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历史朝代>>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

蔡国故城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6年06月07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上蔡县驿,在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此地为西周古国蔡国的故都,今存蔡国故城遗址。
  蔡国始建于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封其弟叔度为蔡叔于此。春秋时蔡灵侯十二年(前531年)楚灵王诱杀蔡灵侯,蔡被灭。前530年,蔡平侯复国,旋迁都于吕,称新蔡,后蔡昭侯又从新蔡迁于州来,称下蔡,因此蔡国的故都称上蔡。蔡国都上蔡历经五百多年。
  蔡国故城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略短,南北稍长。现存城墙高4--11米,宽15—25米,总长约10490米。城墙为夯土筑成,每层厚8—14厘米,小夯窝圜底。城墙缺口较多,疑是城门遗址。南城墙三处,西城墙一处,保存较好。城内中部有一土台,称二郎台,面积120万平方米,可能是蔡侯的宫殿区。台上曾发现很多古井及陶制排水管道,台上台下还有许多春秋陶片和筒瓦、板瓦等建筑构件,说明当时这里有庞大的建筑。城内西南隅翟村一带,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出土。古城西北有九个土冢,相传为蔡侯墓。
  元代以前上蔡就有了驿站,以利交通,达天下。元代诗人陈孚曾任上蔡书院山长,有诗《上蔡县驿》:“上蔡城边雉兔肥,满川桑枣绿成围。东门牵犬无穷乐,谁谴君侯不早归。”古城边,山鸡野兔成群,桑树枣林成荫,一派祥和景象。
  到上蔡采访当地文化,遇到的人都这样建议:先去看看蔡国故城吧,那城墙最能代表古蔡文化。蔡国故城就在上蔡县城西南面,从县城出发,坐车10分钟不到就能看见城垣了。同行的上蔡县文管所副研究员尚伟说起古城墙的情况,就像在背诵谙熟于心的课文:城墙高4~11米,宽15~25米,城门最宽处有百米以上。整座城池呈长方形,南北略长,东西稍短,周长10490米。蔡国故城始建于西周初年,距今已有三千多年了……
  按照尚伟的指点,我们首先来到蔡国故城的南城门。古时候的南城门如今也是连接南北的重要通道,刚刚拓宽的公路旁边还堆积着新鲜的泥土,公路两侧东西延伸的两道土垣就是古城墙了。因为是寒冬季节,城墙上的植物都呈现出干枯衰败的模样。站在公路上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城门附近的城垣逐渐加宽,其右侧还有一个U字形的深坎。尚伟解释说这叫瓮城,是城门结构的一部分,属于门卫房之类的设施。三千年前,瓮城里面住着看管城门的兵士。我很轻易地就从路边的土堆里捡到一块陶片,问尚伟:你看看,这是多少年的古董?尚伟接过去随便瞅了一眼就顺手扔掉了,她笑着说:这真有可能是古董哩!当年在考古中发现,这段城垣中下部的夯土里包含有仰韶、龙山、商代和西周时期的陶片,在上部的土层里则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和陶片。就是根据这些出土文物,专家推测蔡国故城可能始建于西周时期,在春秋战国时曾多次进行过加固和修复……我一边听着尚伟讲述蔡国故城的历史,一边抱怨着她刚才随手扔掉了我的古董:“也许那块陶片真的曾是蔡侯家里某个器皿的一部分呢!”
