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养为上
【以稿换稿】 作者:陈贤华 发布:2012年12月04日 阅读: 次
友人相聚,议及保健。
我说,我奉行古人名言:药疗不如食疗,食疗不如神疗。药能治病,食能养体。唯神既能治病,又可健身。其神奇作用,非药食可比。
甲友问何谓神疗?
我说神疗即是养心,清代著名养生家石成金说:“养身必先养心”。他在《长生秘诀》里指出:“凡欲身之无病必须先正其心,不乱求,不妄念,不贪欲,则无病矣。”元代罗天益说得好:“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古人又说:“百病生于气也”。
乙友问怎么养心?
我说养心之要,不外十二个字:心静神宁,清心寡欲,排除杂念,不受外扰。说简单点,叫做天天有个好心情。这“好心情”三字去不简单。有的人身居高位,食禄丰厚,住必洋楼,出必小车,但求取无己,觊觎更高职位,苦心焦虑,八方奔走,心力憔悴,何来“好心情”。有的人商海得意,有家产百万,可他并不满足,眼睛盯着千万,不免用尽心计,绞尽脑汁,尔虞我诈,又怕有人绑架、勒索,又何来“好心情”。
要做到心静神宁,必须绝贪欲、名欲、利欲、色欲,安于清贫淡泊,少受红尘世界的干扰。这说说容易做则难。我在崇州青峰山普照禅院看到一副对联,有益于养心。联云:欲除烦恼须无我,各有因缘莫羡人。“无我”即是忘我;“莫羡人”即不要眼红,不受外界干扰。庄子提倡“清静寡欲”以养寿,孔子说:“仁者寿”,又说:“大德必得其寿”。“仁”与“德”的核心是品德高尚,与人为善,不争不抢,不贪不淫,安于清贫,知足常乐。宋朝有个号称“四休居士”的太医孙景初,有一首“四休”诗足有助于养心:“粗羹淡钣饱即休,补衣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三平”即衣、食、住平平常常;“二满”即满足于己有的名和利。)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要做到“四休”,必有高于常人的境界,非一日之功也。
养心对防病有特效。现代医学证明:人体中本来就存在疾病基因,在良好的精神状忐下,它被封锁着,犹如被囚禁笼中的猛兽,不能危害人体。一旦情绪不良,如恐俱、忧伤、抑郁、悲哀、恼怒、嫉妒等坏情绪。这种坏情绪是一种触酶,能激活疾病基因,犹如把囚禁着的猛兽释放出来,袭击人体,疾病随之产生。所以善养生者,必静其心、宁其神、少欲念、禁贪心、淡名利、易知足、求快乐。养心之难,难在贪欲难禁。红尘世界,酒色财气、名利权势,多有诱惑力,境界不高,即受其干扰,就说不上清静淡泊,也就难有好心情。
丙友说,老陈说得有理。我有个朋友是某单位的副处长,自以为年轻、学历高、能力强。一次单位调领导班子,自以为该转正了,精神振奋,情绪昂扬,行走如风。当宣布班子之时,一听无他之名,顿时精神委靡,不思茶饭,闷闷不乐,或对人发火,情绪反复无常,似丧魂落魄一样,不久大病一场。
我插话说:这就是心理导至的疾病。这里使我想起了伍子胥过昭关,一夜之间须发尽白的故事,可证紧张、焦虑对人体的摧残。当代竞争十分激烈,许多疾病同心理有关。医学界提出:21世纪要特别重视心理健康。
丁友问:怎样才能获得心理健康?
我说,心理健康就是保持心理平衡,要善于自找快乐,把烦心事统统抛在脑后。烦心之事大多起于“欲”,故郑成功说:“养生莫如寡欲,至乐无如渎书。”这里我谈谈读书对养生的重大作用。
汉代学者刘向说:“书犹药也”,可以治愚去病。清代戏剧理论家李渔说:“惟好著书,忧籍以消,怒籍以释,牢骚不平之气籍以铲除。宋代欧阳修慨叹:“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我认为人的生活分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物质生活有限,精神生活无穷。物质生活过好,会消磨人的意志;精神生活越充实,人的境界越高,能看透人生,宠辱不惊,恩怨不记,无嫉妒之心,有成人之美。读书是精神生活的阳光雨露,可以滋润人们的心灵,调节心理,消除忧烦;可以活跃思维,防止痴呆,延缓衰老。所以读书是最好的保健医生。明代诗人于谦认为读书可以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他在一首诗中说:“书卷多情如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乾隆年间曾任内阁大学士的张英说得好:“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闲适无事之人,镇日不观书,则起居出入身心无所栖泊,耳目无所安顿,势必心意颠倒,妄想生嗔。处逆境不乐,处顺境亦不乐。”古人云:“腹有诗术气自豪”。好的书籍,文笔优美,语言风趣,情节感人,说理透彻,发人深省,给人以美的享受,净化人的心灵。
众友杂然应曰:读书养心的确是好办法,回去一定要选几本好书来读,以增长知识,调整心态,防止老年痴呆。
【来源:网络整理】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