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励志创业>> 精英思维

精英思维

领导者人格魅力与执政能力

以稿换稿】  作者:王宁湘   发布:2013年02月26日   阅读:


  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领导者怎样才能具有驾驭市场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能力?美国著名成功心理学大师拿破仑·希尔博士有句名言:“真正的领导能力来自让人钦佩的人格。”强化亲民务实的人格魅力,是当前提高领导者执政能力的关键因素。
  一、人格魅力含义
  “人格魅力”是时下最时髦的流行语之一。何谓“人格魅力”,从语词解释的角度看,“人格”是指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涵盖三层意思:其一,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其二,个人的道德品质;其三,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人格魅力的影响力表面上并没有合法权力那样有明显的约束力。但在实践中常常发挥着权力影响力所不能发挥的约束和引领作用。从古今中外政治家的从政轨迹考究,仅靠权力树立起来的威信是不长久的,而靠人格魅力树立起来的威信是永久的。作为人民公仆的领导者,仅靠权力和职务的影响是不够的,要靠人格魅力去影响人、感染人、带动人。领导者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具有较为完美或独特的人格并由此产生对他人产生影响力、亲和力、吸引力和感召力的表现。人格则由思想、学养、道德、意志、气质、情感等诸多元素综合而成。“魅力”是指能吸引人的力量。“人格魅力”可以说是一面“精神旗帜”。孔子的“富贵于我如浮云”,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苟子的“从道不从君”,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这些意气风发的千古绝唱,至今仍熠熠生辉。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成为“人格魅力”的最好注解。“人格魅力”在我国作为一面“精神旗帜”与几千年传统文化统治地位的儒家“人性本善论”密切相关。儒家以“慈母”般的眼光看待人性,对人性持一种完全信任的态度。孔子说人“性相近、习相远”,暗含了性善的因素;孟子进一步发展为性善论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虽然主张性恶论,但他同时又强调只要经过一番修身养性,即可“化性起伪”,成为圣人。性善论经过宋代《三字经》的宣扬,几乎家喻户晓,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从某种程度上讲,  “人格魅力”在我国历史上有过积极的作用。从帝王到文人都主张“贤人之治”、“以德服人”,十分重视执政者的品质对社会的影响,虽然其本质上是为了维护统治,但也确实造福了黎民百姓。人格魅力往往是与“清官”联系在一起的,谈及清官,很容易想到明镜高悬、铁面无私的“包青天”。中国人对清官有着浓厚的情结,可谓情有独钟。多少世纪以来,无论多少朝代更替,清官情结依然凝聚在人们心底。“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豫剧《七品芝麻官》主人公的这句唱词成为相当多干部自律的格言。朱镕基总理就职时也说:“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话,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可见,清官对中国人影响之深。江泽民总书记也强调: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这实际上是要求领导干部们做“现代意义”的清官。因为“清官”毕竟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带有封建制度的烙印和一定的“人治”色彩,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封建社会下法制的软弱,这与我们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目标是不符合的。马克斯·韦伯在其著名的官僚制合理性设计理论中也认为,个人魅力型统治,建立在某个具有非凡气质的领袖的人格魅力之上,行政职务不是一种稳固的职业,也没有按正常途径的升迁,全凭领袖个人意志的直接指定,其行政体制的特点具反复无常性。所以,“人格魅力”、“权力道德”并不理性,只靠人的内心自律而没有外在刚性的制度、理性的法律加以约束,是极其危险的。建国之初,毛泽东指出,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然而晚年却错误地发动了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后来,邓小平同志总结得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即使像毛泽东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无须饶舌,这里的“不好的制度”当然指的就是由“人格魅力”异化所导致的“个人崇拜”。令人欣慰的是党和国家深刻反思并着手“权力制约”的理论探讨和制度建设。
  二、人格魅力影响执政能力
  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其执政的能力,这种影响主要通过领导者运用权力时产生的,使被领导者心甘情愿地为实现既定目标努力奋斗。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在总结他多年的管理经验时说:如果你想做团队的老板,简单的多,你的权力主要来自地位,这可来自上天的缘分或凭仗你的努力和专业知识;如果你想做团队的领袖,则较为复杂,你的力量源自人格魅力和号召力。由此可见,领导者只有把自己具备的素质、品格、作风、工作方式等个性化特征与领导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较好地完成执政任务。没有人格魅力,领导者的执政能力难以得到完美体现,其权力再大,工作也只能是被动的。
  人格或个性,按美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的界定,是指“决定人的独特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也就是说,人格是一个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的精神素质或独特的心理特征,它由动机、需要、信仰、价值观和能力、气质、性格等要素构成。其中能力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是人格的重要构成要素,可以彰显个性。领导者如果没有超越一般人的能力,是不可能具备让人敬佩的人格。执政能力如何体现人格魅力呢?
