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献经典>> 子部>> 道家类

道家类

庄子集解卷一:内篇人间世第四

繁体中文】  作者:(清)王先谦   发布:2016年06月01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人间世,谓当世也。事暴君,处污世,出与人接,无争其名,而晦其德,此善全之道。末引接舆歌云:「来世不可待也,往世不可追也。」此漆园所以寄慨,而以人间世名其篇也。
  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曰:「奚为焉?」曰:「回闻卫君, 释文:「司马云:『卫庄公蒯聩。』案左传,庄公以鲁哀十五年冬入国,时颜回已死。此是出公辄也。」姚鼐云:「卫君,托词,以指时王糜烂其民者。」 其年壮,其行独, 宣云:「自用。」 轻用其国, 役民无时。 而不见其过, 郭云:「莫敢谏。」 轻用民死, 视用兵易。 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 国中民死之多,若以比量泽地,如以火烈而焚之之惨也。郭嵩焘云:「蕉与焦通。左成九年传『蕉萃』,班固宾戏作『焦瘁』。广雅:『蕉,黑也。』」 民其无如矣。 无所归往。 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 宣云:「无所事。」 乱国就之, 宣云:「欲相救。」 医门多疾。』 入喻。 愿以所闻思其则, 崔、李云:「则,法也。」 庶几其国有瘳乎!」 李云:「瘳,愈也。」 仲尼曰:「嘻!若殆往而刑耳! 成云:「若,汝也。往恐被戮。」 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成云:「
  道在纯粹,杂则事绪繁多,事多则心扰乱,扰则忧患起。药病既乖,彼此俱困,己尚不立,焉能救物?」 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 成云:「存,立也。」 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至,犹逮及也。暴人,谓卫君。 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 成云:「德所以流荡丧真者,矜名故也。智所以横出逾分者,争善故也。」 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成云:「轧,伤也。」案:言皆凶祸之器,非所以尽乎行世之道。苏舆云:「瘳国,美名也;医疾,多智也。持是心以往,争轧萌矣,故曰凶器。」此浅言之,下复深言。虽无用智争名之心,而持仁义绳墨之言以讽人主,尚不可游乱世而免于菑,况怀凶器以往乎! 且德厚信矼,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 简文云:「矼,悫实貌。」案:虽悫厚不用智,而未孚乎人之意气;虽不争名,而未通乎人之心志,人必疑之。 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 释文:「强,其两反。」术同述。郭嵩焘云:「祭义『而术省之』,郑注:『术当作述。』」案:人若如此,则是自有其美,人必恶之。 命之曰菑人。菑人者,人必反菑之,若殆为人菑夫! 成云:「命,名也。」释文:「菑音灾。」 且苟为悦贤而恶不肖,恶用而求有以异? 下而,汝也。且卫君苟好善恶恶,则朝多正人,何用汝之求有以自异乎? 若唯无诏,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 成云:「诏,言也。王公,卫君。」言汝唯无言,卫君必将乘汝之隙,而以捷辩相斗。 而目将荧之,而色将平之,口将营之,容将形之,心且成之。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顺始无穷。 郭庆藩云:「荧,●之借字。说文:『●,惑也。从目,荧省声。』」成云:「形,见也。」言汝目将为所眩,汝色将自降,口将自救,容将益恭,心且舍己之是,以成彼之非。彼恶既多,汝又从而益之。始既如此,后且顺之无尽。 若殆以不信厚言, 宣云:「未信而深谏。」案:此「若」字训如。 必死于暴人之前矣。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 李云:「伛拊,谓怜爱之。」宣云:「人,谓君。」 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 因其好修名之心而陷之。一证。 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 三国名。 国为虚厉, 宣云:「地为丘墟,人为厉鬼。」 身为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 求实,贪利。三国如此,故尧、禹攻灭之。 是皆求名、实者也, 再证。苏舆云:「龙、比修德,而桀、纣以为好名,因而挤之。桀、纣恶直臣之有其美,而自耻为辟王,是亦好名也。丛枝、胥敖、有扈,用兵不止,以求实也,尧、禹因而攻灭之,亦未始非求实也。故曰:『是皆求名、实者也。』」 而独不闻之乎?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 夫子又举所闻告之。