  两代蔡侯接力筑城
  三千多年前,武王建立起周王朝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封土地,有功的大臣和自己的兄弟人人有份。周武王把他的一个亲兄弟叔度分封到蔡地(就是今天的上蔡县)为侯,后来历史上称他为蔡叔度,从此就有了蔡国。这蔡叔度一到自己的封国,当然要先建设城池。可没想到的是动工不到3年,朝廷的形势就发生了变化,这城池的建设也被迫停工下马了。
  原因说白了还是政治斗争。周武王建立周王朝3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姬诵接任天子,是为周成王。当时周成王还是个孩子,管理不了国家,于是周武王的另外一个亲兄弟周公旦(就是被后人奉为圣人的周公)主动站出来帮助侄儿管理国家,代替周天子发号施令。这样一来矛盾就出来了———虽然有一部分人支持周公旦,可蔡国的蔡叔度、管国(今郑州)的管叔鲜、霍国(山西霍州)的霍叔处坚决反对周公旦。蔡叔
  度等人认为周公旦是想篡权,他们向全国发布公告,号召诸侯国和朝中大臣一起讨伐周公旦。
  当年武王灭商后,并没有对商纣王的家人赶尽杀绝,还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到朝歌(今河南淇县)为国君。这武庚一听说蔡叔度等人要讨伐周公旦,马上起兵响应。刚刚建立的周王朝又陷入了混乱。
  周公旦随即以成王的名义向全国发布讨伐公告,出兵东征,战争以周公旦的胜利而告终。管叔鲜和武庚被杀,霍叔处被废为庶人,蔡叔度被捉,软禁在如今上蔡县城西北2.5公里的蟾虎寺附近,封国也被取消了……
  听完尚伟的讲述,我们分析说:当年蔡叔度失败,是不是因为这城池还没有建成啊?尚伟认为我们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据历史记载,当年周公旦与蔡国的战争主要在蔡国的都城进行。蔡国的都城建在冈山上,西面汝河环抱,并且涧渠纵横,不便战车行驶。蔡叔度曾在这里指挥军队,凭借汝水、涧渠防守。后来周公旦的军队攻占了蟾虎寺一带地区,从蟾虎寺向东,首先攻破蔡城的北垣,蔡城随即失陷……“如果当时就已经修筑起坚固的城池,谁胜谁败还难说呢!清代蟾虎寺碑上刻有“周公东征,屯兵芦岭,日久方克”的字句,说的就是当时战争的情况。
  后来的史书中用“叛乱”和“作乱”等字眼来定性蔡叔度参与的这场战争。在采访中,我发现当地的历史研究者对蔡叔度都抱着同情的态度,他们在谈到这段历史的时候,表达得婉转暧昧———“周公旦摄政,至少也应该征求一下各诸侯国领导的意见吧?”“蔡叔度等人怀疑周公旦想篡权也是可以理解的嘛1我对他们持这种观点表示理解。但历史总是成功者写的,失败的蔡叔度最终弄得身败名裂也就很正常了。
  估计蔡叔度也是个很有血性的人,被囚禁不久他就抑郁而终了。他的儿子胡接受了父亲的教训,“率德驯善”,一反其父所为。周公旦听到这个消息,就把他推荐到自己的封国鲁国去做卿士,很快鲁国就治理好了。于是周公旦奏请成王,将胡重新封到蔡国。胡是蔡国的第二代国君,历史上称他为蔡仲。
  蔡仲来到封国,一面建立国家机构,一面继续他父亲未竟的事业———修筑城池。从史书上看,蔡仲可以说是领导干部中的楷模,他做事谨慎,吃苦耐劳,和部下打成一片,平时总是穿着麻布缝制的衣服和草鞋。有时,他腰里系条带子,夹杂在百姓中干活。
  在蔡国都城的建设中,蔡仲亲自参加设计和施工。在百姓们的齐心努力下,只用了两年,城墙就修筑完成了。
