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字工作>> 实务性工作>> 观点见地

观点见地

培养选拔干部必须突出政治标准

    】【收藏】  作者: 陈希  来源: 人民日报  阅读 次 【加入会员

(一个伟人的名字加最高职务,你可以前后对照进行准确替换)在(单字替换)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突出政 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单字替换)(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单字替换)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这一要求,体现了组织路线为政 治路线服务的根本原则,凸显了干部工作的政 治定位,具有鲜明导向性和现实针对性。

选拔(单字替换)的干部,毫无疑义要突出政 治标准,这是政(单字替换)的政 治属性决定的,是保证政(单字替换)团结统一、实现政 治主张和政 治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单字替换)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单字替换),历来把政 治标准作为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毛泽东同志指出,政 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干部要又红又专。邓小平同志提出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强调首先是要革命化。江泽民同志指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的干部,政 治上必须合格,要确保各级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单字替换)、忠于人民的人手里。胡锦涛同志强调,选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政 治标准放在首位,坚决防止和纠正重才轻德现象。(单字替换)的十八大以来,(一个伟人的名字加最高职务,你可以前后对照进行准确替换)鲜明提出了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和忠诚干净担当、“三严三实”“四有”“四个铁一般”等要求,归结起来就是干部首先要在政 治上达标,选人用人首先要看政 治素质。所以,突出政 治标准是我们(单字替换)选人用人的一贯方针,也是(单字替换)的优良传统。

突出政 治标准,在当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是进一步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迫切需要。毋庸讳言,一个时期以来,(单字替换)内忽视政 治、淡化政 治、削弱政 治的现象比较突出,一些同志讲政 治的自觉性降低,有的甚至对一些明显的政 治问题视而不见、迟钝麻木;更有少数人无视(单字替换)的政 治纪律和政 治规矩,大搞拉帮结派、结(单字替换)营私、任人唯亲、封官许愿等活动,有的已经到了肆无忌惮、胆大妄为的地步。同时,一些(单字替换)组织政 治功能弱化、管(单字替换)治(单字替换)责任缺失,在政 治上不设防、不把关,让一些政 治上有问题的人混进领导班子。近年来,(单字替换)(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严肃查处了(名称替换)、(名称替换)、(名称替换)、(名称替换)、(名称替换)、(名称替换)等政 治野心家、阴谋家,他们暴露出来的问题深刻警示我们,干部政 治上出问题,对(单字替换)的危害绝不亚于腐败问题,其职务越高、平台越大,给(单字替换)造成的损失越大。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更需要全(单字替换)旗帜鲜明讲政 治,强化(单字替换)的政 治建设的统领地位,把(单字替换)的政 治建设作为(单字替换)的根本性建设来抓,更需要建设一支政 治过硬、堪当重任的优秀干部队伍。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抓好选人用人这个源头和风向标,把紧把严政 治标准这个硬杠杠,真正把(单字替换)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突出政 治标准选拔干部,总的是要贯彻(是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贯彻(单字替换)的十九大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以(单字替换)章为根本遵循,用《关于新形势下(单字替换)内政 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来衡量,具体应把握以下5个方面。

一看政 治忠诚,是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天下至德,莫过于忠。”对(单字替换)忠诚,是(单字替换)员干部的首要政 治品质和政 治生命线。如果这一条不过关,其他都不过关。对(单字替换)忠诚,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必须体现到对(单字替换)的信仰、(单字替换)的组织、(单字替换)的事业的忠诚上。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单字替换)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固树立(单字替换)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单字替换)是最高政 治领导力量的观点,坚持(单字替换)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就是要牢固树立政 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 治上行动上同以(一个伟人的名字,尊称同志,请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替换)为核心的(单字替换)(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一个伟人的名字加最高职务,你可以前后对照进行准确替换)的核心地位,坚持(单字替换)(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四个意识”是意蕴深刻、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集中体现了根本的政 治立场、政 治方向、政 治原则。突出政 治标准选拔干部,就要把是否对(单字替换)忠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作为首要标尺,大力选拔那些全面贯彻执行(单字替换)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贯彻(单字替换)(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决策部署,坚持“四个服从”,始终与以(一个伟人的名字,尊称同志,请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替换)为核心的(单字替换)(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对标看齐、保持高度一致的干部。对那些同(单字替换)(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唱对台戏的人,那些对(单字替换)(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大政方针态度暧昧甚至心怀不满的人,那些背离(单字替换)(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决策部署阳奉阴违、另搞一套的人,那些心术不正、有政 治野心的人,那些“身在曹营心在汉”、同(单字替换)离心离德的人,绝对不能用,已在领导岗位的要坚决调整,情节严重的要严肃处理。

