉。不知臧有此事否。故夹写俟攷。政教大行。邻城宗之。然无援于朝。久不进序。着作郎陆机上疏荐循。曰。伏见武康令贺循。德量邃茂。才鉴清远。服膺道素。风操凝峻。历试二城。刑政肃穆。前蒸阳令郭纳、风度简旷。器识朗拔。通济敏悟。才足干事。循守下县。编名凡悴。讷归家巷。栖迟有年。皆出自新邦。朝无知己。居在遐外。志不自营。年时倏忽。而邈无阶绪。实州党愚智。所为恨恨。臣等伏思。台郎所以使州州有人。非徒以均分显路。惠及外州而已。诚以庶士殊风。四方异俗。壅隔之害。远国益甚。至于荆扬二州。户各数十万。今扬州无郎。而荆州江南。乃无一人为京城职者。诚非圣朝待四方之本心。至于才望资品。循可尚书郎。讷可太子洗马舍人。此乃众望所积。非但企及清涂。苟充方选也。谨条资品。乞蒙简察。书钞。县令。引晋书。 按书钞引至才鉴清远止。未全。依唐修书补足。
  军司顾荣卒。引循代之。循称疾笃。牋疏十余上。帝遗之书曰。夫百行不同。故出处道殊。因性而用。各任其真耳。当宇宙清泰。彝伦攸序。随运所遇。动默在己。或有遐栖高蹈。轻举绝俗。逍遥养和。恬神自足。斯盖道隆人逸。势使其然。若乃时运屯弊。主危国急。义士救时。驱驰拯世。烛之武乘缒以入秦。园绮弹冠而臣汉。岂非大雅君子。卷舒合道乎。虚薄寡德。忝备近亲。谬荷宠位。受任方镇。飱服玄风。景羡高矩。常愿弃结驷之轩轨。策柴筚而造门。徒有其怀。而无从贤之实者何。良以寇逆殷扰。诸夏分崩。皇居失御。黎元荼毒。是以日夜忧怀。慷慨发愤。志在竭节耳。前者顾公临朝。深赖高算。元凯既登。巢许获逸。至于今日。所谓道之云亡。邦国殄悴。群望顒顒。实在君侯。苟义之所在。岂得让劳居逸。想达者亦一以贯之也。庶廪徽猷。以弘远规。今上尚书。屈德为军司。谨遣盛军沈祯、衔命奉授。望必屈临。以副倾迟。文选齐故陆昭王碑文注。引臧荣绪晋书贺循牋曰。日夜忧怀。慷慨发愤。此系删节之误。因依唐修书旁补以俟攷。
  贺循为太子太傅。自以枕疾废顿。臣节不修。累表固让。不许。命皇太子亲往拜焉。书钞引晋书。
  薛兼
  薛兼为太子少傅。自兼祖综、父莹、至兼。三世并傅东宫。谈者美之。书钞引晋书。
  刘隗
  刘隗字大连。书钞。
  隗少有文翰。除祕书郎。同上。
  其议狱事。具刑法志。史通因习云。中兴书。刘隗录。称其议狱事具刑法志。志无其说。臧氏晋书。于大连传。亦有斯语。志亦无文。
  周顗
  周顗字伯仁。书钞。参军。引臧书。
  少有重名。同上。
  太尉东海王越。出镇兖州。以顗为参军。深见器遇。书钞。参军。引臧书。
  大兴初。以顗为太子少傅。上疏辞曰。臣退自循省。学不通一经。智不效一官。止足良难。未能守分。遂忝显任。名位过量。不悟天鉴。忘臣顽弊。乃欲使臣内管铨冲。外忝傅训。质轻蝉翼。事重千钧。此之不可。不待识而明矣。若臣受负乘之责。必昭圣朝惟尘之耻。俯仰愧惧。不知所图。诏曰。绍、幼冲。便居储副之贵。当赖轨匠。以袪蒙蔽。望之俨然。斯不言之益。何学之习邪。所谓与田苏游。忘其鄙心者。便当副往意。不宜冲让。书钞。太子少傅。引未全。因依唐修书旁补。
  顗代戴若思为护军将军。尚书纪瞻。置酒请顗及王导等二十人。顗荒醉失仪。为有司所奏。书钞引晋书。
  周顗以杜机为参军事。出教曰。杜参军耽学乐道。书钞。参军。引晋书。新书无。姑附于此。
  顗在中朝时。能饮酒一石。及过江。虽日醉。每称无对。偶有旧对从北来。顗遇之。乃欣然出酒二石。共饮。各大醉。及顗醒。使视客。已腐胁而死。书钞引晋书。
  王敦籍顗家。收得素簏数枚。盛故絮而已。酒五瓮。米数石。在位者服其清约。书钞引晋书。
  初王敦反。王导率群从诣阙请罪。值顗将入。导呼顗。请曰。伯仁。以百口累卿。顗直入不顾。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然其言。顗喜饮酒。致醉而出。导犹在门。又呼顗。顗不与言。顾左右曰。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书钞。印。引晋书。