言人主据高位之名,有威权之实,虽以圣人为之臣,亦不能不为所屈,况汝乎! 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 以者,挟持之具。尝,试也。 颜回曰:「端而虚, 端肃而谦虚。 勉而一, 黾勉而纯一。 则可乎?」曰:「恶!恶可? 上恶,惊叹词。下恶可,不可也。 夫以阳为充孔扬, 卫君阳刚之气充满于内,甚扬于外。 采色不定, 容外见者无常。 常人之所不违, 平人莫之敢违。 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 成云:「案,抑也。容与,犹快乐。人以箴规感动,乃因而挫抑之,以求放纵其心意。」 名之曰日渐之德不成,而况大德乎! 虽日日渐渍之以德,不能有成,而况进于大德乎! 将执而不化, 宣云:「自以为是。」 外合而内不訾, 宣云:「外即相合,而内无自讼之心。」姚鼐云:「訾,量也。闻君子之言,外若不违,而内不度量其义。」 其庸讵可乎!」「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 「然则」下,颜子又言也。 内直者,与天为徒。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蕲乎而人不善之邪? 成云:「内心诚直,共自然之理而为徒类。」宣云:「天子,人君。」郭云:「人无贵贱,得生一也。故善与不善,付之公当,一无所求于人也。」 若然者,人谓之童子,是之谓与天为徒。 依乎天理,纯一无私,若婴儿也。 外曲者,与人之为徒也。擎、跽、曲拳, 宣云:「擎,执笏。跽,长跪。曲拳,鞠躬。」 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是之谓与人为徒。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 成云:「忠谏之事,乃成于今;君臣之义,上比于古。」 其言虽教,谪之实也。 所陈之言,虽是古教,即有讽责之实也。 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虽直而不病, 郭云:「寄直于古,无以病我。」 是之谓与古为徒。若是,则可乎?」仲尼曰:「恶!恶可?大多政, 释文:「大音泰。」郭云:「当理无二,而张三条以政之,所谓大多政也。」案:政、正同。 法而不谍, 俞云:「四字为句。列御寇篇:『形谍成光。』释文:『谍,便僻也。』此谍义同。言有法度,而不便僻。」 虽固,亦无罪。 虽未宏大,可免罪咎。 虽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 不足化人。 犹师心者也。」 成云:「师其有心。」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仲尼曰:「齐,吾将语若! 释文:「齐,本亦作斋。」 有而为之,其易邪? 郭云:「有其心而为之,诚未易也。」 易之者,皞天不宜。」 成云:「尔雅:『夏曰皓天。』言其气皓汗也。」案:与虚白自然之理不合。苏舆云:「易之者,仍师心也。失其初心,是谓违天。」于义亦通。 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齐乎?」 成云:「荤,辛菜。」 曰:「是祭祀之齐,非心齐也。」回曰:「敢问心齐。」仲尼曰:「一若志, 宣云:「不杂也。」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成云:「耳根虚寂,凝神心符。」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成云:「心有知觉,犹起攀缘;气无情虑,虚柔任物。故去彼知觉,取此虚柔,遣之又遣,渐阶玄妙。」 听止于耳, 宣云:「止于形骸。」俞云:「当作『耳止于听』,传写误倒也。此申说无听之以耳之义,言耳之为用,止于听而已,故无听之以耳也。」 心止于符。 俞云:「此申说无听之以心之义,言心之用,止于符而已,故无听之以心也。符之言合,与物合也,与物合,则非虚而待物之谓矣。」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俞云:「此申说气。」宣云:「气无端,即虚也。」 唯道集虚。虚者,心齐也。」 成云:「唯此真道,集在虚心。故虚者,心齐妙道也。」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 未得使心齐之教。 实自回也; 自见有回。 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 既得教令,遂忘物我。 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 成云:「心齐之妙尽矣。」 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 汝入卫,能游其藩内,而无以虚名相感动。 入则鸣,不入则止。 入吾言则言,不入则姑止。 无门无毒, 宣云:「不开一隙,不发一药。」郭云:「使物自若,无门者也;付天下之自安,无毒者也。」李桢云:「门、毒对文,毒与门不同类。说文:『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义亦不合。毒盖壔之借字。说文壔下云:『保也,亦曰高土也,读若毒。』与郭注『自安』义合。张行孚说文发疑云:『
