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下的职场奇迹
【以稿换稿】 作者: 牟淑荣 来源: 互联网络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麦克是美国一家电视台的记者,由于口齿伶俐,反应又快,所以除了白天采访财经新闻,晚上还播放7点半黄金档新闻,按说事业应该一帆风顺,却因为人不够圆滑,得罪了他的直属上司——新闻部主管。
在一次会议中,新闻部主管突然宣布,麦克改播深夜11点的直播新闻。所有的人都怔住了,麦克更是大吃一惊,他知道自己被“贬”了,但是极力镇定,甚至做出欣然接受的样子。
从此,麦克每天一下班就跑去进修,并在10点多赶回公司,预备夜间新闻的播报工作。他把每一篇新闻稿都详细过目,充分消化,丝毫没有因为夜间新闻不重要,而有任何松懈。
渐渐地,夜间新闻的收视率提高了,观众好评不断,终于惊动了总经理。总经理不高兴地把厚厚的观众来信摊在主管面前:“麦克为什么只能播11点,却不播7点半?”
总经理下令,由麦克播晚间新闻。于是,麦克被“请”回了黄金时段,并在不久后获选为全国最受欢迎的电视记者。
主管又想出了新花样,他故意当众宣布:“虽然麦克是学财经的,但是由他采访财经新闻容易产生弊端,以后他改跑其他战线吧。”麦克怒火中烧,但想了想,还是默默地承受了。
一个月后,总经理打电话给主管:“后天有财经官员来公司晚宴,请麦克坐陪。”
主管应付道:“麦克现在不跑财经了。”“不跑也得来,他是专家!”
从此,每有重要的财经界人士到公司去,都由麦克坐陪,并顺便专访。渐渐地,观众甚至同事都认为:麦克现在是大牌了,只有要人才由他出面。而每一位曾经接受麦克采访的人,都以此为荣。“不能厚此薄彼,以后财经一律由麦克跑。”总经理终于下了令。
麦克被“请”回了财经记者的位子。
电视界掀起了记者兼做益智节目的热潮,麦克获得了广告支持,决定也开一个节目。可是,连吃两计闷棍的新闻部主管板下脸,只准他制作一个新闻评论性的节目。虽然麦克知道此类节目极不讨好,收入又微薄,但仍欣然答应了。“你真是太笨了,这是主管在整你!”麦克的亲友为他担心。
果然,第一集,中午才录完影,下午主管就认为内容不妥,不准播出。而节目时段已定,麦克不得不拼命赶做另一集来替换,但他没有怨言,仍然做得十分起劲儿。有人说他傻,他只是笑了笑。
渐渐地,节目上了轨道,有了名声,参加者都是名噪一时的要人。
“以后每集脚本都请麦克直接拿来给我看!”总经理又下令给新闻部主管。这是因为总经理发觉,上节目的多是重要官员,轻忽不得,而麦克每周都有直接与总经理当面讨论的机会。
两年后,原来的新闻部主管调职坐冷板凳,新主管上任,正是麦克!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有句经典台词:“有一种鸟儿是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羽翼上永远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麦克显然就是这样的“鸟儿”。面对主管一次次的打击报复,面对一个个职场挫折,他既没有大吵大闹,也没有“上诉伸冤”,而是选择了微笑面对,用努力展现实力,用实力证明价值。这样,打击变成了考验,挫折磨砺了意志,职场逆境反而成了他价值的试金石。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能力也在增长,越来越多的“不可能”被他变成了“可能”,终于创造了一个职场奇迹。最后,所有人包括最高领导,都认识到了麦克的价值,打击他的主管自然像蜘蛛网一样被轻轻拂去了。
也许,我们没有遇到一个如此刻薄的上司,但职场生涯总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逆境,该如何应对?是一蹶不振,甘于平庸,还是奋力拼搏,永不言败?能否创造奇迹,全在你的选择。
编辑 王子峰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3日 现在的位置:演讲与口才>> 成人红版>> 职场经纬>>正文内容 辞职也可以如此优雅 点击数: 607 【字体:小 大】 【收藏】 【打印文章】 接收回传
安徽 夏江杰
信达贸易公司的餐厅内,觥筹交错,灯火辉煌。原来是市场部的李清杨另谋高就了,苏总特意决定公司聚餐,算是给李清杨饯行。“清杨,谢谢你几年来给公司做出的贡献。以后没事的时候,或是干得不开心了,就回来看看,这儿永远是你的家。”苏总的一番话推心置腹,让李清杨一直噙着的热泪终于涌出了眼眶。
奇怪!都说“铁打的职场流水的兵”,员工尤其是资深员工的辞职,往往会给公司的正常运作带来不小的困扰,因此一些公司常常会设置种种障碍;而有些辞职者觉得反正要走了,又怨愤于公司的阻拦,就大吵大闹: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不欢而“散”。难怪有些人把辞职称之为一场战斗。可是,李清杨的辞职却如此优雅,有什么秘密吗?
