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汉语知识>>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名不虚传”与“名副其实”

以稿换稿 】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7月21日   阅读:

“名不虚传”,意思是流传开来的名声不是虚假的,指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语见宋·华岳《翠微南征录·白面渡》:“系船白面问溪翁,名不虚传说未通。”例如明·施耐庵《水浒传》十八回:“公孙胜、刘唐都道:‘莫不是江湖上传说的及时雨宋公明?’晁盖点头道:‘正是此人……四海之内,名不虚传。’”清·曹雪芹《红楼梦》十五回:“北静王笑道: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郁达夫《南游日记》:“立在瀑布下流的溪旁,向上一看,果然是名不虚传的一个奇景。”

“名”在这里指的是广为流传的好名声而不是坏名声,因此“名不虚传”是一条不折不扣的褒义成语。几乎所有的成语词典都标明用于褒义,《现代汉语词典》更是简明扼要地释为“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现在有人把它用于贬义肯定是错误的,有人用它来形容不属于名声范畴的事物,更是误用。请看例句:

⑴由此可见,“山西第一贪”货真价实,名不虚传。(人民网 2008年2月14日)

⑵之前记者在资料中了解到蒙曼是个“大迷糊”,果然名不虚传。(《河北日报》2008年1月8日)

⑶从市气象局传来的消息,再次验证了重庆“火炉”称谓的名不虚传。(《重庆日报》 2007年9月7日)

⑷北大荒真名不虚传,漠漠荒原,一望无边。(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08年5月30日)

⑸美国看病奇贵无比,果然名不虚传。(《国际先驱导报》2008年1月23日)

例⑴“山西第一贪”宋建平臭名昭著,人神共愤,显然不能使用“名不虚传”。例⑵蒙曼老师平时大大咧咧,说她“大迷糊”,虽无恶意,但并非美名,也不宜使用这条成语。例⑶例⑷的“火炉”和“北大荒”,都是名称而不是名声,使用“名不虚传”亦属误用。至于在美国看病贵是一个客观事实,与名声、名称都不沾边,错得更没有道理了。

“名不虚传”有个近义成语“名副其实”,意思是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适用范围较广,感情色彩也是中性的。例如鲁迅《华盖集续编·小引》:“这里面所讲的仍然并没有宇宙的奥义和人生的真谛……名副其实,‘杂感’而已。”茅盾《蚀·幻灭》二:“我诚然是小姐,是名副其实的小资产阶级!”魏巍《火凤凰》:“这是老北京名副其实的大杂院,前前后后不说有二十家,也有十八九家。”前四例改用“名副其实”正好合适。

【来源:网络整理】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