  三千年后的今天,尚伟不但给我们讲述蔡国故城的修建历史,还给我们现场解说当时的建筑方法:“你们看,这城墙外面还保留有城壕的遗迹。从城墙和城壕的关系看,当时应该是边挖壕,边筑城。墙筑成了,壕也挖成了。西周时期筑城,用的是板筑方法,就是四周用木板堵起,中间填土,再用夯把土打坚实。打好一层后,把木板上移,填土再打。就这样,一层一层地打上去。”听着专业人士的讲解,我仿佛真看到了三千年前建筑工地上的景象,听到了时间隧道那头传来的“嗨!嗨”的打夯声。
  我们坐着汽车在蔡国故城里走走停停,参观一个三千多年前的城市。但这种参观不能仅仅依靠眼睛来完成,更要靠我们的想像力。
  古蔡国宫殿区位于故城中部,如今上蔡县王庄村南的二郎台。这二郎台是一处面积120万平方米的高地,高出周围地面六七米。据《上蔡县志》记载:“王庄,在城内西北隅,相传蔡侯朝庙宫殿所在。”王庄的村民姓王的并不多,该村是否因为曾是王宫所在地而得名王庄?二郎台上有很多古井和陶制排水管道,还有筒瓦、板瓦等建筑残片。这说明当年二郎台上有庞大的建筑群,高台四周以沟渠作为防御设施。当地老百姓介绍说,暴雨过后,这条沟中常常会冲出一些小件铜器和碎金块,因而被称为“撒金沟”。沟上一座石拱桥,叫“撒金桥”,传说蔡国的金库就建在这个地方。我说:“那么下暴雨的时候,一定有人来这里捡金子吧!同行的当地同志告诉我:“别不信,我们这里还有首诗就是描写人们在此拾金子的情景呢。诗中说:‘……漫步沟涧何所事?急流湍处皆是金。’”
  古蔡国的手工业作坊区分布于故城内外,其中制骨作坊区在宫殿区东北。在制骨作坊区曾出土过针、锥、簪、镰等骨器。陶窑遗址在故城内南部,里面布满了红烧土和春秋时期的陶片。城内还发现铸铜作坊遗址两处,出土了炼炉和铜渣。
  三千多年前,蔡叔度立国,后人以国为姓,于是有了蔡姓。普天下凡是姓蔡的,祖根都在上蔡。宋朝人编的百家姓里,蔡姓名列第155位。最近一份调查资料显示,蔡姓排名已提高到第44位。而在台湾,蔡姓人口居第8位。所有蔡姓人都称自己是周朝姬姓蔡国之后,唐代的姓氏书《元和姓纂》记载:“周文王14子蔡叔度生蔡仲胡,受封蔡,后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周王族本姓姬,因此蔡姓又被称为姬姓蔡氏。
  蔡氏始祖本属王族
  驱车出上蔡县城西行不远,就看见一座高大土冢,那就是保存3000年的蔡叔度墓了。从外观上看,这位第一任蔡侯的墓冢实在没什么特别之处,无非是比我们在农村常见的坟冢大一号而已。墓冢前面立有三通石碑,倒也高大挺拔,但都没有多少年历史。石碑前方留有大片空地,设有祭坛,显然是为拜谒祖宗的蔡氏后人准备的。墓地周围是高高低低的涧沟,一片空旷,连棵树也没有。在这万物肃杀的北方冬天,蔡叔度墓更显凄凉了。
  这位蔡国的开国之君原本就是个悲剧人物,他发动的军事政变失败后,被周公旦软禁在蔡国城郊。史书上称他“既迁而死”,想必也是个性情刚烈之人。当年武王伐纣,蔡叔度战功显赫。再加上是周天子的亲兄弟,因此他的地位很高。周王朝统一天下之初,商朝故土上还有大批潜在的反对势力。但按照当时的规矩,对商朝的后裔不能杀光斩尽,必须给他们一块封地,保存商朝的香火。为了防止商朝人叛乱,周武王把蔡叔度、管叔鲜、霍叔处三个他最信赖、最有能力的兄弟封为“三监”,也称“三叔”,让他们监视纣王的儿子武庚。谁知没过几年,就因为周公旦摄政的事,“三叔”和武庚一起发动了叛乱。
  上蔡县文联原副主席李天亮说,在他心里,蔡叔度并不是反面人物,周公旦软禁蔡叔度也是无奈之举。1997年,李天亮写过一出豫剧———《蔡叔度》,剧终的情节是蔡叔度被取消了封国,押往囚禁处,周公旦亲自为他送行。“漫漫城郭十里亭,阵阵秋风烟雨蒙,杯杯浊酒醇又浓,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是最后的台词。李天亮说,恐怕历史的真实面目,只有周公旦和蔡叔度心里清楚。