  壔者,累土为台以传信,即吕览所谓「为高保祷于王路,寘鼓其上,远近相闻」是也。』祷是壔之讹。壔者,保卫之所,故借其义为保卫。周易『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老子『亭之毒之』,与此『无门无毒』,三毒字,皆是此义。广雅:『毒,安也。』亦即此训。桢案:壔为毒本字,正与门同类,所以门、毒对文,读都皓切,音之转也。」案:宣说望文生义,不如李训最合。门者,可以沿为行路;毒者,可以望为标的。无门无毒,使人无可窥寻指目之意。 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 成云:「宅,居处也。处心至一之道,不得已而应之,非预谋也,则庶几矣。」 绝迹易,无行地难。 宣云:「人之处世,不行易,行而不着迹难。」 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成云:「人情驱使,浅而易欺;天然驭用,为而难矫。」 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 释文:「上音智,下如字。」宣云:「以神运,以寂照。」 瞻彼阕者,虚室生白, 司马云:「阕,空也。室,喻心。心能空虚,则纯白独生也。」成云:「彼,前境也。观察万有,悉皆空寂,故能虚其心室,乃照真源。」 吉祥止止。 成云:「吉祥善福,止在凝静之心,亦能致善应也。」俞云:「『止止』连文,于义无取。淮南俶真训:『虚室生白,吉祥止也。』疑此文下止字亦也字之误。列子天瑞篇卢重元注云『
  虚室生白,吉祥止耳』,亦可证『止止』连文之误。」案:下「止」字,或「之」之误。 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 若精神外骛而不安息,是形坐而心驰也。 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 李云:「徇,使也。」宣云:「耳目在外,而徇之于内;心智在内,而黜之于外。」成云:「虚怀任物,鬼神将冥附而舍止。人伦归依,固其宜矣。」 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羲、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 此禹、舜应物之纲纽,上古帝王之所行止,而况凡散之人,有不为所化乎!成云:「几蘧,三皇以前无文字之君。」苏舆云:「言知此可为帝王,可以宰世,而况为支离之散人乎!」于义亦通。
  叶公子高将使于齐,问于仲尼曰:「王使诸梁也甚重, 成云:「
  委寄甚重。」 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 宣云:「貌敬而缓于应事。」 匹夫犹未可动,而况诸侯乎!吾甚栗之。 惧也。 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 事无大小,鲜不由道而以欢然成遂者。 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 王必降罪。 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 宣云:「喜惧交战,阴阳二气将受伤而疾作。」 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 成云:「任成败于前涂,不以忧喜累心者,唯盛德之人。」以上述子言。苏舆云:「谓事无成败,而卒可无患者,惟盛德为能。」案:成说颇似张浚符离之败,未可为训。苏说是也。 吾食也,执粗而不臧, 宣云:「甘守粗粝,不求精善。」 爨无欲清之人。 成云:「清,凉也。然火不多,无热可避。」 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 忧灼之故。 吾未至乎事之情, 宣云:「
  未到行事实处。」 而既有阴阳之患矣;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是两也,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子其有以语我来!」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 成云:「戒,法也。」 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 受之于天,自然固结。 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成云:「天下未有无君之国。」 是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 不论境地何若,惟求安适其亲。 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 成云:「事无夷险,安之若命。」 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 王念孙云:「施读〔一〕为移。此犹言不移易。晏子春秋外篇『君臣易施』,荀子儒效篇『哀虚之相易也』,汉书卫绾传『人之所施易』,义皆同。