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委政研室写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
【小 中 大】【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稿子铺 阅读 次 【加入会员】
把握 “十二个一”助你写好材料
根据领导指示,我就起草全会报告、近期领导讲话等材料汇报一些体会。汇报之前,先向领导和同志们报告一点:完成这些材料,都主要不是我的功劳。一方面,应当归功于省委领导的先进思想理念贯注,我们只是对领导思想作了整合加工,之后领导又进行了一定幅度的直接修改。另一方面,归功于处长、副处长带领全体同志深耕细作,把正方向、理顺逻辑。其他同志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无私支援,从而保证了材料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归纳起来,我感到,工作任务最终能够圆满收官,源自省委领导科学理念足以引领建设发展潮流,源自部处指导帮带足够具体入微,源自全体同志足足精诚团结。
下面,按照领导安排,我重点围绕“写材料前注意什么、写材料时把握什么、写材料后关注什么”汇报些体会。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第一,写材料前注意什么?
一要确立一种站位。这种站位就是部领导告诫我们政研室的“与(单字替换)委同站位、与机关相对接、与基层面对面、与百姓心贴心”。“与(单字替换)委同站位”确立了我们的职能属性,“与机关相对接”确立了我们的身份属性,“与基层面对面”确立了我们的功能属性,“与百姓心贴心”确立了我们的群众属性。撰写全会报告、起草领导讲话,就要基于这四种属性,既把自己设想为(单字替换)委成员,也把自己设想为“四铁”干部,既把自己设想为机关人员,也把自己设想为普通一员,真正做到“入戏”。
二要厘清一种职能。就是真正弄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写材料、为什么要为领导写材料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写材料是政研室的基本职能、看家本领和核心素质,领导工作除了说功和做功外,靠材料支撑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政研室同志为领导写材料,是在履行自己的参谋助手职能,让领导从组织语言文字的浅层次工作中超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放在思想性建设、思路性举措上来,放在关注大事、把握全局中来。
三要神圣一种使命。领导和把材料交给你,代表的一种沉甸甸的信任和嘱托;领导和把他的思想交给你表达出来,代表的是对你的一种交心;领导愿意让你来充实完善整篇材料,代表的是他对你的参谋能力、思维想法和表述技巧的认可。我们身处卒位,为将思、为帅谋,有时也通过材料影响领导思想,甚至影响领导决策,这种责任是何等的重大。这警示我们,不要为了写材料而写材料,而要站在为领导出主意、提建议的高度来写材料。
四要塑造一种压力。写材料并不是一份轻松洒脱的差事,正如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开场白,“如果你爱他,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是地狱”。写材料也是如此,翻手天堂,覆手地狱。在这种情况下,就越要自我加压,主动塑造一种态势,最大限度地激发潜能。关于科比曾有这么一篇评论员文章,标题就是“比我们有天赋的人还比我们努力”,里面介绍了科比每天四点钟顶着洛杉矶“满天星星”和“寥落灯光”练球的事情,评论员总结得很经典,说“过人的天赋加难以想象的努力,成就了科比”。写材料也很需要这种努力和激情,如果泯灭了这些,材料是很难写好的。
第二,写材料时把握什么?
一要坚守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真负责的精神。在起草全会报告第三部分的时候,省委领导送过来一份提纲,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我们按照要求完成了初稿。在提请部把关时,部里觉得联系习(一个服务大众的职务,一个组织的首领)系列重要讲话和改革主线不够突出,要求加上一块,即“坚持根本引领,汇聚改革发展的正能量”,加完之后,再提交省领导审阅,省领导给予了高度认可,觉得这样联系实际更为紧密,逻辑体系也更为缜密。这给我们的警示是,写材料要对领导真负责,不能绝对地机械地执行领导指示,而要像部领导把关那样,拿出全局视野、开阔眼光。全会是我们省而言仅次于(单字替换)代会的最高规格的会议,犹如春晚是国家艺术一样,全会报告是我们省很高规格的材料作品,必须高度重视,必须绝对对领导负责。