  蔡叔度的儿子蔡仲的墓在上蔡县蔡都镇,位于周口到上蔡公路的旁边。蔡仲墓形式和蔡叔度墓相仿,只是规模略小,蔡仲留给后人的是一个贤明的形象,他在家族处于最低潮的时候励精图治,为蔡家立国600年的伟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天亮先生说:“如今,蔡氏的后人也分成了两派,一派尊蔡叔度为始祖,一派觉得蔡仲更有代表性,认为蔡仲才是蔡姓的始祖。”这倒是个新鲜事儿。照我的想法,只要蔡叔度和蔡仲是亲父子,谁是始祖还不一回事嘛!李天亮还告诉记者,蔡叔度墓附近有9座古墓,传说都是历代蔡侯的墓冢,最近,海内外的蔡氏后裔还想在这里建蔡侯陵呢。
  蔡氏后裔迁居四海
  当地同志介绍说,如今上蔡县土著的蔡姓不多,中国的东南沿海和台湾倒是蔡姓的主要聚居地。那么这些蔡氏后裔是怎么在海内外播迁的呢?
  读了蔡国的历史就会知道,最初蔡氏迁往他国,是因为受楚国的逼迫。古书《左氏会笺》中,有一段评论最到位,说春秋时最早臣服楚国的是蔡国,最死心塌地附属于楚国的也是蔡国,但受楚国迫害最深的还是蔡国,而对楚国打击最大的仍是蔡国……历史上蔡姓最初的几次大迁徙,无不与楚国有关。战国时期,蔡国在今天湖北的巴东县和始建县一带复国。后来楚国开发南方,先前迁到楚地的蔡人被迁到高蔡(即今天湖南常德市),建立高蔡国。再后来高蔡又被楚灭,一部分蔡人溯沅水而上,西迁于贵州地区,散布于20多个县市,他们后来被称作蔡家苗。
  蔡国动乱、亡国的数百年间,其国人随着国家的逐渐衰落颠沛流离,他们有的南下楚、吴,有的迁到了秦、晋、齐、燕等国。这些远走他国的蔡国人都以蔡为姓,形成了较早的蔡氏。到了蔡国灭亡的时候,蔡人的足迹已经到达今天的河北、安徽、山东、山西、陕西、湖北、湖南、贵州、江苏、江西等地。不过在当时,绝大多数蔡国移民仍留居在上蔡、新蔡和下蔡(安徽西部的凤台县)一带。
  根据史书和蔡氏族谱的记载,在此之后,蔡姓的迁移就和中原其他姓氏的播迁融合在一起了。蔡氏向中国南方各地迁徙的原因和时间与中国历史上的四次大移民基本一致。
  第一次大移民发生在晋朝永嘉年间。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中原,晋王朝迁都南京,中原的世家大族纷纷南迁,当时济阳郡一带的蔡姓世族也在随之南迁。他们经过辗转迁徙,最后定居在今天的浙江一带。济阳考城(现在属民权)人蔡谟就是在这时避乱南迁的。永嘉南渡是中原汉人大规模向南方移民的开始,对后世影响至深,所以蔡谟就被视为济阳蔡氏的代表人物和南渡的蔡姓始祖。今天,大多数南方的蔡氏后裔认为自己的祖根地在河南济阳郡,在他们家族的祠堂里,都还挂着“济阳堂”的匾额。
  济阳郡在今兰考、民权一带,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里就形成了蔡氏望族。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家族是当时济阳有名的世家大户,在他之后,有三国时魏尚书蔡睦、晋朝大司徒蔡谟、南北朝刘宋吏部尚书蔡兴宗等。一直到唐朝初年,蔡氏家族名人辈出,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济阳望族。蔡氏至今在兰考仍是人数较多的大姓之一。