正言之则为易施,倒言之则为施易也。」宣云:「事心如事君父之无所择,虽哀乐之境不同,而不为移易于其前。」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 情,实也。 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 宣云:「尚何阴阳之患!」 夫子其行可矣!丘请复以所闻: 更以前闻告之。 凡交, 交邻。 近则必相靡以信, 宣云:「相亲顺以信行。」 远则必忠之以言, 宣云:「相孚契以言语。」 言必或传之。 宣云:「必托使传。」 夫传两喜两怒之言, 宣云:「两国君之喜怒。」 天下之难者也。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郭云:「溢,过也。喜怒之言,常过其当。」 凡溢之类妄, 成云:「类,似也。似使人妄构。」 妄则其信之也莫, 成云:「莫,致疑貌。」 莫则传言者殃。故法言曰: 引古格言。扬子法言名因此。 『传其常情, 宣云:「但传其平实者。」 无传其溢言, 郭云:「虽闻临时之过言而勿传。」 则几乎全。』 宣云:「庶可自全。」案:引法言毕。 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大至则多奇巧; 释文:「大音泰,本亦作泰。」案:斗力属阳,求胜则终于阴谋,欲胜之至,则奇谲百出矣。 以礼饮酒者,始乎治,常卒乎乱,大至则多奇乐。 礼饮象治,既醉则终于迷乱,昏醉之至,则乐无不极矣。 凡事亦然。始乎谅,常卒乎鄙; 宣云:「谅,信。鄙,诈。」俞云:「谅与鄙,文不相对。谅盖诸之误。诸读为都。释地『宋有孟诸』,史记夏本纪作『明都』,是其例。『始乎都,常卒乎鄙』,都、鄙正相对。因字通作诸,又误而为谅,遂失其恉矣。淮南诠言训『故始于都者,常大于鄙』,即本庄子,可据以订正。彼文大字,乃卒字之误。说见王氏杂志。」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夫言者,风波也; 如风之来,如波之起。 行者,实丧也。 郭嵩焘云:「实者,有而存之;丧者,纵而舍之。实丧,犹得失也。」 风波易以动,实丧易以危。 得失无定,故曰「易以危」。 故忿设无由,巧言偏辞。 忿怒之设端,无他由也,常由巧言过实,偏辞失中之故。 兽死不择音,气息茀然,于是并生心厉。 兽困而就死,鸣不择音,而忿气有余。于其时,且生于心而为恶厉,欲噬人也。以兽之心厉,譬下人有不肖之心。 克核大至,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而不知其然也。 克求精核太过,则人以不肖之心起而相应,不知其然而然。 苟为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终! 宣云:「
  必罹祸。」 故法言曰:『无迁令, 成云:「君命实传,无得迁改。」 无劝成。』 成云:「弗劳劝奖,强令成就。」再引法言毕。 过度,益也。 若过于本度,则是增益语言。 迁令、劝成殆事, 事必危殆。 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 成而善,不在一时;成而恶,必有不及改者。 可不慎与!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 宣云:「随物以游寄吾心,托于不得已而应,而毫无造端,以养吾心不动之中,此道之极则也。」 何作为报也! 郭云:「任齐所报,何必为齐作意于其间!」 莫若为致命。此其难者。」 但致君命,而不以己与,即此为难。若人道之患,非患也。 颜阖将傅卫灵公太子, 释文:「颜阖,鲁贤人。太子,蒯聩。」 而问于蘧伯玉曰:「有人于此,其德天杀。 天性嗜杀。 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 宣云:「纵其败度,必覆邦家。」 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 制以法度,先将害己。 其知适足以知人之过,而不知其所以过。 释文:「其知,音智。」但知责人,不见己过。 若然者,吾奈之何?」蘧伯玉曰:「善哉问乎!戒之慎之,正汝身也哉! 先求身之无过。 形莫若就,心莫若和。 宣云:「外示亲附之形,内寓和顺之意。」 虽然,之二者有患。 宣云:「犹未尽善。」 就不欲入,和不欲出。 附不欲深,必防其纵;顺不欲显,必范其趋。 形就而入,且为颠为灭,为崩为蹶。 颠,坠。灭,绝。崩,坏。蹶,仆也。 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 郭云:「自显和之,且有含垢之声;济彼之名,彼且恶其胜己,妄生妖孽。」 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 喻无知识。 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 无界限。喻小有踰越。 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 不立崖岸。 达之,入于无疵。 顺其意而通之,以入于无疵病。 汝不知夫螳蜋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 而,汝也。伐,夸功也。