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材料靠平时
【以稿换稿 】 作者:何新国 发布:2016年07月15日 阅读: 次
材料如同原料,没有材料的写作就好比无米之炊。材料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人所共知,无需赘述。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写作而言,所需材料的性质是不一样的。进行文学创作,材料就是作者的人生阅历和体验,生活越坎坷、越艰苦、越曲折,阅历体验就会越丰富、越深刻、越独到;开展文史哲学术研究,材料主要存在于历史文献之中,博览群书,有学问才会有见识;从事机关文稿写作,材料来源非常广泛,既有理论的也有实践的、既有历史的也有当前的、既有国内的也有世界的,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综合。这里仅就机关文稿写作的材料收集问题谈一些体会和认识,希望对于年轻同志尤其是刚进机关而有志于从事文字工作者有所启发。
机关文稿写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文字工作。做好这项工作要把握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熟悉单位工作,二是熟悉大政方针,三是熟悉表达技能。这三个方面都与收集材料有关。熟悉本单位工作是机关文稿写作的重要基础。以浙江省人大工作为例,刚进省人大机关工作的新同志应该从何处着手呢?首先,要抓紧学习宪法、地方组织法、选举法、立法法、监督法、代表法等与人大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以及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的议事规则,了解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运作等基本情况。纸上得来终觉浅,还要亲自参加会议,包括省人大会议、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等有关会务工作,到现场去感受和体验,与法律规定相互印证,从而增强印象、深化理解、提高认识。其次,要抓紧学习了解人大工作的历史和现状。最简单实用的办法就是阅读最近几年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由于常委会工作报告经过精雕细刻,吸取了各有关方面的意见,经过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具有精要、规范、权威等特性,因此阅读时要采取精读的办法,仔细体会报告关于工作的分析概括、叙述评议、归纳总结,把不同年份的报告进行相互比较,注意表述上的细微区别,从而把握人大工作继承与发展的脉络关系。不仅了解人大工作的历史,而且知道人大工作的现状,哪些工作是继承性的,哪些工作是创造性的,尤其是一些概念和提法的来龙去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可以少走弯路,缩短与机关老同志之间的距离。再次,要抓紧学习了解省人大机关的工作制度。人大工作讲法律,机关工作讲程序,这些都集中体现在制度方面。计划经济时代机关工作主要依靠师傅带徒弟进行传帮带,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当前机关工作重视规范化建设主要依靠制度办事并进行传承。新同志进入机关,首要的还是深入学习既有的工作制度,不仅可以快速地了解办事的程序和方法,而且有利于一开始就树立尊重和依靠制度的习惯与精神。当然,也不能忽视借鉴老同志的工作经验,因此同时要向老同志学习,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和敬业精神。要把向制度学习与向老同志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更好更快地了解机关工作程序方法,熟悉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
熟悉党的大政方针是机关文稿写作的前提条件。党是我们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大政方针是人大工作的指导思想。人大工作和建设中的重大事项,事先要向同级党委请示,事后要及时向同级党委汇报。地方立法就是把党的意志经过法定程序转变成国家意志,监督工作就是确保宪法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遵守和执行、确保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确保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人民用好权,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就是推进国家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人事选举任命就是把党委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选举任命为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和工作人员。总之,人大工作和建设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坚持党的领导是人大工作一条重要政治原则,是人大工作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有鉴于此,在人大机关从事文字工作,必须讲政治、讲大局、讲法律,坚持党的领导、树立全局观念、运用辩证思维,深入学习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并以此指导文稿写作实践。学习党的大政方针,可以阅读上级党委下发的文件,尤其是中央有关文件,可以阅读人民日报和本级地方党报。阅读中央文件不是任何人都有这个条件,所以重点要抓好人民日报的阅读。人民日报是我们党的喉舌,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决策部署首先都在人民日报上表达出来,因此只要坚持阅读,足够我们了解党的大政方针。另外还有,人民日报刊登的文章体裁多样、内容丰富、观点鲜明、水平层次很高,坚持认真阅读,对于提高写作表达能力是非常有好处的。