一
大学毕业后,李清杨在信达贸易公司干了三年,从一个毛头小伙成长为性格沉稳、业务熟练的谈判高手。为了两地分居的爱情,也为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有了跳槽的念头,恰在此时,早就盯上他的猎头公司给他介绍了深圳的一个待遇不错的新东家。
于是李清杨写好了辞职书,想到自己刚出校门便进了信达公司,这里给了他锻炼的机会,也给了他施展才华的平台,又用一晚上的时间精心撰写了一封感谢信。
第二天上班,李清杨瞅准老总独自在办公室的时机,将辞职书和感谢信一起递给了老总苏先生。苏总有些惊讶,清杨坦诚地说明了跳槽的动机,又深情地说:“苏总,这几年在您这里,我不但提高了业务能力,还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谢您,感谢公司里的领导和同仁,我希望能在公司的例会上读读我的感谢信……”苏总心里有些失落,但人往高处走,也很正常,于是说道:“现在公司的规模不大,年轻人确实需要更大的舞台去施展才华,可以理解……”
那天,李清杨与老总详细谈了一个上午。他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针对实际情况给公司提出了一些建议,老总听得很认真,也很感动,一个另谋高就的人,临走之时还对公司的事务这么上心,实在难能可贵。
【点评】
人才流动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有些跳槽者或者是深深厌倦现在的工作,或者是反感自己的上司,便趁机在辞职之际尽情发泄自己的不满。其实他们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跳槽的确证明了你的能力,但你的能力从哪里来的?谁给了你跳槽的资本?即便是单位对你有所亏欠,你也不能过河拆桥。有了这样的反省,就不会说话张狂,行为失当。李清杨在辞职之际,真诚地表达了自己对信达公司领导、同事的感激之情,并为公司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他以一颗感恩之心赢得了老总的理解。
二
下午,看到综合部就老赵一个人在办公室里,李清杨便走了进去。
清杨刚到公司不久就和老赵结了怨。中秋节单位发礼品,李清杨领到手的苹果却有不少是坏的。那个时候他比较稚嫩,说话做事难免冲动,当即就把苹果摔在地上,骂负责分发的老赵“狗眼看人低”。后来清杨虽然想到人家未必是有意的,但就是抹不下面子去道歉。
现在要走了,李清杨觉得有必要和老赵化解矛盾。都是为了生活而奔波,能有什么深仇大恨呢?他走到老赵面前,很真诚地说:“赵师傅,当年我刚从学校里出来,非常幼稚冲动,有些事情做得有失分寸,请您原谅……”老赵怔了一下,随即醒悟过来,于是笑呵呵地说:“没啥没啥,我也没放在心上……”两人“一笑泯恩仇”。
【点评】
在一个单位工作多年,难免会和周围的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其中不少是一时冲动的结果。另谋高就了,乘机损“仇敌”几句,甚至清算一下“新仇旧怨”,那是小人得志时的猖狂。而李清杨则在跳槽之际,反省自己的过失,修复人际关系,体现了他做人的风度,赢得了同事的赞赏。再说,跳槽者一般离不开原来从事的行业,山不转水转,是尖刻还是宽容,有关他为人处世的评价很有可能传到新同事的耳中,从而影响到他在新单位的发展。
三
获得了老总的批准,李清杨也没有在公司张扬自己跳槽的事。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不还是打工吗?就是薪水高了一点而已。再说,他也不想让公司的其他同事因此产生情绪波动。
按照公司规定,提出辞职一个月后才可以走人。这段时间,李清杨每天早出晚归,工作比以前更加勤勉了。公司有一家客户,还有一点去年的尾欠款,李清杨听说其经营状况有所好转,就主动申请去要了回来。跑了五六回,总算完成了任务。
周五下午的例会上,老总宣布了李清杨辞职的事情,同时让清杨宣读了他的感谢信。清杨的辞职让大家很意外,但是,他的感谢信让人心里暖呼呼的,以至于他读信时,好几次都被大家热烈的掌声打断。这种感人的场面也感染了老总,他宣布:“感谢李清杨这几年给公司作出的贡献,今天晚上大家一起到餐厅聚餐,算是给他饯行。”大家一起鼓掌欢呼……
饭后,李清杨和大家一一告别。坐上出租车不久,他收到一个同事的手机短信:“李清杨,我们大家一致认为你辞职时非常优雅!”
【点评】
见惯了跳槽者的张扬——跳槽证明自己有本事嘛;也见惯了跳槽者最后一段时间的懈怠和敷衍——反正很快就要走人了。可李清杨不一样,他低调做人,“不张扬自己跳槽的事”,竭力避免自己的辞职带给信达公司的消极影响;他高调做事,“工作比以前更加勤勉”,努力站好最后一班岗。“敬人者人恒敬之”,李清杨处处为公司着想,公司聚餐给他饯行,也算是对他的褒奖吧。
怀着一颗感恩、宽容、诚挚的心,李清杨得体地处置了辞职的事情,完成了他职场的“优雅转身”。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 上一篇:“丛林法则”:为职场成功人士鸣锣开道
- 下一篇:从10个故事学习员工管理和激励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