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秘工作>> 实务性工作>> 经验做法

经验做法

写材料不可因文害意,不可人云亦云,不可天马行空!

以稿换稿】  作者: 笛声梅花   发布: 2019年06月02日   阅读: 次 【    】【收藏

参加工作以来,我所做的工作是材料类的。入公门以来,一直是干这个活。这个活基本上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之类。为什么这么说?细说之。比上不足,你比不上那些处长,甚至比不上权威处室的干事。比下有余,至少有一点,你能经常见到领导,相对于其他同事,领导可能更熟悉你,这意味着你的机会比别人要多那么一点点——虽然这不是绝对的。

写材料绝对是个苦活累活。这个事可能很多人干不来,尤其是写一些大材料,比如说领导讲话、向中央汇报的材料等等。这不仅是套路问题,没有一定的功底是不行的。有很多初入公门的人以为写材料只是套路而已,这大错特错。我觉得,写材料必须有三方面的准备,

一是对工作要熟悉,没有这个基础,可能就会乱写。

二是要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哪个放前,哪个放后,语句之间的搭配,没有一定的训练是不行的。

三是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有些人写材料写得很顺畅,有些人的材料读起来很别扭,这实际上就包含了语言文字的把握能力。写材料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除了日夜操练之外,还必须阅读大量的东西,比如自己单位的历年总结,经典领导讲话、《中央办公厅通讯》《人民日报》之类。必须要有所积累,才能写出好东西。这几年,我曾经看到许多很能“写”的人,一到我们单位,就被我们领导“呛”死,主要就是因为功底不够。不是工作不熟,就是逻辑不清,自然不能过关。

写材料是个充满委屈的事业。那些权威处室的一些人,自己写不好材料,但却经常认为写材料不过如此。就是有些领导,也会充满误解。认为写材料的人,不过玩文字而已。但是你付出的,肯定要比其他处室的人多得多。别人的夜晚是属于家人的,属于朋友的,但你的夜晚是属于办公室的。即使如此,你还会经常遭到领导的骂詈。我就刚从办公室出来,也刚刚受到一顿莫名其妙的责骂。可我们又能怎么样呢。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坚信:龙总要找到大海,鹰决要冲向天空。但这一过程是曲折的。我是一个生活在农村底层的人,一步步走到现在,所维系自己的,就是这一己信念。这不是偏执。有次在北京,有幸与一位部委的领导深谈。他说:“志向要高远,做人要低调。”这句话我牢牢记在心里。受点委屈又算什么呢?回首这些走过的路,有多少骂过你的人已经被抛在了身后?所以,一定要坚守。即使不胜利,我们总生活在一种向上的氛围中。就像里尔克那俗气而实用的诗句: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我认为写材料有注重以下几点:

1、不可因文害意,要平实准确。

刚写材料的新手,首先碰到的有两个棘手的问题:一是刚从学校出来,文章匠气重,喜欢咬文嚼字;二是经验不足,历练太少。因经验不足,了解的情况不多,故又加剧了第一个问题,常常以华丽的辞藻凑字数,以工整的句子造气势。这种文章,让人初看很漂亮,看过没印象。该表达的没有表达清楚,该提升高度没有提升,只是个空壳子罢了。

2、不可人云亦云,要有新思考。

人才的标志是有新想法,而好文章的标志是有创新点。一般来讲,判断一篇文章是否有无创新,有四个方面:一是有无新的观点;二是有无新的素材;三是有无新的表述方式;四是有无新的框架结构。第一条最重要,二者次之,三者更次之,四者次次之。当前,写材料的人一大弊端是,过分依赖老秘网等网络,大段抄袭,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3、不可天马行空,要深入调研。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此话甚有道理。公文写作其最重要目的有二:一是提供信息,供领导参阅,或供其他地方学习;二是阐明工作思路。简单地说,文章是“总结”出来的、能“应用”,能“推广”,归根结底在于能“用”。有些人写材料,整日文字来文字去,搬搬写写抄抄。小处来说,自己的文字表述能力不能提升,最终影响的是自己的发展前途;大处来讲,提供的信息,写的总结是虚假的信息,贻误领导的决策,危害甚深。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来源:老秘网】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