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历史朝代>>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

蔡国简介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6年06月07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蔡国,姬姓。周武王灭商后,为了监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和管理原商朝的遗民,于灭商后的第二年,分商朝之地为三,封其弟姬度于蔡(今河南省上蔡县);其弟姬鲜于管(今河南省郑州市);其弟姬处于霍(今山西省霍县),史称“三监“。周武王死后,武王的儿子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摄政,姬度不服,联合了姬鲜、姬处和商纣的儿子武庚叛乱,周公东征平定叛乱,武庚和姬鲜被杀,姬度被流放而死,姬处被贬为庶人。公元前1042年,周公又封姬度的儿子姬胡(又称蔡仲)于蔡(今河南上蔡),以奉祀姬度之祀。
  蔡国是西周初诸侯国中分封较早的诸侯国之一,也是周王朝在东方的大国之一,大约与曹、陈、卫等国齐名,国力较强。蔡国对周王朝统治淮河流域起过重要作用。进入春秋以后,国力渐趋衰落,只能与周围的强国采取联合行动以自保。春秋中期,楚国势力进入中原,蔡国首当其冲,畏服于楚。公元前531年,楚灵王在西申(今河南南阳)以重礼诱骗蔡灵公前往,将其杀害。楚军围蔡国都,将蔡世子为牺牲祭冈山,蔡国第一次灭亡。其后,楚灵王封弟弟弃疾为蔡公。公元前529年,弃疾即楚王位,是为楚平王,蔡人因助楚平王平定内乱有功被复国,楚平王让蔡灵公之子姬庐为君,为了依附楚国,蔡平侯将国都迁到新蔡,(今河南新蔡)。此时的蔡国政治地位更加脆弱,常受大国支配。公元前509年,蔡昭侯朝楚时被扣,巨金贿赂令尹子常才获释,随后附于晋。公元前506年,晋指使蔡灭沈,又不容于楚,蔡又改附于吴。当年,吴王阂闾同蔡、唐之师伐楚,大败楚军于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破郢都。楚乞援于秦,公元前505年,秦楚联军大败吴,楚昭王得胜回国后先灭唐,又连续攻蔡,蔡为躲避楚的攻击,于公元前493年迁都州来(今安徽省寿县,时称下蔡)。进入战国,越灭吴,蔡失去吴国的依靠,终于在公元前447年被楚所灭。
  蔡国自姬度公元前1045年开国至447年被楚所灭共传二十五王,历五百九十八年。
  楚灭蔡后,将蔡国君主及遗民迁至高蔡(今湖南省常德市),作为附庸以供其役使,大约在公元前223年同楚一起灭于秦。
  【蔡国王陵】因都城三迁,故有三处:1、上蔡,自姬度公元前1045年受封到公元前531年蔡灵侯被杀,蔡在此共厉18王,514年。现城西北有九座蔡侯墓,尚未发掘,墓主待考。2、新蔡,自公元前528年蔡平侯迁都新蔡至公元前493年蔡昭侯迁下蔡,蔡在此共三王,35年。现新蔡城北有蔡侯墓和王室墓群七十二座,尚未发掘,墓主待考。3、下蔡,自蔡昭侯迁此到公元前447年蔡亡,蔡在此四王,历47年。今安徽寿县、风台县、淮南市葬有蔡侯,此三地古称称寿州。寿县蔡侯墓位于寿县西门之内,系1955年在治淮工程中发现。墓中出土
  大量青铜器是春秋晚期的标准器,可作为铜器断代标尺,还有大量铭文,因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墓为近方形土坑竖穴,南北长8•45米,东西宽7•1米,深3•35米。坑底有棺椁痕迹,骨骸已朽,东南角有1殉人。北端放礼器与乐器,其他三面放车马器和兵器。西侧有一长4•2米、宽2米的长方形漆器,器南部有两组玉饰。墓中出土随葬品584件,其中青铜器486件,此外还有金叶、玉器、骨器及漆器等。具有重大价值的首推青铜器。礼器有鼎、豆、缶、鉴等,礼器多有自名,可由此确定器形的名称。有两件“吴王光鉴”是吴国嫁女于蔡的媵器,其余是蔡国自产。有成套的蔡国乐器甬钟、编钟、编缚等各一套。兵器有戈、剑、矛、斧、镞等。车马器有辖、銮、衔、镳、钤、节约等。有铭文的铜器多达几十件,铭文多有“蔡侯#”字样,应为墓主。“#”字专家考订为“申”,即蔡侯申或蔡昭侯。蔡昭侯迁都州来,死葬于此,完全可信。出土的“吴王光鉴”2件是非常精美的青铜器,为吴王光(阖闾)嫁女叔姬所作,圆腹平底,两兽耳衔环,腹内有4个小圆环。高35厘米,口径59厘米。口、颈和小腹饰密形云点,下腹饰垂叶文。鉴各有铭文52字,记述吴王作器原因,及吴蔡二国因政治需要而建立婚姻关系的情况。据铭文分析,当时蔡侯既要“左右楚王”,又要与吴联姻,反映蔡国国势甚弱,不得不依附于大国的脆弱地位。
  距下蔡不远处的今淮南市蔡家岗清理出两座蔡国墓,相距约200米,均为北面带墓道的“甲”字形墓。墓亦为长方形土坑竖穴,长约5米,宽约4米。随葬品多被盗走,仅在2号墓内残存70多件镬、剑、戈、镞、镦、軎、辖、刀、锯等青铜器,基本上与寿县蔡侯墓出土的铜车马和兵器相同,证实该墓应为蔡侯墓。其中最重要的有错金银丝鸟篆文的“蔡侯产铜剑”3把,铸铭文36字的“绍侯(昭侯)铜戈”一件,铸铭文36字的“吴王诸樊铜剑”和铸铭文10字的“吴王夫差铜戈”各1件,错金银丝鸟篆文12字的“越王者旨于赐铜剑”2把,这不仅证明该墓主人为蔡侯产,即蔡声侯,还得知墓内有吴、越铜器,说明蔡国不仅与吴有联姻关系,而且与越国也有往来,为研究春秋末期蔡与吴、越国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
  距下蔡不远处的今淮南市蔡家岗清理出两座蔡国墓,相距约200米,均为北面带墓道的“甲”字形墓。墓亦为长方形土坑竖穴,长约5米,宽约4米。随葬品多被盗走,仅在2号墓内残存70多件镬、剑、戈、镞、镦、軎、辖、刀、锯等青铜器,基本上与寿县蔡侯墓出土的铜车马和兵器相同,证实该墓应为蔡侯墓。其中最重要的有错金银丝鸟篆文的“蔡侯产铜剑”3把,铸铭文36字的“绍侯(昭侯)铜戈”一件,铸铭文36字的“吴王诸樊铜剑”和铸铭文10字的“吴王夫差铜戈”各1件,错金银丝鸟篆文12字的“越王者旨于赐铜剑”2把,这不仅证明该墓主人为蔡侯产,即蔡声侯,还得知墓内有吴、越铜器,说明蔡国不仅与吴有联姻关系,而且与越国也有往来,为研究春秋末期蔡与吴、越国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