  积极进取,充满激情。领导者喜爱自己所做的工作,具备积极进取的意识,表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十分重要。因为,只有当领导者把爱和进取精神融入他所从事的工作中,他的潜能才能得以充分的释放,由此带来工作数量的提高和工作绩效的成倍增长;也只有当领导者将自己的激情融入他所从事的工作中,他的言行才具有号召力,从而吸引下属和群众自愿自动地追随,促进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没有进取心的领导者,是碌碌无为的官员;没有激情的领导者,是冷漠生硬的官僚。因积劳成疾而病逝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的人格魅力,核心就是——有激情。上级说他是“全区最有激情的干部之一”;同事称他“就像一团火能把周围的人点着”;部属则表示跟着这样的领导干事“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独立思考,敢为人先。领导者具备改变现状的冲动和能力,坚持不惟书不惟上,独立思考,大胆创新非常关键。因为,在传统的政治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各级领导干部队伍中并不缺乏遵守规则兢兢业业的努力工作者,而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打破常规者则屈指可数。为此,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伊始就明确倡导在全党范围内“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敢想、敢说、敢做”。他还针对党内思想僵化、随风倒、不讲党性、不讲原则、说起话来看风头、看风向等现象,一针见血地指出:“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人没有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转。把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对立起来”。以大刀阔斧改革吏治而闻名的江苏宿迁市委书记仇和,在全国率先大幅度撤并乡镇一级党政机构而闻名的原湖北咸安县委书记宋亚平,他们人格魅力其核心就是——敢为人先。不受传统和官场潜规则的束缚,不怕引起争议,敢于承担责任,由此实现了工作思想、工作举措、工作方式和工作局面上的突破,媒体将他们誉为当今中国基层的“政改明星”。
  亲民为民,求真务实。领导者是否真正把老百姓的利益和安危冷暖装在心里,顺心意,谋民利,排民忧,解民难,还是片面追求出政绩以及个人的仕途升迁或小集团利益的满足,是块试金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是贴在墙上,挂在嘴上,写在纸上或文件上的空话,而是要切切实实地落在具体的对策和措施上、体现在实际效果上。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若没有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没有亲民爱民为民的人格魅力,怎么可能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又怎么可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老百姓希望看到的是真诚坦率与他们声息相通的领导干部形象,而不是麻木虚伪的面孔。老百姓期盼的是能走进基层倾听他们呼声关心他们疾苦的公仆,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官员。被许多农民当作兄弟和朋友看待的原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和以“平民市长”著称的武汉市市长李宪生,他们人格魅力的核心就是——有人情味。无论是郑书记为叭仁坟山寨的村民们开辟致富路案例,还是李市长的“温情送麻木”案例,都表明了他们在运用权力的同时,在彰显施政能力的背后,有着深刻的人格底蕴的支撑。他们的作为印证了这样一句话语: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
  个性鲜明,心态健康。领导者具有鲜明的个性,健康的心态,宽阔的胸襟,坚韧的意志,良好的品格尤为重要。因为领导的关键是对人的领导,领导的本质实际上是对人的心理上的领导。因此,领导者必须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而且心理健康的人。笔者曾以“领导干部是否需要有个性魅力?”和“您愿意做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领导干部”等为试题,在某省级党校中青班学员中做过问卷调查,99%的领导干部选择了肯定的答案。从大环境看,加快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可以为培育领导者的健康人格提供适宜的土壤。从领导者个人来讲,无论处在什么环境中,你都有选择自己心态的自由,如果你能够以感恩的心态对人,以宽容的心态对己,以进取的心态做事,以顺其自然的心态看待仕途;如果你不再患得患失,不再计较名利荣辱,不再压抑真实的自我,你就会从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享受到快乐,就会在人生的舞台上展现你独特的风采。
  三、提升领导者人格魅力须加强人格修养
  一是要不断学习,增长才干。坚持向书本学习,深刻领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注重学习科学理论知识,掌握现代世界先进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坚持向实践学习,提高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本领。不断丰富做群众工作的才干。
  二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不求进取、无所作为的领导者,干部群众是不会拥戴的。善于发扬民主,搞“群言堂”。那些“官念”很重、习惯以权压人、搞“一言堂”、独断专行的领导者,是没有多高威信的。对待工作,要敢于负责,不揽功诿过。
  三是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处事公道、正派,不搞亲亲疏疏。和同事相处“玩心眼”、耍阴谋、拉帮结派、搞裙带关系,必然失去干部群众的拥护。要淡泊名利,清正廉洁。淳朴的老百姓最恨那些贪官、赃官和庸官,这些领导者根本没有“魅力”可言,最终将因其肮脏的灵魂、被历史和人们唾弃。
  四是重义轻利,真诚有信。领导者的“义”做到“四个正”:政治上要正、思想上要正、品行上要正、作风上要正。真诚,其核心意义是真实而不虚妄。古人说:“人无信,不立”,“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如果为政者不讲信用,就会失去人民的信任,国家也就难以生存。讲诚信,对领导者来说,必须做到“四自”、“三慎”。“四自”:即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三慎”,即慎初、慎独、慎微。领导干部应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作者:王宁湘  广西区委党校研究生院)

【来源:网络整理】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