熟悉文字表达基本方法是机关文稿写作的必然要求。文字表达技巧虽然属于形式方面的东西,但却是几千年来人们不断总结出来的规律,简单地说包括句、段、篇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志而言,可能不存在什么问题。但对于其他专业的同志来说,从多年实际情况看,这方面问题依然一定程度地存在。现在到省级机关工作的高校毕业生都具有硕士以上文凭,但真正走上文稿写作道路而且能够独立完成任务,快则三五年,慢则七八年,而且还需要个人持之以恒地作出艰苦努力。现在的问题是要尽可能缩短这一过程。从写作技术层面看,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依靠学习。一是学习专门的教科书,二是结合阅读具体的文章进行学习,即机关文字工作者在阅读文章时还要特别留意写作表达方面的问题。通过多阅读,多分析,多思考,不断熟悉思想表达和文章写作的基本方法,包括造句、构段、结篇等各种方法。古人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大量阅读、分析、思考的基础上,把自己所学所思所悟逐步地运用到具体文稿起草当中,这样才算是对于方法的基本掌握。
熟悉单位工作情况、熟悉党的方针政策、熟悉文章基本写法,为机关文稿起草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如果做到这一点,基本上就可以写出好文章,满足工作的需要了。但是,机关文稿起草是一项没有止境的工作,决不能安于现状、满足于现状,不仅要做到自己满意,而且还要让领导乃至广大读者满意,必须精益求精,因此要广泛地占有材料,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切实搞好文字综合工作。前人治学,收集材料靠读书,或者做资料卡片,或者做读书笔记,或者做眉批点评。这些材料对于学者而言可谓终生有用,依据这些材料撰写出来的文章著作属于个人研究的成果。而我们在机关从事文稿起草,主要是为领导、为机关、为群众服务,是综合性的幕后服务工作,说到底我们所写的工作方面的文章自己没有知识产权,而且由于社会发展、领导更换、工作变化等都需要我们很快地去适应,这决定了我们所收集的材料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特征,很多材料不久就会过时失去效用。这些特性直接影响到我们收集、处理、利用材料的方法。
第一,收集材料要处理点和面的关系。今天收集材料,途径非常多,可以上网搜索,可以到图书馆查找,可以到资料室翻检。资料信息是海量的,而我们所需是有限的。在无限之中发现有限,需要鉴别能力,需要处理点和面的关系,这都取决于对工作的熟悉程度。在人大机关综合部门工作,一方面要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另一方面要重点关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一方面要关注地方人大工作新进展,另一方面还要关注人大理论研究新动态;一方面要熟悉本省地方人大工作情况,另一方面对于兄弟省市区人大工作也要密切关注。对于当前人大工作和建设,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尤其对于实践当中的创新之举、优良之法、经验之谈等,要善于从法律、政治、实践的角度进行分析把握,区分清楚哪些是合法合理的,哪些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哪些是可以参考借鉴的。
第二,注意阅读重要讲话、专题研究、调查报告等综合性很强的文章。高层领导在重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分析形势、部署任务、明确方向,谈认识、讲措施、提要求,内容广泛、全面、深刻,是我们了解这方面工作的生动教材。专题研究文章,在大量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有对历史事件脉络的梳理,有对现实存在问题的剖析,有对进一步开展工作的对策建议,是我们了解专项工作的得力助手。针对现实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调查报告,有情况叙述、问题分析、对策建议,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是“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的实现途径。这三种类型材料都是大块文章,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点是内容全面、信息量很大、阐述分析深入,经常阅读不仅可以掌握各方面情况,而且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而这正是机关文字工作者写作能力关键之所在。
第三,材料要消化吸收而不能仅仅掌握占有。收集材料目的在于应用,应用材料应该是综合表达而不应该是简单地摘抄。简单地摘抄与综合表达是运用材料不同的两个阶段和层次。与此相对应,处理材料的方法可以区分为掌握占有、消化吸收。有的人做卡片、剪报纸,收集材料下了很多功夫,但没有认真消化吸收,结果运用材料比较生硬,简单抄录的痕迹往往显而易见。由于现实当中简单地摘抄资料(有的简直就是“复制”加“粘贴”)等现象还一定程度地存在,所以有人就认为机关文稿写作不过是抄来抄去而已,即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是也。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是对于机关文稿起草的曲解。正确的做法可以是,及时阅读理解,及时消化吸收,在借鉴别人智慧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进而把这种认识水平转化为文字综合表达的实际能力。
第四,读书笔记是收集材料简便实用的方法。剪报、复印、卡片在收集材料方面的作用不可否定,但问题在于储藏、分类、寻找比较麻烦,而且容易使收集材料停留在掌握占有阶段。与收集材料重在消化吸收相适应,做读书笔记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好方法。碰到好的材料,首先要抓紧及时阅读,深入分析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其写法,把自己分析理解的结果简要地记录在案,并在笔记本上注明文章的作者与出处。假如是一篇上万字的文章,经过阅读分析理解,好的思想观点,好的表达方法,好的篇章结构,或者还有其他方面的体会等等,都已经记录在笔记本上,眼看、脑思、手记,多管齐下,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要点,上述要点与原文相比肯定是非常精简的,至此原文可以不必收藏,将来如果需要,找起来也毫不费力。这样的笔记本随时随地翻阅,相当于复习巩固,事半功倍,效率很高。推而广之,这也是一种读书的好方法。据传,原杭州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蒋礼鸿先生曾经讲过,案头上的书要越读越薄,肚子里的书要越读越厚。上述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可以处理好这种厚与薄的关系。
【来源:何新国讲公文写作新浪博客(授权转载)】
- 上一篇:人民日报2010年7月7日社论点读
- 下一篇:人大常委会会议结束讲话稿的写作小结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