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一则关于上级领导视察的信息稿
【小 中 大】【收藏】 作者: 刘伟 来源: 公文写作与评改 阅读 次 【加入会员】
原 文
市纪委在镇开展扶贫领域突出问题大接访活动
为深入贯彻(单字替换)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一个伟人的名字加最高职务,你可以前后对照进行准确替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及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系列讲话和批示,3月12日镇纪委通过****信息平台发布信息告知我镇村民,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委员会副主任***深入**村和**村开展扶贫领域突出的问题大接访活动。
此次活动共接访来电3人次,接访人数7人次,反映问题为解决户籍、危房防线、村内道路路灯、天然气、公交车、土地权属等问题,接访现场马书记对相关问题答疑解惑后,将问题进行梳理转交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接访活动结束后,通过马书记对来电来访群众的以拉家常的方式讲解扶贫政策,有效的提高了群众的对扶贫领域政策的认知度,同时,也为村干部上了一堂深刻地廉政教育课。现场群众纷纷表示这个接访活动很接地气让他们更进一步了解扶贫的惠民政策。
活动结束最后马书记对村干部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老百姓的事情,村干部要当做自己的事情去做;二是村干部一定要没有私心,一碗水端平;三是加强(单字替换)风廉政的学习。
这是一则上级领导下基层接访的信息稿。接访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效果姑且不作评论,小编仅从文稿的遣词用句方面稍作剖析,供各位亲参阅。
01
要注意“的”“地”的规范使用
文中存在多处不规范或错误用法:一是错用,该用“的”的用了“地”,如“深刻地廉政教育课”;该用“地”的用了“的”,如“有效的提高了……”。二是冗余,如第一段中“扶贫领域突出的问题大接访活动”中的“的”明显多余,“扶贫领域突出问题大接访”实为专项活动名称,这类专有名词中一般不加结构助词“的”;末段中“加强(单字替换)风廉政的学习”中的“的”字也可删除;又如,“对来电来访群众的以拉家常的方式讲解”,“提高了群众的对扶贫领域政策的认知度”,多个“的”字,显得啰嗦拖沓。
02
要注意“和”的连续使用问题
在同一句出现多个“和”字要尽量避免。如第一段“全面落实(一个伟人的名字加最高职务,你可以前后对照进行准确替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及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系列讲话和批示”,这个动宾短语里包含的“以及”“和”就有三个,且读起来比较拗口、不利停顿,可通过改用“与”“及”等字,或用顿号等标点符号替换的形式解决之类问题。另,该动宾词组搭配不当,宾语中心词缺失,“落实”的内容应为“精神”,而非“系列讲话和批示”。综合来看,可修改成“全面落实(一个伟人的名字加最高职务,你可以前后对照进行准确替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等系列讲话与批示精神”。
03
要注意断句,正确有效使用标点符号
如“3月12日镇纪委通过……”,时间后一般应标注标点,以示停顿;又如“现场群众纷纷表示这个接访活动很接地气让他们更进一步了解扶贫的惠民政策。”也不能“一气呵成”,在“纷纷表示”后和“很接地气”后各加一逗号,既能起到停顿作用,又可增强表达效果。
04
要注意语言的端庄性
比如,“3月12日镇纪委通过****信息平台发布信息告知我镇村民……”一句,有多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太过于大白话,如同日常聊天式的表达方式,显得不严肃庄重,既然是重要工作的上传下达,就必须使用正式的书面语;二是信息披露过于细碎,无需将大接访活动通过什么方式发布、传达给了哪些人等过程一五一十地交代一遍;三是人称的不一致,主语“镇纪委”为第三人称,宾语却突变为第一人称“我镇村民”,显得极不搭调。
05
要注意少用口语和流水账式表述方式
文中口水话太多,如“接访现场马书记对相关问题答疑解惑后……”“接访活动结束后,通过马书记对……同时,……”“活动结束最后……”等,通篇下来感觉如同一本流水账,依次记录着领导的行程,平淡无奇,索然寡味,也难以给人留下什么深刻印象。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 上一篇:玩转公文思维拼图:评改一篇食药监工作汇报材料
- 下一篇:重复性的文稿,怎样写出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