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秘工作>> 业务性工作>> 文稿撰拟

文稿撰拟

公文诀:言简意丰

以稿换稿】  作者: 公文帮   发布: 2019年06月02日   阅读: 次 【    】【收藏

言简意丰,就是我们时常称赞的“文字干净”。一篇公文,篇无闲句,句无闲字,就像金刚石一样,体积小、密度大、硬度高,这是文字工作一种很高的境界。对那种综合性较强的公文,往往需要包含比较宽泛、丰富的内容,要把该体现的内容都有所体现,尽量丰富完整,做到“咫幅容千里、尺水兴波澜”;但又不能片面追求信息量而面面俱到,搞成包罗万物、气象万千的“一锅粥”。这就对文字的概括力、表现力提出比较高的要求。

打蛇打七寸,写公文也是如此。要抓住关键、掐住要害,一语中的、力透纸背,把丰富的内容高度凝练出来,写得绘声绘色,既简练、又深刻,既有美感、又有力度;要有惜墨如金的意识,对文字要反复推敲,仔细斟酌,留其精华,去其累赘,坚持不懈地追求“吝啬的语言”。既是一种能力、一种功底,也应当成为一种职业精神、职业追求。

一、凝练出“整体全貌”

常常有领导批评一篇材料“一锅汤”,提不起纲来,我理解,就是没有把反映事物的整体面貌很好地提炼出来,抓不住要点。毛主席当年为抗大题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后来这三句话、八个字被概括为“三八作风”,非常简洁、明确、易记。虽然现在不用这个提法了,但这种高度凝练的概括方法堪称经典。

例如,曾经在某地方报纸上看到一篇市委全会结束时的领导讲话,对为期5天的会议情况是这样凝练的:

我们集中五天时间召开市委全委会、套开项目拉练会,我们两次电视直播、覆盖市县乡、直插第一线,我们晒出上半年各项工作的成绩单、画出下半年攻坚决胜的路线图、发出新时代治南兴南的动员令。

有过大型办会经验的同志一定能够想象到,类似这种开5天的市委全会的内容之丰富、环节之繁多、组织之复杂,很容易写成流水账。但本文采取“整体上统、局部上联,内容上合、文字上拢”的方法,寥寥数笔,化繁为简,将会议内容全景式、立体化地勾勒出来;尤其是“晒出成绩单”“画出路线图”“发出动员令”,词用得动感十足,非常值得学习、借鉴。

二、凝练出“主要环节”

相对上一点,凝练出主要环节也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换了一个维度,把反映事物、开展工作的主要环节拎出来,不烦冗,无疏漏。要做到“文简而意周”,而不是“螃蟹吃豆腐——抓的不少,吃的不多”。

例如,有篇某企业以提升人才队伍建设质量为主题的领导讲话稿,是这样论述的:

选才要“精准画像”(围绕事业需求和人才特质,反复雕琢,力求精准,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招才要“不惜血本”(攀高枝、找高人,求贤若渴,对“千里马”要给待遇、给荣誉、给平台);

容才要“海纳百川”(要包容“刺头”,包容有缺点的“英雄”);

用才要“准确匹配”(合适的人把放到合适的岗位上,绝不能凑合将就,搞差不多、和稀泥);

育才要“超前投入”(瞄准事业未来发展,对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和能力建设,要超前投资、大力投入、及早行动)。

这样就把人才队伍建设分解成选才、招才、容才、用才、育才五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目标、不同的要求,这样环环相扣、延绵递进,就具有较强的层次感和思想性、指导性。

三、凝练出“特点特征”

善于抓住事物最具有个性、最与众不同、最能说明问题的特点和特征,勾勒出生动简洁、不蔓不枝的文字画像,不能千人一面,也不能无限拉长。欧阳修名作《醉翁亭记》,开篇一句“环滁皆山也”,即是典范。《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章节有句“那雪正下得紧”,寥寥数笔,信手点染,即是一幅风劲雪大、意境深远、情景交融的写意画,尤其是一个“紧”字,极其传神,境界全出,金圣叹评价“绝妙”,鲁迅称赞有“神韵”,堪称简洁凝练的极品,值得认真体会、反复咀嚼。

例如,曾主笔撰写某企业领导在年会上的致辞,对一年来全体员工的辛苦付出,是这样表述的:

一年来,你们胸怀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奋战在各自不同的岗位,通宵达旦、攻坚克难,舍家离子、远赴异乡,披星戴月、风餐露宿,踏雪驰骋、战天斗地,忍辱负重、调解斡旋,用敢战的勇气、默默的坚守、无私的奉献,书写着对使命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撑起了单位发展一片又一片的天空。

就是连用五组十个以言简意赅、干净利索、鲜活动感的短语,生动刻画了该单位五类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画面,念起来短促有力、郎朗上口,不经意间就把大家都带入各自的工作场景之中,让每名员工激起了回忆,触发了共鸣,受到了感染,取得了很好的现场效果。

四、凝练出“成果效益”

文字材料是宣传成绩、扩大战果、转化成果的重要载体。如果材料里对成果效益提炼得不充分,甚至就没有概括出来,很大程度这项工作效果将会打折扣,久而久之就被淹没了。对成果效益的凝练,既要精准概括、又要实事求是,不能刻意扩大、过度拔高,更不能搞“标题党”、走极端化,刻意追求轰动效应。

例如,曾阅研过某政协委员对参政议政的经验体会材料,就是将工作成效凝练为三句话、九个字,“接地气、找高人、捞干货”:

接地气,就是深入一线搞调研,结合社会关切,把发言和建议的主题选在民生关注的重点问题上,立足本职讲实话心里话;

找高人,就是多方征集顶尖专家学者的意见,汇聚各方智慧,努力让发言和建议达到较高水平;

捞干货,就是坚持聚焦问题,提出务实管用、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措施建议。

这种凝练就显得非常干净利索,既然概括出了工作的思路、经验和成效,又使得文章得到很好地升华,体现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和理论水平。若无深刻见识,非经千淘万漉,是得不到这样的神来之句的。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来源:公文帮】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