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领导咋去做,才有人愿意去写材料?
【小 中 大】【收藏】 作者: 活着的石头 来源: 公文选萃 阅读 次 【加入会员】
用人导向直接决定了一个单位是否有人愿意写材料。从这点上看,这篇投稿,直击了厚植写材料土壤的关键。
坚持在完善管理机制上做文章
充分厚植笔杆子成长发展土壤
2019年初,在某省政府系统秘书长办公厅(室)工作会议上,该省政府秘书长明确指出,当前公文写作人才缺乏,要建立完善可行的激励保障机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能写会写想写,而且写得好的优秀人才。
作为一名多年奋战在公文写作一线的公务人员,就如何厚植土壤,完善机制,切实激发公文写作干部热情分享三点想法。
首先,构建多元畅通的晋升机制是根本。
进入体制内,晋升发展是谁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因为这既关系理想,也关系生活。能够成为笔杆子,本身就是对能力的一种认可。但是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在晋升时,通常会面临两个尴尬的境地:一是它不是业务部门,几乎没有具体、明确的业绩可以评判,容易被忽略掉;二是能力突出的笔杆子,往往成了单位不可替代的“钉子”,对于领导来说,是不愿意轻易提拔或更换的。
因此,解决好笔杆子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是厚植土壤的根本所在。
一直以来,(单字替换)(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都把事业为上、注重实绩、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标准。当前,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全面推进,也是要着力畅通渠道,建设更加专业、更高素质的现代化公务员队伍。我们要在落实制度保障上下足功夫,拓宽写作人才发展空间。
一要持续优化选人用人机制。坚定不移落实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要求,充分考虑机关公文写作岗位工作特殊性,减少硬性数据指标考核,酌情增加上级主管领导、部门负责人考核评价权重,研究建立本区域、本部门写作人才库和人才培养发展计划,在选拔任用干部时,优先将写作人才纳入后备,并适当倾斜选用比例,尽可能解决好写作人员职务、职级问题,使他们有机会到更加重要的岗位上去发光发热、做出贡献。
二要有序畅通多元流通渠道。积极推进写作人才遴选和公选工作,设置专门岗位,选拔专业人才,进一步打破职业发展屏障,让写作人员心有所盼、干有所愿。探索推进写作人员部门内跨岗位、区域内跨部门任职,对于一批能力优秀、年龄适当、政 治坚定、作风优良的公文写作干部,要敢于打通部门、岗位边界,积极选派任职,尽可能拓宽写作人才发展渠道,形成典型示范、榜样带动的激励效应。同时,还要做好“笔杆子”的上挂下派工作,既要写作人才有机会到更高层级单位和部门学习先进经验、拓宽眼界思维,也要深入一线实践,丰富阅历,掌握素材,为更好储备写作打好坚实基础。
其次,健全有效到位的保障机制是关键。
公文写作,通常是一个单位中工作时间最长、内容最枯燥的岗位之一。公文写作干部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从来不以得到多少衡量工作,只要组织有需要,就会冲在第一线。越是这样,就越要建立完善公文写作队伍的保障扶持政策。
一要完善加班补贴和补休假管理办法。公文写作干部的辛苦是公认的,愿意从事这份工作的也不多,主要原因在于时常挤占休息时间,身体熬垮了,待遇也没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要探索推进加班补贴和补休假并行办法,对于经常性熬夜、加班从事公文写作工作的干部,要适当给与岗位津贴、加班补贴,也可试点推行以弹性休假替代补贴等办法,尽可能维护公文写作干部的合法权益。
二要持续加大考核评优表彰力度。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工作干得好不好、干出了什么成绩,最终还是要靠笔杆子们的努力展现出来,是画龙点睛的重要一笔。所谓,重视笔杆子、培育笔杆子,一定要把笔杆子们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培养出来。在各种选优、评优工作中,要给公文干部以比例、以名额,对于辛勤的工作者、踏实的奋斗者,我们要公平对待,更要大力弘扬。对于高质量文稿,要及时给予撰稿者以肯定和表扬。对于许多笔杆子来讲,已经习惯了“热闹与我无关、风景与我无关”的单调生活,能够得到一份荣誉,即便只是领导的一句鼓励和认可,都能倍感成就和满足。
他们其实也是非常纯粹和可爱的人。
最后,建立实用的能力提升机制是重点。
机关公文写作,是一个持续学习、不断提升、日益巩固的过程。公文写作干部普遍存在强烈的学习意识、本领恐慌意识,有着极大的能力提升需求。很多笔杆子都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进行“自我充电”、知识升级。我们一定要重视并解决好这一需求。
要舍得为笔杆子们学习、教育、培训投入,明确预算支出计划,切实加强经费保障。要关心一线公文写作干部知识需求、业务盲点,做到精准补缺、针对性提高。要丰富学习培训方式,通过外出脱产学习、专家内部培训、经验座谈交流、在线教育等,持续增强业务培训的生动性、趣味性和专业性,达到多源提升、综合提高的目的。要坚持推进机关干部公文写作能力普遍性提升工程,在着眼做强专业人才的同时,也要引导全体公职人员学习写作、熟悉写作、能够写作,达到一般性材料人人可写、重要材料有人可写的工作目的,也为挖掘新的写作人才,提供储备支撑。
此外,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要尽可能让专业的领导管专业的人,形成以老带新、传承有序、精益求精的工作局面。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相轻。但是公文写作是一个逐步沉淀、逐步提高的过程,公文写作水平的高低,与工作经验的丰富与否,有着直接的关联。公文写作干部普遍有尊重前辈、学习前辈的优良传统。坚持以专业的领导管专业的人才,能够很好实现以老带新、共同提高的工作目标。大家都知道,文字一旦产生,就会有作者自己的骄傲。交给经验丰富、业务熟练的领导或者前辈修改,可以知不足,有进益,得欢喜。反之,则不尽如人意。
公文写作是机关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但是无人可用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前段时间,有个宣传部的朋友同我讲:一天,某市直单位一把手专程拜访部长,期间,大为诉苦,说全局机关上下200余人,硬是找不到一个能够写出材料的,干出了漂亮的工作却呈现不出好的经验,徒呼奈何。无奈之余,想起宣传部肯定人才多,此程前来,其实就是为了借人。部长一脸无奈,说整个宣传部也是青黄不接,一有材料,经常是副部长亲自捉刀,无人可用。
听到这个事情后,我深受触动。人才与土壤本就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唯有土壤肥沃,才能育良木、栖良禽。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办法和举措落实起来,厚植发展的土壤,为公文写作干部的成长营造适宜的环境,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喜欢上写作,投身到公文写作的事业中来。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