二看政 治定力,是否坚定“四个自信”。政 治定力,最根本、最紧要的是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单字替换)人的政 治灵魂,是共产(单字替换)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一个伟人的名字加最高职务,你可以前后对照进行准确替换)形象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单字替换)人精神上的“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大量事实表明,一些领导干部政 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说到底都是因为理想信念宗旨这个根基发生了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现了问题。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理想信方术,不敬人民敬“大师”,精神极度空虚;有的把共产主义看成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思想消极颓废;有的把西方三权分立、多(单字替换)制那一套奉为圭臬,价值观发生偏差;等等。思想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选拔干部,必须深层次考察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绝不能把那些没信仰或是具有伪信仰的人选进来。这方面,最主要的现实判断标准就是看干部能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源于(单字替换)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检验干部理想信念的“试金石”。在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当代中国深刻变革、社会思想多元多变的背景下,(单字替换)员干部只有坚定“四个自信”,才能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保持战略定力和前进动力,自觉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三看政 治担当,是否坚持原则、敢于斗争。政 治上敢不敢担当、能不能担当、有没有担当,最能检验(单字替换)员干部的政 治操守、政 治品格。现实中,有些(单字替换)员干部好像表现得政 治上很成熟,但深入分析起来,其实是一种不问政 治是非、不讲政 治原则的圆滑。他们有的明哲保身、“爱惜羽毛”,在大是大非面前当所谓“开明绅士”,甚至在涉及(单字替换)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原则问题的政 治挑衅面前无动于衷、置身事外;有的见风使舵、投机钻营,对自己政 治前途有利的就上,没利的就躲,遇到重大政 治事件和敏感问题没有态度,甚至故意耍滑头、当“墙头草”。这些人表面上很风光,但骨头不硬,关键时刻靠不住。如果干部队伍中这样的人多了,就会贻害(单字替换)和人民事业。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既意味着我们已经积累起促成质变的历史性成果,也意味着我们到了最艰巨的攻坚阶段,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面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面对(一种观念的集合)领域的尖锐较量,面对激烈的国际政 治斗争,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名称替换)任务,等等,都需要广大(单字替换)员干部强化政 治担当、增强斗争精神,敢于亮剑、敢于碰硬、敢于攻坚、敢战能胜。各级(单字替换)组织要在选人用人上树立鲜明导向,大力选拔使用那些敢担当、善作为,尤其是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的干部,坚决不用那些畏首畏尾、患得患失、溜肩耍滑的“骑墙派”“官油子”,大力营造为敢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负责的干部负责的浓厚氛围。

四看政 治能力,是否善于从政 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单字替换)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履行好责任,必须有很强的能力作支撑。在所有能力中,第一位的是政 治能力。(一个伟人的名字加最高职务,你可以前后对照进行准确替换)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注意加强政 治历练,积累政 治经验,使自己的政 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政 治能力的内涵很丰富,最核心的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保持政 治定力、驾驭政 治局面、防范政 治风险的能力。应当看到,不少领导干部在这些方面还有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地方。比如,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深,不善于从政 治上看问题,把政 治和经济、政 治和技术、政 治和业务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有的政 治站位不高,全局观念不强,不能自觉做到在大局下思考和行动;有的缺乏政 治敏锐性和政 治鉴别力,对政 治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能见微知著、防患未然,甚至对挑战政 治底线的错误言论和不良风气听之任之、逃避责任、失职渎职,衡阳破坏选举案和南充、辽宁拉票贿选案就是例证。因此,政 治能力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软性指标,而是对领导干部的刚性要求。突出政 治标准选拔干部,必须把好这一关,对政 治能力不足的不能轻易放行,否则就可能耽误(单字替换)和人民事业发展。

五看政 治自律,是否严格遵守(单字替换)的政 治纪律和政 治规矩。严明纪律,是维护(单字替换)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根本保证。在所有(单字替换)的纪律中,政 治纪律和政 治规矩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单字替换)员干部必须把严格遵守政 治纪律和政 治规矩作为安身立命的“压舱石”,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自觉做政 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就选拔使用干部而言,必须把政 治纪律和政 治规矩作为底线和红线,对那些视政 治纪律和政 治规矩为儿戏,我行我素、无所顾忌,违反“五个必须”要求、搞“七个有之”等活动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不但不能提拔还要严肃处理,使政 治纪律和政 治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突出政 治标准选拔干部,前提和基础是把干部的政 治表现考准考实。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干部活动空间越来越广,活动方式日趋多样,再加上政 治素质属于人的内在品质,是思想深处的东西,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复杂性,要准确识别和评价并不容易。必须针对这些情况,改进完善考察工作的理念思路、程序步骤、方式方法,确保精准科学选人用人。要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接触干部,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通过与干部谈心谈话,走进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听取多方面意见特别是知情人意见等各种方式,把“听其言”和“观其行”结合起来,多方印证、全面掌握干部的真实表现,观察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以看其见识见解,观察干部对群众的感情以看其禀性情怀,观察干部对待名利的态度以看其境界格局,观察干部的为人处世方式以看其道德品质,观察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以看其综合素质,从中考察识别其政 治品德和政 治素养。要抓住重要行为特征加强分析研判,注重干部的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既从履行岗位职责中,又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特别是从关键时刻、重大关头的表现中,考察识别干部的政 治品质和政 治能力。要全面辩证、客观准确评价干部,对干部政 治表现既要有定性判断,更要用事实说话,通过具体事例来体现,防止抽象的概念组合,避免模糊表述、千篇一律。特别是对个性鲜明、有魄力、能干事,但也容易得罪人的干部,一定要为他们说公道话,最大限度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