  唐高宗时期,今天福建的漳州一带“蛮獠啸乱”,河南光州(今固始县)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先后带领家乡58姓共万余人前去平乱。闽南安定后,设立漳州府,这些中原将士和家眷大都留在了当地。58姓中,不知道有多少姓蔡的,但留下名字的军官中有府兵校尉蔡长眉。现在闽台一带的蔡姓都认为其祖先来自河南固始县。
  唐末黄巢起义时,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加入义军。后来王潮当上了首领,带领部队占据福建,唐王朝封王潮为福建观察使。王潮死后,弟弟王审知继掌大权,成为“闽王”。这个时期,随王氏兄弟入闽的中原人也在万人以上,其中的蔡姓和唐初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的合为一体,发展成为福建大族。
  宋朝建炎年间,金兵侵犯中原,中原百姓又一次大规模向南方迁移。随着中国历史上的数次移民潮,蔡氏后裔逐渐定居在江南沿海一带。明清以后,东南沿海一带的蔡姓许多人漂洋过海迁至台湾甚至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宋元时期,中国人口流动频繁,到了明朝,全国各地到处都有蔡姓了。明清两代,政府有计划组织的移民活动也影响着蔡氏在全国的迁徙。
  蔡氏名人群星灿烂
  历史上蔡姓名人不少,有较真的学者专门统计了“二十五史”中列传的蔡氏名人,一共有112位,在所有姓氏中排名50位左右。广为人知的蔡氏名人有造纸术的发明人蔡伦,东汉时的文学家、书法家蔡邕,蔡邕的女儿蔡文姬,修建泉州洛阳桥的蔡襄,近代教育大师蔡元培,名将蔡锷,革命先驱蔡和森……
  蔡氏在我国台湾省是名门望族,名列台湾百家姓第8位,人口超过60万。
  台湾省的蔡氏不但人数多,而且经济实力雄厚,还出了几个世界级的富豪。根据1989年美国《财星》杂志调查,当时台湾的蔡万霖家族是世界第三富豪。蔡万霖主持的霖园关系企业集团,10多年前的资产总值就高达3000亿新台币;他的弟弟蔡万才经营的富邦集团,资产也超过150亿新台币。除了蔡万霖家族,台湾省的蔡志勇、蔡鸿文、蔡进季、蔡绍华等都是国际上知名的企业家,而他们都知道,自己的祖根在中原的上蔡。
  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刘翔南先生对蔡姓迁移台湾的历史非常有研究,根据他的研究,早在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已有蔡姓人在岛上居住了。他们中有的是随军队入驻后落籍于当地的,有些是从福建、广东等地赴台定居的。据漳州的史志记载,明清时从漳州府7县赴台的蔡姓共48人。经过历代繁衍,今台北市区、台北金山乡、万里乡、基隆市一带的望族多为蔡氏。
  最近20年,姓氏文化热了起来,海外华人华侨纷纷回国寻根,蔡氏也不例外。上蔡县委宣传部的魏晓伟说,最近几年,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蔡氏后裔经常组团回上蔡寻根谒祖,香港、台湾地区的蔡姓更是频繁回家,关心祖根之地的建设和发展。
  当年武王灭商后,并没有对商纣王的家人赶尽杀绝,还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到朝歌(今河南淇县)为国君。这武庚一听说蔡叔度等人要讨伐周公旦,马上起兵响应。刚刚建立的周王朝又陷入了混乱。
