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秘工作>> 实务性工作>> 观点见地

观点见地

“两学一做”学习体会89%的人做不到这一点

以稿换稿 】  作者:笔头客   发布:2016年09月16日   阅读:

“两学一做”活动开展过半,现在已经到了见成果、显效果的关键阶段。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唯有真学真信,才能真懂真用。最近,老笔头QQ群里有朋友在问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应该从什么地方破题,学习体会该怎么写,怎样才能领悟透、结合实际贯彻好?

其实这是一个很难统一回答好的问题,习总书记的讲话博大精深、高屋建瓴,同时又很有针对性、很接地气。但大家从事的领域、行业不同,目前的年龄、党龄不同,经历的阅历、背景不同。因此,学习系列讲话,大家的感受和体会也不同。

我认为只要是认真学习真学、躬身实践真用,就是很好的。现在大家在“两学一做”中写了学习心得体会,有的在老笔头QQ群中进行了交流。总结和梳理大家的体会心得,老笔头感到,无论什么样的学习体会,核心都是要通过讲体会、话感悟,让别人从中看到自己的思想、素养和品质。否则,心得体会只是不走心、不入脑的应景文章。在具体操作上,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学习理解,供大家参考:

在讲认识中体现思想深度。谈对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认识理解,是学习体会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内容。这方面的文章有很多,我们本周将专门在“两学一做”精华荟萃中遴选一些好的发言。今天我们主要从方法论上来交流一下。谈认识很容易“高、空、远”,使务虚成为形式。那怎样才能把认识谈透、谈精、谈出彩呢?我们感到关键要“三忌”:一忌照搬照抄。高大上的话有很多,人民日报评论版足够用了,但简单搬过来,一方面容易跟大家“撞稿”,另一方面也不符合身份。这就需要在深入理解把握原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二忌过度拔高。不要一整就上升到政治路线、历史发展的高度,有的时候适度用历史眼光来看是对的,但这样的语言不宜过多。三忌脱纲离谱。就是要结合当前形势、结合单位实际来谈认识,不要泛泛而谈搞“两张皮”。

在讲形势中体现视野广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往往是普适性的,因此在谈体会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把眼光放在“两学一做”或者是党的建设上,要结合哲学、政治学、文学、历史学等领域,这样的认识让人感到视野宽阔、大气磅礴。在具体操作上,应该注意把握这么几个维度:一是历史的维度,就是要把“两学一做”放在我们党组织党内教育的进程中来看,从延安整风到先进性教育,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三严三实”到“两学一做”,其中有着鲜明的主线和传统的传承,包括整风精神、问题导向等等,这都能体现一种视野的广度。二是政略的维度,就是要放在当前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去审视,要紧跟党中央的声音,在体会中体现政治意识、看齐意识。三是发展的维度,就是要放在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发展进程中谈体会。

在讲规律中体现素养厚度。如果是一定层级的领导干部,讲规律体现出的是“执简驭繁”的领导艺术;如果是新人,那么讲规律能体现爱思考、善总结的素质能力。所以,在认识体会中要注重体现对本行业本领域相关规律的思考。规律怎么体现呢?首先,联系是规律。普遍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结合党建工作,“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讲的是联系,“破立并举、纠建并重”讲的是联系,“综合施策、群策群力”讲的也是联系。第二,经验是规律。每个单位、每个部门都有长期坚持的好做法好经验,有些可能土的掉渣,但却非常好用,因为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经过历时沉淀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悉心研究以往相关工作的成果。第三,变化是规律。就是要注重在认识体会中谈发展、谈趋势、谈演变,这体现的是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的素养,有了这样的辩证思维,才会让人眼前一亮、刮目相看。

在讲工作中体现尽责态度。对大多数人来讲,没有脱离工作的认识体会。换句话说,绝大多数认识体会都是建立在把握工作、梳理工作、解析工作的基础上的。在谈工作的时候,不能像年终总结一样简单罗列,要用“认识体”去阐释。我们感到要把握这么几“有”:一是要有“忧患”。就是对事业的发展要有忧患,但要把握好度。二是要有“热爱”。就是要体现对本职工作的尽心尽职。三是要有“担当”。就是对工作中遇到的矛盾问题,遇到的“硬骨头”,要敢于涉及,尤其是作为一定层级的领导干部,更应该敢于直面问题、敢于解决问题,这样的发言才让人肃然起敬。

在讲精神中体现情感温度。体会材料是比较偏重个人的材料,应该有适当的情感元素在里面,才显得有味道、有温度,让人听起来很暖心甚至很感动。我们以前看过一些学习体会,是采取夹叙夹议的方式,结合个人成长进步,结合个人心路历程,甚至是在工作生活中的一些苦累、纠结等历程写的。也许没有太多的认识高度,但这样的材料能够打动人。但在叙事的过程中,还是要避免讲故事式的侃侃而谈,把最深刻的部分表达到即可。适当的时候,还应该辅以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尤其是多年后回过头怎么去看待那段历程,这样的材料就更显得丰满,更能够直击人心、引起共鸣。

【来源:老笔头(ID:oldbitou)】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