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秘工作>> 实务性工作>> 经验做法

经验做法

靠着这8条,这位省直大秘从材料“小白”成长为领导身边的“大拿”

以稿换稿】  作者: 静水深流   来源: 老笔头   阅读 次 【    】【收藏

俗话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一担书。”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位省直大秘的经验。这位大秘是老笔头的老朋友,有着近20年的公文写作经历。他的这篇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更重要的是提出的方法简便易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正所谓,万物之始,大道至简。希望他的这些经验,能给笔友们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我写材料的几个体会

前不久,与机关的几名年轻干部,就公文写作,作了一次深入交流。有几位同志从事文秘工作时间不长,说自己一心想着尽快上路,功夫也没少费,但总是“不得其门而入”,经常“心中一团火,脑中一团麻,笔下一团糟”,感到甚是苦恼。作为一位过来人,我跟他们谈了谈自己的一些心得和体会,特意整理出来跟大家作以分享,以期对笔友们能有所裨益。

1.带着思考去阅读

关于读与写的关系,古人有很多妙论,比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文选》烂,秀才半”等等。其意是说,熟读了才能真正领会,读得多了积累就丰富了,写起文章才能才思敏捷,下笔如有神助。就公文写作而言,虽然与文学作品的路数大相径庭,但基本的道理是相通的。

所以,对刚入行的生手而言,大量阅读范文是极其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必经之路。需要注意的是,阅读不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而是要带着思考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用心琢磨文稿的观点立意、结构布局、语言运用、修辞艺术,弄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最终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不能囫囵吞枣,到头来仍是一头雾水、似懂非懂。

2.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这说的是积累的问题。要想把文章写好,积累素材是很重要的基础工作。现实中常会看到,同样一个主题,有的人写得内容饱满、说理透彻,有骨头有肉;有的人则写得干瘪空洞、虚头巴脑,过来过去就那么些车轱辘话,根子就在于素材积累不够,武器库中少兵器。

《红楼梦》中有句诗:“处处留心皆学问”。对从事公文写作的人来说,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很重要。对从网络、报刊、杂志乃至广告上,发现的独到观点、新颖论述、亮眼标题、精彩语言、鲜活事例,不能止步于看过了、有印象,尽可能用笔记下来,不方便时可用手机拍下来,随后及时分门别类、整理建档,有空时就调出来多看多琢磨。这就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之所在。

3.不下水永远学不会游泳

俗话说:“刀越磨越快,脑越用越灵”。写作能力的提高,没有捷径可走、近道可抄,需要长期勤写多练。写得越勤,练得越多,写作水平就提高得越快,就会进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的层次。要牢记,不下水,永远也学不会游泳。

对生手来说,练笔先从小豆腐块、边角料写起,不要一开始就奔着综合性大材料而去,这样欲速则不达。比如,先试着写通知、计划、请示等相对简单的材料,力求写准确、写清楚、写通顺。在这个基础上,再尝试着写领导讲话、工作总结、调研报告、经验交流等综合性材料。这样就会循序渐进、由易至难,使自己的写作能力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4.先琢磨事后琢磨文

文学作品讲究的是“我手写我心”,但公文姓“公”,写的是公事,办的是公务,行的是公权。任何一篇公文,都应做到“文由事生” “文从事起” “文为事用”“文随事转”,也就是说,要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放在琢磨事上来,把涉及的具体工作弄清楚、研究透,而不能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只在文字上瞎鼓捣。否则,即使花团锦簇,也只能是中看不中用。

因此,在写材料的时候,虽然手上做的是“为文之事”,但心里须念着“文中之事,交代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现状 “怎么样”、目标“是什么”、任务“有哪些”、需要“干什么”、应该“怎么做”、需要“谁来做”、明白“什么时候做”。这样写出的材料才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才有实用价值。

5.想明白才能写清楚

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有云:“写竹者必有成竹在胸,谓意在笔先,然后著墨也。”其意是说,绘画应先构思成熟,然后再下笔。对写材料而言,这句话同样适用。如果预先头脑里没有整体的构思,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必然会越写越乱、越写越烦,最终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依我的体会,写作中千万不能图急求快、匆忙动笔。应该先想明白三个问题:一是这个材料是做什么用的?受众对象是谁?是书面印发还是口头发言?二是这个材料结构怎么来摆布?框架怎么来搭建?应该分几层来陈述?三是这个材料需要突出的重点是什么?哪些是应该详写的?哪些是可以略写的?然后再打好腹稿,形成设计图。这样写起来才会胸有成竹、一气呵成,不致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打乱仗。

6.写得短才叫有水平

清代文人刘大櫆的《论文偶记》中说:“文贵简。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有写作经验的人都有一个体会:由简入繁易,由繁入简难。大道理不一定要说得多,能一语中的、道破天机那才是有见地;好文章不一定要写得长,能寥寥数笔把事情说清楚、把道理讲透彻,那才叫有水平。

基于此,在材料写作中,一定要纠正一个错误认识:写得长是有水平的体现。这一点,对新手来说,尤其要注意。所以,要学会给材料抽脂减肥,尽量把篇幅往短里压,把话往简练里说,能用一句说清楚的绝不用两句,能用一个字的绝不用两个字,能用短句绝不用长句。记住:越简洁越有力。

7.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文章不厌百回改,精雕细琢出华章。”从古至今,很多经典作品,都离不开作者的字斟句琢、雕刻打磨。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增删五次,批阅十载”。写材料也一样,匆忙挥笔而就的“急就章”,往往立不起、站不住,经不起推敲和检验,更谈不上出精品。

依我的体会,材料的修改应从五个方面着力:一是修改标题。将文稿所要表达的思想予以凝练升华,使之尽可能提亮观点、凸显主题;二是修改结构。根据需要确定采用横式结构还是纵式结构或者是混合结构,总的原则是脉络清晰、结构均衡;三是修改素材。甄选最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且能够有力支撑观点的素材,以求得更好地拱卫观点、烘托主题;四是修改逻辑。看主次关系有没有错位、先后顺序有没有颠倒、语言表述有没有矛盾,句子衔接有没有紊乱,力求文从字顺、妥帖稳当;五是修改语言。检查句子合不合规式、字词合不合语法、标点合不合规范,读起来是否自然流畅,不磕绊,不拗口。做到这五条,就离好材料不远了。

8.“花脸稿”是活教材

一份材料从毛胚到成熟,往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修改,每个环节都有可能留下修改的痕迹,最终大都成了“花脸稿”。在我看来,“花脸稿”是鲜活、动态、立体的活教材。因为,修改的过程,就是领导和高手对你言传身教的过程。它的最大价值在于让你知道原稿有哪些错误、问题、瑕疵,更重要的教给你改进的方法,帮助你找到提升的路径。

歌德说过:“一个人从错误中醒来,就会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拿到一份“花脸稿”,应该细心查看“改了什么”,用心琢磨“为什么这样改”,静心思考“这样改的好处是什么”,因为 改动之处是最好的镜子,有助于发现问题、看到差距、改进提高。用好“花脸稿”这个活教材,就会在查找不足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否则就会再走“回头路”, 写作水平也就只能停留在原地打转转。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