  周公旦随即以成王的名义向全国发布讨伐公告,出兵东征,战争以周公旦的胜利而告终。管叔鲜和武庚被杀,霍叔处被废为庶人,蔡叔度被捉,软禁在如今上蔡县城西北2.5公里的蟾虎寺附近,封国也被取消了……
  听完尚伟的讲述,我们分析说:当年蔡叔度失败,是不是因为这城池还没有建成啊?尚伟认为我们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据历史记载,当年周公旦与蔡国的战争主要在蔡国的都城进行。蔡国的都城建在冈山上,西面汝河环抱,并且涧渠纵横,不便战车行驶。蔡叔度曾在这里指挥军队,凭借汝水、涧渠防守。后来周公旦的军队攻占了蟾虎寺一带地区,从蟾虎寺向东,首先攻破蔡城的北垣,蔡城随即失陷……“如果当时就已经修筑起坚固的城池,谁胜谁败还难说呢!清代蟾虎寺碑上刻有“周公东征,屯兵芦岭,日久方克”的字句,说的就是当时战争的情况。
  后来的史书中用“叛乱”和“作乱”等字眼来定性蔡叔度参与的这场战争。在采访中,我发现当地的历史研究者对蔡叔度都抱着同情的态度,他们在谈到这段历史的时候,表达得婉转暧昧———“周公旦摄政,至少也应该征求一下各诸侯国领导的意见吧?”“蔡叔度等人怀疑周公旦想篡权也是可以理解的嘛1我对他们持这种观点表示理解。但历史总是成功者写的,失败的蔡叔度最终弄得身败名裂也就很正常了。
  估计蔡叔度也是个很有血性的人,被囚禁不久他就抑郁而终了。他的儿子胡接受了父亲的教训,“率德驯善”,一反其父所为。周公旦听到这个消息,就把他推荐到自己的封国鲁国去做卿士,很快鲁国就治理好了。于是周公旦奏请成王,将胡重新封到蔡国。胡是蔡国的第二代国君,历史上称他为蔡仲。
  蔡仲来到封国,一面建立国家机构,一面继续他父亲未竟的事业———修筑城池。从史书上看,蔡仲可以说是领导干部中的楷模,他做事谨慎,吃苦耐劳,和部下打成一片,平时总是穿着麻布缝制的衣服和草鞋。有时,他腰里系条带子,夹杂在百姓中干活。
  在蔡国都城的建设中,蔡仲亲自参加设计和施工。在百姓们的齐心努力下,只用了两年,城墙就修筑完成了。
  三千年后的今天,尚伟不但给我们讲述蔡国故城的修建历史,还给我们现场解说当时的建筑方法:“你们看,这城墙外面还保留有城壕的遗迹。从城墙和城壕的关系看,当时应该是边挖壕,边筑城。墙筑成了,壕也挖成了。西周时期筑城,用的是板筑方法,就是四周用木板堵起,中间填土,再用夯把土打坚实。打好一层后,把木板上移,填土再打。就这样,一层一层地打上去。”听着专业人士的讲解,我仿佛真看到了三千年前建筑工地上的景象,听到了时间隧道那头传来的“嗨!嗨”的打夯声。
  我们坐着汽车在蔡国故城里走走停停,参观一个三千多年前的城市。但这种参观不能仅仅依靠眼睛来完成,更要靠我们的想像力。
  古蔡国宫殿区位于故城中部,如今上蔡县王庄村南的二郎台。这二郎台是一处面积120万平方米的高地,高出周围地面六七米。据《上蔡县志》记载:“王庄,在城内西北隅,相传蔡侯朝庙宫殿所在。”王庄的村民姓王的并不多,该村是否因为曾是王宫所在地而得名王庄?二郎台上有很多古井和陶制排水管道,还有筒瓦、板瓦等建筑残片。这说明当年二郎台上有庞大的建筑群,高台四周以沟渠作为防御设施。当地老百姓介绍说,暴雨过后,这条沟中常常会冲出一些小件铜器和碎金块,因而被称为“撒金沟”。沟上一座石拱桥,叫“撒金桥”,传说蔡国的金库就建在这个地方。我说:“那么下暴雨的时候,一定有人来这里捡金子吧!同行的当地同志告诉我:“别不信,我们这里还有首诗就是描写人们在此拾金子的情景呢。诗中说:‘……漫步沟涧何所事?急流湍处皆是金。’”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