  应詹
  应詹字思远。书钞引晋书。
  应詹迁南平太守。王澄为荆州。假詹督南平、天门、武陵、三郡军事。及洛阳倾覆。詹攘袂流涕。劝澄赴援。澄使詹为檄。詹下笔便成。辞义壮烈。见者慷慨。书钞。檄。引晋书。
  天门、武陵谿蛮并反、詹讨降之。时政令不一。诸蛮怨望。并谋背叛。詹召蛮酋。破铜券与盟。由是怀詹。数郡无虞。同上。券。引晋书。
  詹迁光禄卿。讽议于时。优游文籍。爱人好士。文辞粲然。书钞。光禄卿。引臧书。
  甘卓
  甘卓字季思。书钞。
  郡命主簿功曹。察孝廉。州举秀才。为吴王常侍。书钞引晋书。
  卓性先宽和。忽便彊塞。径还襄阳。意气骚扰。举动失常。其家金柜鸣声似槌镜。清而悲。巫云。金柜将离。是以悲鸣。书钞。匮。引晋书。
  卓自照镜。不见其头。视庭树而头在树上。同上。镜。引晋书。
  卞壼
  卞壼廉洁俭素。居甚贫约。息当婚。诏特赐钱三十万。固辞不受。后患面创。累乞解职。拜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书钞。光禄大夫。引晋书。
  孙惠
  东海王越以孙惠为记室参军。书钞。
  东海王越迁太傅。以惠为军谘祭酒。数咨访得失。每造书檄。越或驿马催之。应命立成。皆有文采。书钞。记室参军。引晋书。
  熊远
  时江东草创。农桑弛废。熊远建议曰。立春之日。天子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载耒耜。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以劝农功。诗曰。弗躬弗亲。庶人不信。自丧乱以来。农桑不修。游食者多。皆由去本逐末故也。时议美之。
  建兴初。元旦。将作乐。熊远谏因原引谏作议。故录上段以俟攷。曰。谨按尚书。尧崩。四海遏密八音。礼云。凶年。天子彻乐减膳。孝怀皇帝。梓宫未反。豺狼当涂。人神同忿。公明德茂亲。社稷是赖。今杜弢蚁聚湘川。比岁征行。百姓疲弊。故使义众奉迎未举。履端元日。正始之初。贡士麟萃。南北云集。有识之士。于是观礼。公与国同体。忧容未歇。昔齐桓贯泽之会。有忧中国之心。不召而至者数国。及葵邱自矜。叛者九国。人心所归。惟道与义。将绍皇纲于既往。恢霸业于来今。表道德之轨。阐忠孝之仪。明仁义之统。弘礼乐之本。使四方之士。退怀嘉则。今荣耳目之观。崇戏弄之好。惧违云韶雅颂之美。非纳轨物。有尘大教。谓宜设馔以赐群下而已。元帝纳之。按初学记四。御览二十九。所引臧荣绪晋书。皆略。故依唐修晋书旁写补足。
  王鉴
  王鉴少以文笔着称。初为元帝琅邪王侍中。书钞引晋书。
  陈頵
  陈頵拜天门太守。殊俗安之。选腹心之吏。为荆州参军。若有调发。动静驰白。故恒得宿办。陶侃征还。頵先至巴陵上礼。侃以为能。表为梁原作冀。州刺史。书钞引晋书。
  郭璞
  郭璞字景纯。河东人。文选江赋注。
  璞性放散。不修威仪。文选江赋注。
  王导引为参军。王丞相令郭璞作卦。云公有震厄。可命驾西出数十里。得一柏树。截短如公长。置常寝处。灾当可立消。王从其言。数日果震柏树。书钞。白帖。引晋书。
  晋王将即阼。郭璞占国家征。得豫之暌。案卦。会稽郡当出钟。应在人家井得之。后会稽剡县人陈清。在井中得一钟。形制尤精也。初学记七引臧书。
  元帝以为佐着作。文选江赋注。
  后转王敦记室参军。敦谋逆。为敦所害。文选江赋注。
  有人见其睡。形变鼍。云是鼍精。同上。
  敦平后。赠弘农太守。文选江文通杂体诗注。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