美不可恃,积汝之美,伐汝之美,以犯太子,近似螳蜋矣。一喻。 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 成云:「以死物投虎,亦先为分决,不使用力。」 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 虎逆之则杀人,养之则媚人。喻教人不可怒之。再喻。 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 成云:「蜄,大蛤也。」爱马之至者。 适有?虻仆缘, 王念孙云:「仆,附也。言?虻附缘于马体也。诗『景命有仆』,毛传:『仆,附也。』」 而拊之不时, 成云:「拊,拍也。不时,掩马不意。」 则缺衔、毁首、碎胸。 成云:「衔,勒也。」马惊至此。 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亡,犹失也。欲为马除?虻,意有偏至,反以爱马之故,而致亡失,故当慎也。三喻。
  〔一〕「读」原误「谓」,据集释引改。
  匠石之齐,至乎曲辕,见栎社树。 石,匠名。之,往也。司马云:「曲辕,曲道。」成云:「如轘辕之道也。社,土神。栎树,社木。」 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 文选注引司马云:「絜,匝也。」李云:「径尺为围,盖十丈。」 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 俞云:「旁、方古通。方,且也。言可为舟者且十数。」 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 遂,竟也。文选注引司马云:「匠石,字伯。」 弟子厌观之, 厌,饱也。 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沈, 体重。 以为棺椁则速腐, 多败。 以为器则速毁, 疏脆。 以为门户则液樠, 李桢云:「广韵:『
  樠,松心,又木名也。』松心有脂,液樠正取此义。」 以为柱则蠹。 虫蚀。 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 已见逍遥游诸篇。 故能若是之寿。」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 郭云:「凡可用之木为文木,可成章也。」 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 成云:「蓏,瓜瓠之类。」 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 俞云:「泄,当读为抴。荀子非相篇『接人则用抴』,杨注:『
  抴,牵引也。』小枝抴,谓见牵引也。」 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 掊击由其自取。成云:「掊,打。」 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 几伐而死。 乃今得之, 郭云:「数有睥睨己者,唯今匠石明之。」 为予大用。 成云:「方得全身,为我大用。」 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而,汝。几,近也。 匠石觉而诊其梦。 王念孙云:「诊读为畛。尔雅:『畛,告也。』告其梦于弟子。」 弟子曰:「趣取无用,则为社何邪?」 既急取无用以全身,何必为社木以自荣? 曰:「密! 犹言秘之。姚鼐云:「密、默字通。田子方篇仲尼曰:『默!女无言!』达生篇:『公密而不应。』」 若无言!彼亦直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也。 彼亦特寄于社,以听不知己者诟病之而不辞也。司马云:「厉,病也。」 不为社者,且几有翦乎! 如不为社木,且几有翦伐之者,谓或析为薪木。 且也,彼其所保,与众异, 保于山野,究与俗众异,非城狐、社鼠之比。 以〔一〕义誉之,不亦远乎!」 宣云:「义,常理。」案:彼非托社神以自荣,而以常理称之,于情事远也。 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 李云:「即南郭也。伯,长也。」司马云:「商之丘,今梁国睢阳县。」 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 向云:「
  藾,荫也。」崔云:「隐,伤于热也。」成云:「驷马曰乘。言连结千乘,热时可庇于其荫。」 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 言必可为材也。 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见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为棺椁; 成云:「轴,如车轴之转,谓转心木也。案:解者,文理解散,不密缀。 咶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 李云:「狂如酲也。病酒曰酲。」 子綦曰:「
