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打电话趣闻
【小 中 大】【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加入会员】
先谈谈电话在商业与公关中的价值。笔者在海外考察时,人们都认为,对于民间秘书来说,正确接打电话是社会交往的“第一仗”。比如对方要到你这里来做一笔生意,或者接洽一件事项,通常先用电话联系。如果电话效果很糟,这种公关活动就会被取消,如果是做生意,也就会告吹。某次,同住香港的某教授,要考察公关问题,与香港的一位公关学校的校长电话联系,就因为对方讲的是广东“普通话”,他说的是四川“官话”,彼此都没有完全听懂,结果没有成行。
在公务活动中,电话更是十分重要的工具。一个电话如能解决问题,可以减少许多公文旅行,提高工作效率。其价值是很高的。这使我联想起台湾“二蒋”处理电话的艺术,也许有借鉴价值吧。“二蒋”,一个是蒋介石的二儿子、陆军上将蒋纬国,另一个是曾任国民(单字替换)(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秘书长的蒋彦士。蒋彦士的特点就是打出电话时,从来不要秘书先代拨通,再把机子转给他。因为这样一来对方得等待片刻,既不礼貌又浪费时间。蒋彦士认为,不受秘书的盘问,不需要在电话中听音乐,那种感受是很愉快的。蒋纬国打出电话,首先要自报名字,而不是“喂,喂,喂,你是哪个”地盘问一通。某次,一位外宾想见见他,于是台湾的礼宾司发出一份请柬给他,注明能否参加请电话复告。一天下午礼宾司突然接到这样的电话:
“我是纬国。”电话里礼貌地自报了名字。
“什么?请问你是谁?”接电话的秘书有点惑然。
“我是蒋纬国。”对方继续表明身份。
然而秘书不相信蒋纬国会自己打电话来,而且语气谦和,因此回答:“别开玩笑吧,你是蒋纬国,那我还是蒋经国呢。”就挂断了电话。
10几分钟后,一位上将出现在秘书的面前,客气地说,“因为电话里你不相信,我只好前来回报……”这或许是传说,但流传很广。
领导人亲自打电话与先自报家门的好处,一是表示了礼貌,可改进作风形象;二是节约了时间。一个领导人如果平均每天接打10次电话,都请秘书先去接转,再“喂,喂,喂”地询问一阵,需要一分半钟,一天就是15分钟,一年就浪费了5000多分钟,接近100个小时。当然这意思并非说高级领导人什么都得“事必躬亲”,而是指它对领导与秘书,都应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 上一篇:送礼礼仪
- 下一篇:秘书工作拒绝的礼仪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