二要精准一种意图。一方面,要准确领会领导意图。在起草省领导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大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时,省领导围绕材料要求我们“写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问题,第二部分写学什么、怎么学,第三部分写怎么做”。围绕领导要求,我们着手起草材料,前两部分都没有产生理解歧义,在写第三部分时,我在理解时产生了迷惑,“怎么做”到底是写“通过主题重大教育,大家应该怎么做”,还是写“贯彻落实主题重大教育本身应该怎么做”。最后我按第一种理解来写的,后来初稿完成后,请处长、副处长把关,他们联系整个会场布局,XX主要是传达方案,关于组织主题重大教育的要求没有提,感到应该按第二种理解来写,后来材料作了重新调整,给领导后领导给予高度认可。这个事情反映出,一级有一级的水平,反映出我在精准把握领导意图上还欠缺很多火候。另一方面,要灵活理解领导意图。写材料过程中,领导围绕材料会不间断地有一些新想法,并源源不断地告诉你,对这些我们要真正吃透,砸烂了绞碎了来理解运用,不要机械地套用,用其义而不一定取其语。只要围绕领导意图进行完善的,领导最终都会认可的。
三要调适一种心态。这种心态就是平和心态。一方面要内心纯净淡雅,做到六根清净,从名利、得失,甚至人际交往中走出来,走向忘我的境界。一定程度讲,写材料就是修心,力戒浮躁。另一方面要内心怡然超脱,不断深深地走进材料,又要经常跳出来看一看材料,否则就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遇到大材料的时候,我经常一晚上我来办公室几次,这样做既是为了让自己随时保持最佳精神状态,也是为了让自己不断跳出材料看材料。写材料写得不顺手的时候,要暂时顿一顿,不要着急,让子弹飞一会,回头再来看,很可能很轻松地就跳出棋局。
四要用好一种手段。这种手段就是网络手段,切实让网络成为写材料的倍增器。写材料,动辄几千字,全靠一个人凭空思考,成稿是很难的,除非你对这个问题有非常深刻的认识。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在写材料时经常会遇到我们很少涉足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网络文章来开阔自己的思路。这就像台湾的政客,借助语言提示器进行演讲一样,用这种载体保证自己能够口若悬河。比如,这次在撰写领导动员讲话时,在写到第三部分第一个观点“把握本质要求”时,遇到了瓶颈,后来就运用网络手段,把这几个字输进XX网搜索,在一篇关于落实的文章上受到了启发,也就有了后来的“把握政 治性要求、特色性要求、群众性要求、经常性要求”四个小点的展开论述。
第三,写材料后关注什么?
一要深入一种反思。俗话说,打一仗进一步。一项任务完成后,静下心来探寻得失十分重要,否则很难有大的进步。XX动员教育结束后,我们处专门进行了反思,感到在起草动员讲话过程中,提前量打得太小,致使后来省委领导反复催促,才仓促成稿。这里责任主要在我,五一放假期间有所懈怠,感到上级方案还没正式下发,时间还很充足,致使一收假省领导询问进度时,材料才刚刚开头。后来虽然经过两个白天、一个晚上的奋战,顺利完成任务,但反思过程,确实值得检讨。二要常态一种学习。保持学习的紧迫感,任何人都没有先天的优越感和老本可吃,隔一段时间不写东西,手就会生,就有可能被后起之秀超越。这样的时间久了,除了自我感觉良好外,其他的都会荡然无存。具体学什么,我感觉,一要学习领导讲话。通过学习,进入领导的思想体系,领导的思想虽然也在不断更新完善,但总体是(名称替换)的,真正熟知和掌握是可以做到的;进入领导的逻辑体系,看领导是如何驾驭材料的,他的思维习惯和组织语言方式是什么。只有顺着这些规律走,写材料才能写进领导心里。
二要看人民日报和省报,全面系统掌握上级(单字替换)委领导的部署安排和指示要求。人民日报、省报是跟进习(一个服务大众的职务,一个组织的首领)、国家部委和省委最新指示最及时的报纸,而且还有评论文章,非常有利于全面系统掌握上级指示精神。
三要务实一种积累。不写材料的时候都要为写材料作准备。如果有人问我们政研室,全会报告一般提前多久进行准备?我会回答他,上一次全会结束的时候,新的一次全会就开始准备了。从那时候开始,就要保持足够的敏感,处处留心皆学问,与其他处特别是其他部门的同志在一起的时候,多问问他们在忙什么,对全局工作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通盘的掌握。省级机关的干部就要眼睛尖、耳朵长,掌握足够多的信息。一旦材料需要,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四要经常一种塑造。一方面要培养大视野大格局,提升观大势、谋大局的能力。多站在国家的角度审视省里的工作,多站在历史发展的纵向脉络和全国发展的横向脉络中来审视全省的工作,培养自己的战略思维。另一方面要经常进行逻辑思辨,严防思维定势。我们搞材料工作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思维僵化,变得传统作古。我们处长曾经推荐我们多看看哲学书籍,研究研究辩证法,要求这么做的初衷就是为了让我们想方设法打破心魔,从思维惯性中走出来,确保把每一项带有传统意义的工作做得富有新亮点新特色。这两点,看似在材料之外,但又确实在材料之中。缺乏这种砺练,写出的材料就不够大气,就会显得层次不高。
今天主要汇报这么多。时间有些长,主要是肚子里有很多话要说,有种根本停不下来的感觉。上述我讲的“十二个一种”,很多我只是认识到了,但也没有做好,只是想借这个机会,给自己标定一个高度和努力方向。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谢谢!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