  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 成云:「不材为全生之大材,无用乃济物之妙用,故能不夭斧斤,而庇荫千乘也。」 嗟夫!神人以此不材!」 由木悟人。宣云:「神人亦以不见其材,故无用于世,而天独全也。」 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 司马云:「荆氏,地名。」宜此三木。 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 司马云:「两手曰拱,一手曰把。」宣云:「杙,系橛也。」 三围四围,求高名之丽者斩之; 崔云:「环八尺为一围。」郭庆藩云:「名,大也。」(详天下「名山三百」下。)成云:「丽,屋栋也。」 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樿傍者斩之。 释文:「樿,本亦作檀。」成云:「棺之全一边而不两合者,谓之樿傍。其木极大,当斩取大板。」 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已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 郭云:「解,巫祝解除也。」成云:「颡,额也。亢,高也。三者不可往灵河而设祭。古者将人沈河以祭,西门豹为邺令,方断之,即其类是也。」 此皆巫祝以知之矣, 以、已同。郭云:「巫祝于此,亦知不材者全也。」 所以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 宣云:「可全生,则祥莫大焉。」
  〔一〕「以」字上,集释本有「而」字。
  支离疏者, 司马云:「支离,形体不全貌。疏其名。」 颐隐于脐,肩高于顶, 司马云:「言脊曲头缩也。」淮南曰:「脊管高于顶也。」 会撮指天, 司马云:「会撮,髻也。古者髻在项中,脊曲头低,故髻指天。」崔云:「会撮,项椎也。」李桢云:「崔说是。大宗师篇:『句赘指天。』李云:『句赘,项椎也,其形如赘。』亦与崔说证合。素问刺热篇:『项上三椎,陷者中也。』王注:『此举数脊椎大法也。』沈彤释骨云:『项大椎以下二十一椎,通曰脊,骨曰脊椎。』难经四十五难云:『骨会大杼。』张注:『大杼,穴名,在项后第一椎,两旁诸骨自此檠架往下支生,故骨会于大杼。』会撮,正从骨会取义,又在大椎之间,故曰『项椎』也。初学记十九引撮作?。玉篇:『?,木?节也。』与脊节正相似。从木作?,于义为长。」 五管在上, 李云:「管,腧也。五藏之腧,并在人背。」李桢云:「
  颐、肩属外说,会撮、五管属内说。」 两髀为胁。 司马云:「脊曲脾竖,故与胁肋相并。」 挫针治繲,足以餬口; 司马云:「挫针,缝衣也。繲,浣衣也。」 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 司马云:「鼓,簸也。小箕曰筴。简米曰精。」成云:「播,扬土。」 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 郭云:「恃其无用,故不自窜匿。」 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 宣云:「不任功作。」 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钟与十束薪。 司马云:「六斛四斗曰钟。」 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 成云:「忘形者犹足免害,况忘德者乎!」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 成云:「何如,犹如何。」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郭云:「当尽临时之宜耳。」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 宣云:「成其功。」苏舆云:「庄自变量语,见所遇非时。苟生当有道,固乐用世,不仅自全其生矣。」 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宣云:「全其生。」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 易取不取。 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当避不避。 已乎已乎,临人以德! 宣云:「亟当止者,示人以德之事。」 殆乎殆乎,画地而趋! 宣云:「最可危者,拘守自苦之人。」 迷阳迷阳, 谓棘刺也,生于山野,践之伤足。至今吾楚舆夫遇之,犹呼「迷阳踢」也。迷音读如麻。 无伤吾行!吾行却曲, 宣云:「却步委曲,不敢直道。」 无伤吾足!」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司马云:「木为斧柄,还自伐;膏起火,还自消。」 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成云:「桂心辛香,故遭斫伐,漆供器用,所以割之,俱为才能,夭于斤斧。」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喻意点清结局,与上接舆歌不连,歌有韵,此无韵。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