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的职场四错
【以稿换稿】 作者: 黄仲立 来源: 互联网络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汉景帝三年,御史大夫(管监察的副总理)晁错突然被皇帝下旨处斩于京师。晁错是当时的能臣,表面上看,他是因力主削藩被杀的,可谓汉初一大冤案。但是,细细探究这个历史悲剧的根源,可以说,除了景帝糊涂,和政治斗争的因素外,晁错自身所犯下的几个职场大错,也是重要原因——
晁错担任过汉景帝的老师,因此深受景帝信任,景帝即位后,就任命他为“内史”(首都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晁错春风得意,不免有些看不起同僚,而同僚们对这个以火箭般速度提升起来的干部也看不顺眼。此时,一件事成了矛盾的导火索:晁错因为内史府的门朝东开,出入不方便,就在南边开了两个门,把太上皇庙的围墙凿穿了。这在当时可是大不敬的行为,可谓胆大妄为。丞相申屠嘉为此向皇上奏了一本。晁错听说以后,连夜进宫向景帝求情。于是第二天上朝,景帝便为晁错开脱,晁错没受任何惩罚。申屠嘉碰了一鼻子灰,气得一病不起,吐血而死。申屠嘉其实是个很正直的大臣,在群臣中威望很高,晁错得罪了他,就等于得罪了一大批人。此后,群臣虽不敢在明面上跟晁错对着干,却对他更加不满了。此战“胜利”后,晁错更加得意了。
然而,晁错不懂得,人在职场,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多么重要。他深受领导信任,本该更加谨言慎行,和同事搞好关系。可是,他却反其道而行之,终于激起了公愤,乃至在大祸临头时,朝廷一片喊杀之声,竟然没有一个人为他说句公道话。可见,“恃宠而骄,轻视同僚”是晁错的职场第一错。
没多久,晁错就被提拔为御史大夫(管监察的副总理)。当时,西汉帝国内部有许多藩国,这些藩国实际上是一个个独立王国,不受中央管辖,实属国家大患。于是,晁错就向景帝上了一道奏疏,建议削藩,也就是逐步夺取藩王们的地盘和实力。这个建议得到了景帝的支持,并立即实行。可是,过惯了舒服日子的藩王们哪会甘心吐出嘴里的肥肉?于是,景帝三年,以吴王和楚王为首的七个藩王举兵叛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吴楚七国之乱”。问题是,晁错在提建议时,从没考虑过实施起来的后果。在叛乱初期,中央王朝的军队连战连败的时候,汉景帝急得焦头烂额,向晁错问计,晁错却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这让景帝十分不满,群臣也认定叛乱是晁错惹出来的。
没错,削藩确实是能够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正确决策,但问题是怎么削藩,何时削藩,一旦引起叛乱该如何应对,这都是提建议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叛乱的账固然不该算在晁错身上,但他一味鼓吹削藩,却不做实地调查,提出什么“可行性方案”,这就导致了战争初期的失利。所以,身为下属,向领导提建议,一定要从大局出发,考虑详细,不能只图一时之快,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可见,“盲目提议,考虑不周”是晁错的职场第二错。
可能是被景帝逼急了,晁错竟然建议由景帝御驾亲征,率军前去平叛,说是可以借助皇帝的威望鼓舞军心,震慑叛军。可是这却引起了景帝更大的不满。景帝一定想,好啊,我按你的建议做了,出了事,你不说想办法摆平,反倒撺掇我去冒险,岂有此理?因为谁都知道,带兵打仗,是最危险的;留守京城,则是最安全的。晁错竟然提出这么个馊主意,不敢负起责任来,这就不但惹怒皇上,也让群臣愤愤不平了。
试想,如果此时晁错能勇于担当,挺身而出,或者积极出谋划策,或者自告奋勇去前线效力,汉景帝一定会把他倚为栋梁,即使有人挑拨离间,又岂能奈何得了他呢?可是,晁错却选择了把安全和舒适留给自己,把危险和辛劳留给领导。试问,哪个领导能容忍这样的下属呢?可见,“危难之际,不敢负责”是晁错的职场第三错。
更糟的是,晁错紧接着又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晁错长期和大臣袁盎不和,此时面对叛乱,就想把责任推到袁盎身上,并借机报复。于是就和副手及下属商量:袁盎这家伙当过吴王的属官,说过吴王不会造反,现在却反了。我们应该杀了袁盎,就知道吴王搞什么鬼了。晁错的副手和下属都不赞成,认为无凭无据,何况现在这样做于事无补。晁错听了,犹豫不决。袁盎却得到了消息,连夜求见景帝,说:“如今七国叛乱,为的就是杀了晁错,讨回原来的封地,皇上只要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会俯首认罪了!”景帝犹豫了一会,咬了咬牙,说:“如果真能平定叛乱,我何惜一晁错!”至此,晁错的悲剧命运彻底敲定。
唉,晁错犯的这个错误实在太严重了。实际上,袁盎并非小人,而且很有才干,在当时的名声一向不错。面对危险的形势,晁错更该团结这样的同事,以便安定内部,让大家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可是他却借机公报私仇,逼得袁盎为自保而反击,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反送了自己的性命。可见,“公报私仇,因私废公”是晁错的职场第四错。
晁错的悲剧让无数后人哀叹。然而,光哀叹是不够的,如果今天的职场中人,不能从中吸取教训,继续犯着晁错曾经犯过的错误,才是真正的悲哀。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